巨灾基金及相关会计的建立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巨灾是指台风、暴雨、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此外恐怖主义袭击,重大人为事故也逐渐被认为是巨灾。目前,世界上主要灾害多发国家或地区一般由政府支持或直接介入,并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对巨灾风险进行单独的管理,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有效运作模式。在我国应建立由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国家财政提供适当的财政资助,保险公司广泛参与,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形成全国性或区域性保障体系的特色模式。具体讲应该由保险公司建立商业化经营的巨灾基金,和由国家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基金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基金,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帮助灾区及时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
巨灾基金会计就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救灾过程中形成的基金运作及其结果进行核算、管理和监督,保证巨灾基金的有效积累和最大限度的减少巨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一种管理活动。巨灾基金会计是为了减少巨灾损失而产生的,因此它的内容包括巨灾基金的筹集、在巨灾未发生前的保管和在保管中价值的增加,以及灾害发生后的使用。由于是以会计资料提供巨灾信息,因此它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学中基金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货币计量为主,采用多种计量手段,融合相关救灾方法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由于保险公司、再保险要承保巨灾,其所筹集的巨灾基金应被纳入保险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本文所说的巨灾基金会计的范围仅指以政府名义筹措的巨灾基金。
巨灾基金会计的特点是:(1)巨灾基金会计是会计学的新兴分支,它必然会继承传统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但又面临许多的创新问题。(2)巨灾基金会计的对象是巨灾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的资金运作,它除了继承传统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外,仍受制于巨灾特点的影响。(3)巨灾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核算和监督,即提供巨灾及救灾活动中的货币与非货币信息,监督巨灾基金的筹集和合理使用。(4)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上,采用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制并用,就其资金来源上而言,巨灾基金可以是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以及非受灾人补偿,因此,巨灾基金会计的特殊性就表现为巨灾基金既有纳入预算的资金,又有非预算性资金;既有储备性资金,又有临时性资金;既有定向的资金,又有非定向的资金;既有物资性储备,又有专户款项。从资金的流向上看,巨灾基金的流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一方面应对巨灾发生时的各项支出,另一方面则涉及到灾后的重建支出。(5)巨灾基金会计不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条件,仅仅反映从巨灾发生到灾后重建的一段非持续的时期,是“应急”之需。
巨灾基金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
1.巨灾基金来源 来源主要有三:(1)财政拨款;(2)社会捐赠;(3)非受灾地区企业和人民的补偿基金。
2.巨灾基金支出 巨灾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1)解决灾区群众因灾害引起的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2)用于灾区企业和居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3)用于灾区倒房后的恢复重建;(4)加工和储运救灾物资。救灾资金发放使用。
3.巨灾基金管理 (1)对于财政拨款首先应建立巨灾基金专用账户,分别核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入的巨灾基金;(2)建立巨灾基金救灾物资储备制度;(3)从会计信息收集整理的反映上建立“网状”式信息平台;(4)对钱物管理上采取专款专物专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做好代储物资接收、发运、回收和保养等各项工作;(5)要建立巨灾基金支出的审批管理制度,对各种支出要经相关人员审批后才能动用,巨灾基金只能用于灾害的预防和救灾的支出,对各种预防性支出要合理有预算;(6)应建立健全明确的巨灾基金划拨责任制度,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将财政拨款划拨到位,保障救灾的及时性;(7)对接收的救灾捐赠和灾害发生后对因政策免受损失地区企业和民众收取一定的巨灾补偿金,必须做到手续完备、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对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4.巨灾基金会计信息披露
披露巨灾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巨灾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同时也可以提高救灾的效率。首先,巨灾信息披露具体包括:灾害性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及范围、灾情(包括受灾对象、受灾数量及面积、灾害直接的经济损失)、当地政府采取的抗灾救灾措施、抗灾救灾资金的筹集数量及来源构成(中央地方财政预算拨款、社会捐赠、保险赔款的比例)、抗灾救灾资金的使用流向、抗灾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