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古建筑非常多,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和现代的建筑工程不一样,这是一种对于古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能够让人们在保护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在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要看保护措施是否合理,这对于古建筑的安全很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就要求修复人员在工作时要严谨避免出现疏忽。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古建筑的养护现状,分析古建筑文化修缮应注意的要点,针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期望能对古建筑的保护做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问题与对策
引言
近年来,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更是为了传承我国的悠久文化。因为古建筑文物最基础的是其建筑特色和建筑手法,因此设计师要尽量保留古建筑文物的特色,并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文物的本来样貌,所以,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难度较大。目前我国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开展仍存在相关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我国古建筑的养护现状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建造了万里长城,出现了很多巧夺天工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都失去了往常的光泽,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却体现了它的雄伟壮丽。我国古建筑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在建筑上要求对称。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中,要求修补之后要看不出新的痕迹。目前,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修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将修补后的部分依据之前的色泽、质感以及纹路进行完全复原,能够让人们难分真假;二是通过标示出新补部分,明确标示出新补部分,不进行还原,让人们可以清楚知道哪些是修补的,明确古建筑的与现代修补技术存在的质感、色泽的不同。对于这样的修补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文物修缮人员来说,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第一种。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修补的部分做旧进行还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思想也就是整体的协调统一。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做到以假乱真,但是这样的方式也遭到了很多多的质疑,认为利用这样的现代技术对其进行修缮,不能够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是一种自欺自人的方法。但是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又会出现建筑物不协调的情况,让游客的在观赏的过程中失去对建筑物的好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修补会使建筑物失去本身的特色。
2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可采取的措施
2.1加强人们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
首先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呼吁网民们保护身边的古建筑文物,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工作中。其次,我国可以将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与教育领域相结合,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师可以适当融汇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通过这种教育的形式带动人们的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我国可以对各个城市的古建筑文物的位置和破坏程度进行统计,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管理;一方面国家能够制定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开展方向,加强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力度。
2.2加强对砖、石块风化的保护
对于这些砖、石块的保护,我国虽然实施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这一保护措施引起了很多争议,使我国在古建筑砖、石块的风化保护方面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随着各种申遗活动的开展,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加大了资金投入。目前,对于砖、石块风化损伤的保护是使用化学保护材料以机硅类材料为主。主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透气性,让古建筑可以不受到雨水的侵蚀,还能够减少风力腐蚀。这一材料能够维持大概十年的时间,到了一定的年限就会自动脱落,不会对古建筑本身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一保护措施也存在缺点,由于在古建筑的砖、块上涂上有机硅类化学物质之后,古建筑的色调会变深,这就会影响到会古建筑的欣赏,还有操作难度较大,涂抹次数多就会导致古建筑的风化。所以,在保护古建筑时,要注意在使用有机硅类材料时,不是给全部的建筑涂抹,应该是对于一些严重损坏的建筑进行涂抹。在古建筑保护时,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坚持的原则是不保护就是最好的保护。在进行施工时要找相关的专家学者一起讨论,然后明确施工的每个步骤,这样才能够降低对文物的损害。
2.3坚持科学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
坚持科学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能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首先文物修复师需要对古建筑文物的破损情况进行统筹,并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和建筑使用材料制定合适的修缮方法。对于破坏程度较大且无法维持形态的古建筑文物,工作人员需要对古建筑文物进行形态还原,并遵循从内而外修补的原则,尽可能保持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文物修复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专业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团队,以达到最佳的修缮效果为目的。文物修复师可以联系当时建筑的背景和历史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修补文物方法,一方面能提高文物修缮技术;一方面能提高建筑水平。
2.4加强对建筑结构的变形修复
我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都以木质材料为主,随着时间的迁移,很多材料都会受到自然风化或侵蚀的影响导致承载能力下降,使建筑本身出现变形。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保护,保护的方式就是对古建筑进行加固,让其结构稳定不容易坍塌。在进行古建筑结构的加固时,有些柱子需要更换,这时就要从整体考虑保证建筑的协调性,保证建筑内部结构、做工与原来的样貌一致。要想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对于腐蚀严重的建筑材料可以进行替换,让古建筑得到稳固。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不是让其变得焕然一新,而是遵循古建筑本身的特点,让其可以更好地行使自己的使命。
2.5培养古建筑文物专业人员
国家每年都在培养古建筑文物方面的人才,但由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没有太大的发展市场,所以该行业很难留住专业的人才,因此,现在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采用的技术没有得到及时的创新,团队也没有招揽到专业的人才,这给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提供难度。因此国家需要重点培养古建筑文物专业人才,让人们体会到古建筑文物保护行业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培养古建筑文物专业人员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培养人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古建筑文物的工作实践,让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技巧与方法,这样能够为我过得培养出更多从事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人才。
结语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采用科学的保护与修缮方式增加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并促进我国更多行业对中国古建筑文物进行研究。国家需要通过宣传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让人们都积极地参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国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的开展,并定期对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提升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使我国的古建筑得以保留,并且让我国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2017(4):132-133.
[2]潘玺午.从湘西古建筑到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J].低碳世界,2015(36):158-159.
[3]宋晓红,袁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技术装备,2014(3):40-42.
[4]柴泽俊.修缮保护古建筑文物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J].古建园林技术,2011(3):12-14.
论文作者:杜喜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古建筑论文; 文物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方法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