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城市化发展与模式研究_城镇化率论文

鹤壁市城市化发展与模式研究_城镇化率论文

鹤壁市城镇化发展及其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鹤壁市论文,城镇化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07)04-0043-03

鹤壁市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但是,目前鹤壁市农村人口仍占较大的比重,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三农”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其中加快城镇化进程,选择适宜新时期鹤壁市城市发展的模式,既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又是解决鹤壁市“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促进鹤壁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鹤壁市城镇化水平及特征分析

1。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不够高

鹤壁市的城镇化水平不够高。1985年,鹤壁市的城镇化水平为18.91%,全国的平均水平为23.71%,低了近4.8个百分点;2005年市域城镇化率为42.6%,其中浚县更低,只有16.0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我国先进地区相比,相差更远。

此外,鹤壁市的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来,鹤壁市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鹤壁市的GDP总量为853405万元,到2005年达到1862357万元,增加了2.18倍。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鹤壁市的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2.45%.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53.63%,42.6%的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与之不适应。

2.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

鹤壁市各区域包括市区、淇县及浚县的城镇化水平除了个别年份出现稍降低的现象,总体上均呈上升的趋势,如鹤壁市域的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25.47%提高到2005年的42.6%,市区的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59.53%提高到2005年的83.77%,淇县的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13.70%提高到2005年的29.00%,浚县的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8.56%提高到2005年的16.01%。但对比各区域.可以看出,区域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差异,如淇县和浚县,同属于鹤壁市域的两个县域,但二者的城镇化水平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1995年淇县的城镇化率为13.70%,浚县的城镇化率为8.56%,两者相差5.14%。到2005年,淇县的城镇化率为29.00%,浚县的城镇化率为16.01%,两者相差达到12.99%。

3.城镇化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鹤壁市各区域的城镇化弹性指数来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淇县的城镇化弹性指数最大,达到5.59,说明十余年来其城镇化水平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而浚县十余年来其城镇化水平则处于缓慢发展中,其城镇化弹性指数最小,为1.28,与淇县的城镇化弹性指数相差4.31。

若把鹤壁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弹性指数综合起来看,鹤壁市区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但近十年来却处于较缓慢的发展状态,其城镇化弹性指数仅次于浚县,位居倒数第二。浚县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其发展速度也最慢,是鹤壁市城镇化的一个弱值区,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其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二、鹤壁市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的合理范围在140%-250%之间。[1]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大致反映出相同的规律。因此,对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法主要结合钱纳里发展模型[2],依据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比值范围是否落在1.4~2.5之间来判断鹤壁市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

鹤壁市各区域的城镇化均滞后于工业化。鹤壁市域、浚县及淇县各年份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均小于1,落在合理比值范围1.4~2.5之外.表明鹤壁市各区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均存在较明显的失调现象。尤其是浚县,其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仅为0.222。

鹤壁市各区域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如2000年浚县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298,淇县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474,后者是前者的1.59倍。到2005年,浚县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222,淇县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386,后者是前者的1.74倍。

鹤壁市各区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失调现象逐年加重。对比鹤壁市各区域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各区域的比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2.城市吸纳功能较弱

从鹤壁市产业产值结构来看,与1995年相比,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出现了降低的趋势,由1995年的25.83%降为2005年的17.5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1995年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由1995年52.09%和22.08%提高到2005年的59.32%和23.13%。但鹤壁市的第三产业比值在2004年和2005年出现了降低的趋势;从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1995年相比,变化不大,仅提高了0.11个百分点。但十余年来,经历了先降低后提高的变化过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1995年相比,出现了降低的趋势,由1995年的51.66%降低为2005年的46.37%,降低了5.29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的变化过程相反,十余年来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年来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由1995年的20.18%增加到2005年的25.35%。

总体上来看,虽然鹤壁市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2005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为17.87:52.08:30.05,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于鹤壁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为46.9:24.6:28.5,第三产业就业所占的比重也高于鹤壁市。鹤壁市的城镇化水平不高,造成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又造成了城市吸纳劳动力功能的弱化。

3.城市竞争力偏弱

鹤壁市属于中小城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城市职能单一,还处于成长期。整合资源、转变城市功能、培养规模动力、调整结构是鹤壁市今后发展的重点。如何缩短城市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或稳定期,使得鹤壁市逐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城市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4.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鹤壁市正处于经济全面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刻,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将给城市土地供应及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带来很大的压力,仅靠新增用地发展城市建设难度很大;其次,不断增加的人口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1978年鹤壁市的总人口为998694人,到2005年鹤壁市的总人口增加到1438479人,是1978年总人口的1.44倍;同时,鹤壁市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必须保护耕地,使得鹤壁市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1996-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96年鹤壁市的耕地面积为108422.92公顷,到2004年减少到104930.61公顷,减少了3492.31公顷。与此同时,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由1996年27051.84公顷增加到2004年30055.93公顷,增加了3004.09公顷。平均增长率达到0.54%。如果按此发展速度,那么2010年估计建设用地总量将为179372公顷,需新增建设用地149995公顷。造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所以改变低效的粗放型用地的模式,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解决矛盾的唯一出路。

三、鹤壁市城镇化模式选择

从中外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出发,城镇化发展有多种模式。但每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因此,应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与社会历史条件,选取有针对性、符合地区特色的城镇化模式。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想,结合鹤壁市的实际情况,鹤壁市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市区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结合鹤壁市的实际情况,鹤壁市区共有山城、鹤山和淇滨三区组成。目前,鹤壁市城镇化水平还较低,应首先充分发挥中心城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中心城的核心带动作用。为此要充分发挥淇滨区作为鹤壁市新的政治、文化、商业、金融、交通和科技中心的作用,突出淇滨区的发展,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以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其次,要加强山城、鹤山区的发展。山城、鹤山两区是全市的经济中心,能源、原材料加工基地。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基础工业为主,同时继续完善和发展第三产业,并加强与新区的联系,总体增强中心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鹤壁市地域面积较小,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区集中,势必会造成交通拥挤、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城市病”。而且,较长时间片面地发展核心城区,还会使农村与城市的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在突出优先发展鹤壁市区的基础上,要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周边小城镇,并逐步使其发挥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全方位网络推进式城镇化战略,实现市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1)建设以鹤壁市区为中心的辐射型城镇化中心点。这主要是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功能,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增强市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消纳力。(2)建设小城镇“粗网”。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集纳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社会性质和社会身份的变更。对鹤壁市不同的县域要采取突出特色,区域分工明确,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加强和市区的联系。其中浚县与安阳相邻,县城位于市域东部,有省道41从中穿过,交通较为便利。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域内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又有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因此应着重发展机械、食品加工、旅游等行业。淇县与新乡和安阳相邻,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从县城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西部有丰富的建材资源,应发展旅游、建材等行业。(3)建设农村集镇,把流向大中小城市之外的农村人口就地实现城镇化转移,广大村落和农村社区的居民实现城市生活方式。这样做可以避免过多的农村人口流向中心城区,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又可以全方位的推进鹤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走以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总结人类社会城镇化的历史,特别是城镇化进程比较快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最佳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不仅要求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互惠共生关系,而且人类社会系统内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同样存在互惠互荣的关系,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聚集中心,不仅有促使自己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支撑,是三者的统一体。在城市内部形成良好的产业支撑系统、文化支撑系统和生态支撑系统。产业支撑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支撑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支撑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最终目标。三大支撑又是互相影响、互相转换。产业的高度发达必然要求高度的城市文化来提升它,丰富它;而城市文化又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高度的械市文化反过来又成为一个城市的强大经济力量。城市良好的生态需要强大经济力量和良好的人文文化的支持;而良好的生态系统又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同时蕴育良好的人文精神。而且良好的生态本身又转化为一股经济力量成为城市的又一增长极。[3]因此,鹤壁市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和牺牲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考核体系,全面综合考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采取集中型城镇化为主,就地城镇化为辅的双向城镇化发展模式

按照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应以极化效应为主。这种极化效应在区域地理上表现为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理位置,即在这里配置资金、技术、配套设施等,并使其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到经济发展后期则以扩散效应为主,使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其腹地扩散,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别。鹤壁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属于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因此,其城镇化总体趋势仍是聚集极化的过程。目前鹤壁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2.99%,决定了其城镇化以集中型的城镇化为主,此种城镇化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城镇化道路。除了包括以农村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为特征的第一种集中趋势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农村人口重新集中的趋势,即农村人口由较小的村、镇向较大村镇的集中。对鹤壁市而言,就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鹤壁市区,通过工业化集中于鹤壁市区的过程,带动和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市区集中。另外,从鹤壁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鹤壁市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为外部推力,即由于城乡利益差别及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加剧,使城市表现出巨大的利益吸引,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也表明鹤壁市目前的城镇化以集中型为主,并辅以就地城镇化,即在农村地区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使其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两者共同推进鹤壁市城镇化的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模式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以综合模式的形式出现。另外,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将发生变化。

[收稿日期]2007-06-11

标签:;  ;  ;  

鹤壁市城市化发展与模式研究_城镇化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