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论文_韩玉锁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民建工程增加,规模扩大。由于工民建涉及民用、工业建筑,人们逐渐提高着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度。在当前的工民建施工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安全施工,提升整体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施工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相关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策略

近年来,随着工程管理要求的提高,工民建工程成为施工管理中的关注重点。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繁琐、系统的工作,贯穿整个工程,除要施工单位给予制度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支持外,还要广大施工人员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但是,受各因素影响,当前的施工管理尚存在问题,阻碍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工程运作。为保障施工质量,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于国家和企业。

1、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比较多,不但给国家经济、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损失,还威胁着人身安全,不利于建筑行业发展。工民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施工细节和管理流程,能保证工程安全、高效的施工。另一方面,还不会因施工问题的出现延误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极少出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减少着后期的养护成本,提高着工程的整体效益。总之,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能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加工程利润,推动建筑业发展[1]。

2、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现如今,多数工民建工程管理人员都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不够了解建筑行业的法规制度和施工要求,未掌握单位的操作流程,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施工质量的监管中,由于管理疏忽,无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比如偷工减料、违规操作、技术不当等,都会引发事故,影响施工质量。

2.2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公民建工程施工中,很多单位只是对制度进行简单的概括,并不存在和安全施工、施工操作等方面相关的制度。即便个别单位有管理制度,也没有落实到实际,无法约束施工作业,导致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成本。

2.3施工管理不到位

在工民建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未全面监管整个过程,比如未研究和审批设计图纸,未审查进场材料和机械设备。而且,技术交底时也缺乏相应意识,未依据施工原则作业,降低施工效率,缩短使用寿命,影响施工质量[2]。

2.4忽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由于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未有效管理和组织施工人员及材料,随意堆放材料,长此以往导致材料变质,影响工程进度,增加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无法及时补充材料库存,造成施工断链,降低施工效率。未严谨的检查施工材料,无法保障材料质量,增加安全隐患。

2.5忽视对质量管理的检测

施工质量管理检测实施的关键是,全面检测工程质量,其效果不但影响着整个工程,还影响着施工人员及使用者生命。当前,很多单位在质量检测时多表现为表象化、形式化,本着应付公事的心理工作,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需要推翻重建,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影响单位信誉。

3、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

3.1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是每个单位的义务。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相关单位需要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管理范围,可从以下几点进行:①科学的划分管理范围,明确管理目标。工民建工程正式施工前,做好各阶段质量管理规划的制定工作,分析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②划分管理职责,保证各部门、各方位工作的独立性,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3]。③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定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流程图见图1),全面监管施工质量,提高质量要求,实现质量最优的目标。同时,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定期学习先进技术和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图1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流程图

3.2精简施工人员队伍

如果施工中投入过多的施工人员,同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不但会导致施工混乱,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工程成本。因此,具体施工中应强化岗位职责,良好处理细节问题,结合施工人员特点、工作能力对岗位、作业进行调度,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在自身岗位上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重要施工点的员工,提高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安全教育,使其时刻谨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确保安全作业。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制定奖罚机制,及时通报表扬工作积极的员工,处罚引发质量事故或违反国家规定的员工,激发工作热情,提升技能水平[4]。

3.3科学管理施工材料和物资

由于工民建工程施工混乱,涉及材料和物资多,一旦未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降低工程效益。故而,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和物资的管理,并建立档案,为日后工程的验收、质量鉴定提供依据。需格外注意,由于施工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关系密切,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也就无法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所以,要重视材料的采购,选择信誉可靠的采购商,做好材料的检验、记录工作,确保每种材料都具备合格证、厂址等,货比三家,用最少成本采购到质量最优的材料。

3.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管控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问题多发阶段,若能严格控制施工现场质量,就能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多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事前控制多指在工程施工前,从施工现场着手进行各项准备;事中控制,也就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5];而事后控制则是对形成产品的控制,准备工程资料,按规定评定分项目、分部工程的质量。这样一来,不但能保证施工流程的合理性,还能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

3.5重视工程验收

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是在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前的最后环节。工程竣工后,做好每步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已完成的各工程,按规定检验质量。同时,还要安排专业人员监管验收,分类整理和保管竣工资料。加大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力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6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对于管理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有着相对完善、合理的报告制度。落实按月汇报管理的措施,分析和调查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统一上报。对于已出现的事故问题,选用有效措施处理,降低事故危害,预防事故扩大,保护现场人员的生命和财产[6]。对于所出现的质量事故,除要立即上报项目经理外,还要在事故处理结束后,整理事故报告,其内容为事故发生地、工程名称、处理过程、损失等。

3.7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用于各领域,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企业效益,先进的管理手段,能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对此,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使用,借助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监控整个施工,客观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预防施工问题,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规避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稳定的施工。

另一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建筑企业要想稳占市场地位,就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先进的科技力量,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只有不断对新设备、新技术进行研发,才能彻底摆脱传统思想、技术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建筑企业要和国内外企业交流经验,共同学习,改进施工技术,保障工程质量。

4、小结

综上所述,影响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应在具体施工中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的管理,同时还要精简施工队伍,重视工程验收,预防施工问题、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济民.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视界,2015,22(19):95-95,251.

[2]于建兵.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5,15(3):307-308.

[3]宋团结,李广杰,张春桥等.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28(39):270.

[4]黄竣炜.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环球市场,2017,39(24):275.

[5]何黎财.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20):2115-2115.

[6]蔡效宇.工民建工程与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15):111-111.

论文作者:韩玉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论文_韩玉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