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让市场中出现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虽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也导致其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难以推动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这种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当前我们必须要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来稳固国有企业发展基础,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财务管理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帮助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成长。
关键词:新形势;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对我国相关企业在进行整个内部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查以及探析可以明显发现,其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通常所采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及体制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以及滞后性,相关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实行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制约以及支持,这导致相关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这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弊端明显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无法将现有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策下的工作体制进行学习以及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工作环节中、无法正确认识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条件以及趋势,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以及限制,最终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1.2财务管理体系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
处在新形势下的相关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整个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会及时地学习以及吸收新形势下各类优秀的先进的社会经济思想以及制度,加重了企业在进行日常工作的环节中的产品更新换代速率以及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但是在这种发展速度下,降低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性。企业在进行整个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财务的资本支出以及投入、资本的日常维护工作、会计的日常监督核算工作以及整个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以及实行等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保障有严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对其进行引导、规范以及限定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一些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时,依旧采用的管理手段为管理集权制度,这就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管理弊端以及不严谨性,从而导致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实际工作效用,最终降低整个科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严谨性,在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的前提下,导致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存在一定问题,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提升管理层的意识,应用多元化财务管理方法
管理层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前提,这个意识来源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层必须从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将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制作报表为主转向业务开拓、项目预算、财务控制、资金运作、决策支持等运营活动上,将财务管理与工作流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企业管理跨越式的发展,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切实有效地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相关职能,企业必须科学地统筹及规划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的系统全面性。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细化,制定出财务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及总体目标,然后再根据不同时期财务管理目标有目的性的进行财务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科学规划和具体管理措施的帮助下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2.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要改变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必须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系统化地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提升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根据企业自身内部情况,借鉴其他企业成功财务管理经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区别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外,该制度还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预见的特征。这方面和财务风险控制紧密相关,但必须强调的是,可以利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可预见性的决策辅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预算中的优势,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更具准确性的决策参考,并且对前瞻性决策有着更好的战略预判功能。第二,监控的特征。通过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所有经营环节的资金流向以及负债偿还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控,更好地对相关管理者的行为进行全过程监控,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防止出现职务风险,更新企业精神内涵,以此实现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2.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只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成效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显现。首先,将会计审核与财务管理部门区分开来,配备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保证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其次,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上,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用业务水平过硬、理论知识扎实、个人品质良好的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此外,应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多方面交流学习,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专项培养。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法律规章制度,提高自身自律性和政治素养,以正确的思维方式,选择恰当的政策依据,作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想要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经济效益,就必须要认识到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制度建设以及财务管理方式的改变中,必须要顾及到各个不同方面的利益,就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帮助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基本方式,同时作为国企业也需要不断地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实施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赵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36):111-112.
[2]李红.国企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8(36):168+173.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论文; 企业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