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在数学学习中,少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信和兴趣,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偏低,产生了厌学心理,成为学困生。对转化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能使他们不掉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学困生,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缺乏自信心,结果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得不到提高。因此,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1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1.1学困生自身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注意力分散,不能认真听讲。课前不做预习准备工作,上课忙于做笔记,听课效率低下。课后不会归纳总结,也不巩固练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不能掌握所学内容,如在数学学习中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自学能力差导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3)学生由于知识缺陷较多、技能较差,跟不上教师教学的步伐,往往表现为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1.2其他客观原因
(1)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强,学习难度增大。数学知识的学用结合程度不高,社会上对以上的数学知识谈论得较少、应用得也不多,客观上使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原动力。(2)家庭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溺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生活学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法不当。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枯燥,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甚至有畏难情绪。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教学节奏过快,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容易忽略,或问题解决得不够彻底,尤其是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容易在这些问题上搁浅,成绩拉开,产生了学困生。
2学困生数学学习的三种教学策略
2.1结合学困生学习特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特点,积极采用兴趣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利用学困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学困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把握课堂侧重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另外,学困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在展开新知识教学时,应该结合直观、生动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学困生知识理解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如在讲解“轴对称、对称轴图形”概念时,教师应结合学困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采用动手操作、视频课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将其左右对折,让学生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打开观察这个剪好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接着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组轴对称图形,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这类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困生先动手操作,接着直观感受一系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学困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因此,教师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尤为重要。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性,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对以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从而为下一阶段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然而学困生往往在上一阶段学习中,对知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无法接受和理解,不会的知识不断积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好每一个基础知识点,积极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有效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点联系的认知,让学生养成巩固旧知、预习新知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耐心、耐心、再耐心,把转化工作进行到底
第一,要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学”的基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学生才会越学越爱学,最后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这方面,一些传统的做法效果很好,比如,我准备了一朵小红花,并营造了人人争夺小红花的学习氛围。无论听讲、做练习、还是小组讨论,学生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都会影响小组获得小红花的数量。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因为小红花是我用一块长方体型的橡皮精心雕刻的,印在课本扉页上非常漂亮。我把学生精心分组,让每个学困生融在一个小组中,让每个孩子都清楚自己的表现不仅影响自己,还直接影响同组同学是否也能得到小红花,责任重大,这样就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学生自觉担负起了学习责任。这样的学习才有效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这样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理论知识,还经历了情感冲突的过程,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有的学困生没能为小组加分,开始他自己也很内疚,同组的孩子也会埋怨他,这时我就抓住机会引导孩子们正确处理矛盾,让学困生不气馁,让心有怨言的同学接受现实,想办法帮助同学一起进步。经过多次磨合,小组内的学生们最后都会选择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
第二,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学困生。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限,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针对性强,对症下药,是转化学困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个别辅导还可以体现老师对他的特别关心和帮助,便于增进师生情感,进行心灵的沟通,而且个别辅导使他们对课堂知识吸收消化的同时,又能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当然教师的精力也有限,这时候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小组长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毕竟学生之间容易沟通,这种方法也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妙招。
第三,要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效果影响极大,每个学困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责任心不强或教育方法不得当的家长,所以,转化学困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转化学困生,其实也是在转化他们的家长。转化家长就要积极主动联系他们,不仅要求他们对孩子确实负起责任来,还要具体指导他们和孩子沟通的技巧,督促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只有家长和老师形成合力,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把转化工作有效的开展下去。
结语
总之,对转化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能使他们不掉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要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就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瑞晓.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5):52-53.
[2]范纵横.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业成绩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天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论文; 知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