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关于建立区域联合培训实习基地的战略思考_物流人才论文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建立区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途径论文,区域论文,关键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人才需求规模逐年增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出台《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后,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目前,尽管全国能够提供物流教育的正规高校已达200多所,职业及各类培训教育也发展很快,但仍无法满足需求,物流人才已被列入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1]。我国的物流人才现状是:一方面,低层次、操作层面的物流人员相对饱和;另一方面,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综合运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2]。

因此,我们必须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合理规划,尽早解决人才供需方面的矛盾。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在不断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如何提高物流人员的管理实践与操作技能是培养的关键问题。在这一方面,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仍有较多问题需要完善;另一方面,从国内外物流教育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有关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较多[3][4][5],但主要集中于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而国外有关物流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针对现代物流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6][7][8][9]。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运作模式来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围绕提升产学研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的新模式——“建立区域联合物流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进行着重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简析

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物流人才需求,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单位和各类培训机构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培养效能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培养机构配置、培养方案规划、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培养效率提升的问题:

1.学历教育方面

目前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的本科专业,并在本、硕、博等各学历层次进行了物流人才培养,但培养单位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等现象仍较为明显。

图1为我国本科层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量分布。可以看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远高于开设物流技术专业的高校数量。其原因是,一方面,物流技术专业的开设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及实验设备基础,而拥有这些基础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大多是基于相关经济管理专业展开的,拥有这样基础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多。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物流专业设置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在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方案设置等方面的不均衡性。

图1 我国本科层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量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讲,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省市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较多,而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反映了培养机构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同时,在大多数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中,以物流专业为核心专业的较少,大部分是传统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转型与延伸,如交通运输、海运、物资等类别的院校。从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来讲,综合类院校数量较少,理工类院校较多。此外,高等院校在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层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较多,主要有:

(1)国家没有在研究生层次独立设置物流专业。目前的硕、博士等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主要是在几个相关专业中展开,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展开的较少,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高学历物流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分布情况

(2)在开展物流方向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工商管理所占比例较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一方面与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围绕物流与供应链方向展开。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该方向进行研究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偏重数理推理及理论创新的专业。多数物流方向的研究出于该专业的现状反映了高学历层次物流人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重视理论探索与理论模型的创新,而相对忽视物流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

(3)高学历层次物流人才培养这种专业方面的引导偏差是和当前的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目前,很多研究生层次的物流人才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认识不够明确,因而在进行研究方向定位及论文选题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多数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寻求热门方向、导师认可方向以及易于发表论文的方向进行操作,导致选题过程的被动性较大,无法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科偏好以及科研能力相匹配。图3所示为美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本科及硕士相关专业分布情况[6],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从事物流领域的专业人员大部分是以工商类为基础的,这一现象对学历越高的物流从业人员而言体现的越明显。而在我国则表现相反,从事物流领域的专业人员大多以工程类为基础。这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之间矛盾在学科基础上的反应,这种现状必然制约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效率及培养模式的拓展。

图3 美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本科及硕士相关专业分布情况

在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对物流学科的教育基本上和其他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类型一致,缺乏物流专业化教学方案的特色化与总体性指导思想与原则,没有突出物流学科注重实践的特征。因此,对诸多已开设物流专业以及即将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而言,在物流学科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方面仍有待合理规划与完善。特别是针对硕、博士层次的物流相关课程设置,应更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性,实现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及就业前景进行灵活选课。

在师资与教材方面,当前,专业教师数量缺乏,教师的来源范围有限,不同学校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差异较大(尤其是直接科班出身的教师缺乏企业物流管理运作的实践技能),而外聘的企业兼职人员则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在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相关知识及教学水平和层次等方面均有改善的必要。同时,高等教育所使用的物流教材在精度、广度以及实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应在教材的规划、编撰、出版等各环节有所改进与提升。同时,鉴于某些现行教材的部分知识点陈旧,与实践脱离较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新教材的编撰工作,使之更加贴近物流知识的实践应用。

2.非学历层次教育方面

除学历教育院校外,以物流人才短期培训以及认证培训为基础的培训机构也在逐年增多。但大部分机构的正规性与规范性仍有待逐步规范。由于不同机构的建立模式、运营模式以及发展目标有所不同,造成了它们在培训水平上的明显差异以及师资水平上的参差不齐。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规范,致使很多机构的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等不够规范。因此,对于非学历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而言,不仅应努力提升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而且,在物流人才培训的管理模式方面仍有待进一步规范,积极探索实用性强的培训模式。

三、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如何在提升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学习的力度,并合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要解决该问题,物流人才培养的各有关方面在培养目标上形成一致是至关重要的,如图4所示。这就要求:一是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是否能够明确需要何种类型的物流人才,同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需要怎样的物流人才;二是当企业明确物流人才需求后,有关管理部门是否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合理的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人才的培养和实施;三是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学校如何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物流人才规划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如何动态引导人才的就业?明确建立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平台的目标;四是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应明确提供何种培训服务,明确培训服务的效用;五是对于被培训对象而言,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是否能够明确自己需要怎样的物流教育?自己的就业前景、目标是否明确等等。当物流人才培养的各主要方面针对培养问题达成目标统一性之后,便可以形成一个和谐的物流人才培育体系,使得培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均能较为顺利的解决。

图4 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统一性

在目标一致性基础上,可以用图5所示框架模式描述建立校企合作物流人才培养平台的基本步骤。即:首先,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在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进而搭建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及实践平台并对平台进行逐步完善。

图5 物流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流程

四、当前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问题及运作局限性

目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产学研平台是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理论培养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理想途径。当前的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即一个学校同一个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企业与高校合作在学校建立物流实验室,或者学校和企业合作,成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人才培养机构等等)。以该一对一模式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在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是,由于一对一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服务对象的广泛性、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人才培养的灵活性等方面均不够完善。该一对一模式的运作局限性主要有:

一是在物流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中,由学校建立大型的物流实验室(包括仓储、运输、分拣、配送等系统在内的、涵盖整体物流流程的综合性试验室)存在着场地、资源、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客观性制约,同时在实验室的利用等方面也会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经常安排学员参观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场所也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这里存在一个有待解决的矛盾。

二是对于目前一对一的物流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而言,一般较容易结成的合作方式是企业与一般性、专业性强的学校(比如海运、交通、物资等类型的院校),而对于企业与综合性院校(特别是人文及经管类院校)的成功合作模式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三是由于不同的学校对物流相关学科的重视程度与学校的专业配置倾向有很大关系,因而差别很大。比如某些综合性院校对物流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企业和综合性院校不易建立有关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关系,造成这些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缺乏实践的途径。但是,综合性院校的高学历层次(如硕士、博士等)培养比例占到全国高学历人才培养比例的大部,如果这些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效果。

四是某些综合性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在进行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及教学过程中,往往较为重视理论研究而轻视实践教学,这对广大物流方向的硕士、博士人员就业是较为不利的。现实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研究生学历层次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的就业现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这些院校中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解决根本的就业问题、拓宽就业途径。

五是物流市场变化迅速,但是院校中的教学活动不宜对市场的运营行为进行迅速把握。而当前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利于院校和企业双方根据物流市场运营状况的变化相互变动合作对象的类型与内容,不利于双方合作模式的灵活变更与动态发展,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的灵活变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尽管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待完善与拓展。这些局限性重点显现于现有合作模式的封闭性以及灵活性方面的欠缺。为此,我们讨论建立资源开放的综合实践平台及培养基地来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五、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战略思考

为解决上述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我们提出建立适合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特征的区域联合培养平台和实践基地的构想,如图6所示。具体讲,就是在学校和企业相对集中的某一地区,通过联合多家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以及政府引导部门建立物流人才培养及实践的第四方平台机构。其运作模式可以借鉴第四方物流的资源整合机制。与一般的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相比,联合培养实践模式具有服务区域广泛性、资源整合多样性、培养方式灵活性、运作模式可行性等等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图6 物流人才培养的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第一,运作模式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可以建立在某个院校或培训机构相对集中,产学研需求相对丰富的中心城市或区域(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开发区等等)。建立联合培养基地首先可以在基地内投资建立大型的,拥有物流区域规划、运输系统、仓储系统、拣货配送系统、信息模拟系统以及物流综合管理系统等等较为完整的供应链物流运作实践体系。这一方面可以解决在校内无法实现建立完备的物流实践系统的客观问题(如一般来讲,出于场地与资金限制,在校内只可能建立以物流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试验室,而无法建立包括运输、配送等在内的完备的物流管理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院校频繁的实践活动给合作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服务范围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是服务于一定区域内多个企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形成多对多的培训服务及实践体系。这可以充分弥补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实践资源利用方面的不足,使得有限的教学实践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空前的提升。比如,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分时安排不同院校以及培训机构的人员到实践基地参加教学和实践活动。同时,由于是多对多的混合合作模式,不同院校、培养机构以及企业中的人员可以方便地在物流教学实践过程中交流,提高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与运用效率。

第三,资源利用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设施;由于是多对多的混合合作模式,建立该基地可以多选择的考虑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不同类型,考虑将要合作企业的不同类型,充分发挥多个合作方的特有优势。比如,参与的院校可能是专业性的院校也可能是综合性的院校,专业性的院校具有物流技术方面的教学优势,而综合性的院校具有物流管理方面的优势,二者的结合再加上具有实践优势的企业,必将对物流人才在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等方面提供资源利用的便利。这是实现不同机构动态合作,提供高效培养模式的基础。

第四,培养方式及课程教材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将各方的培养方式进行有机整合与灵活运用,使得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培训人员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时,方便采取各个院校培养方案的长处,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对于课程教材而言,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便于各方资源的充分协作,使得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协作方的学科与教学优势,结合企业实践合作编著针对各类物流人员培训的精品教材,并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在企业运营中进行实践验证。

第五,协作关系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协作,有力的促进物流人才在企业中的就业,方便企业人员在学校接受再教育。使得通过平台建设与合作的校企各方在人才培养、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优先性。此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还为不同企业以及院校之间特殊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及相互影响与促进提供了条件。

第六,拓展功能方面。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开展相关的研发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联合平台及协作各方的资源。如进行物流技术研发、物流管理流程研发、物流教学流程研发、物流实践流程研发等等。而所有的研发成果一方面可以方便的应用于院校及培训机构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企业有关的生产活动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看出,研发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

除了上述诸多有关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此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各种优势与特征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相辅相成的复杂统一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方面促进了联合培养过程各优良特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对各优良特质的有效运作提供了互动支持。

六、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当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战略构想。可以看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性物流人才培养联合实践基地,可以充分体现物流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针对性、灵活性与实践性,实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拓展、进一步激发培训人员的潜能。此外,除针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外,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构想也可运用于其他类别人才的培养过程,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此外,就物流人才培养而言,本文认为如下几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企业对物流人才进行需求决策时应慎重思考,不宜简单作出决定。企业应首先对自身的物流问题有所了解,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十分把握。进行需求决策应在深入、全面分析企业物流运营状况、综合考虑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时,特别是在确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时,也应通过实践调研了解企业物流问题的关键,明确所培养物流人才真正的需求所在。仅依赖企业的认识与见解而轻易作出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有失全面性且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第二,应特别注意企业运营中的物流问题决非单纯的物流管理问题,这不论对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而言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企业而言,可以使其更清晰的认识与挖掘物流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通过物流管理途径来解决,使之更加清楚的明确人才需求的种类;对学校和培训机构而言,明确这一问题可以更好地做好学科设置、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的物流人才。

第三,不同类型与规模的企业,其物流运作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同。对于小型企业以及新建企业而言,由于其管理模式有待完善,因而其物流运作瓶颈一方面与物流运作层面的问题有关,而更多的原因可能源于企业的宏观及战略管理层面。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在进行物流人才选择时不能只关注其物流知识水平,应该考虑其综合管理素质。而对于大型或相对成熟的企业,由于其管理模式较为完善,就物流问题而言,出于物流运作层面的原因相对较多,因此引进专业化强的物流技术及管理人才相对较为重要。

标签:;  ;  ;  ;  ;  ;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关于建立区域联合培训实习基地的战略思考_物流人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