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家人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生智慧就是关于如何立身处世的智慧,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心理状态,选择行动方案,豁达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本文以《道德经》这一被美国学者誉为“将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书”为主要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道家人生智慧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
一、物极必反,贵和有度
《道德经》记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支配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道”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这就是“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以下凡引本书,不注书名)。这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无、难易等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事物对立的双方又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是“道”的永久不变的运动规律。老子举过很多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例子,如:“物壮则老”(第五十七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等。
正因为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为了避免事物向不利的方面转化,故必须防止走极端,这就逻辑地得出了贵和有度的思想。“和”即和谐,“有度”即适度不过分。《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即是说,懂得保持和谐这一道理就懂得了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法则(“常”),懂得了这一永恒法则就可称之为清明。因此,要“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即去除极端、奢侈和过分的行为,以保持事物内部的动态平衡,才能防患于未然,“知止不殆”。
贵和有度思想是一种整体观念,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它重视事物之间、事物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平衡。这种整体观对于大学生不无启发意义。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时期,热情奔放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突出的优点。但是,一任情感奔腾倾泻,而不以理性对其加以节制,就会走向反面,就有可能被情感所支配,导致感情用事,丧失理智,甚至可能会使自己和他人在燃烧的激情火焰中受到伤害。可见,牢记物极必反的警语,掌握和谐有度、适可而止的原则,就能使人更添一分成熟和明智。
当然,现代社会所应该建立的和谐整体观不应只是道家整体观的简单复归,而是追求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更高阶段的复归。我们重温道家正反相依、贵和持中的整体观,有助于通观全局,调整自己的行动,使之保持一个有度的最佳状态,以达到自身体内的和谐、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
二、以柔克刚,谦下不争
由于认识到物极必反、物壮则老,为了防止事物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老子提出了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柔弱不争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朝着消极的方面理解或运用这一思想,可以令人退缩保守,但这一思想中又包含着不少真知灼见。
第一,以柔克刚。在对自然、社会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老子认识到,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他说:“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道家守柔处弱的思想,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生存之道。水是最柔弱的,但滴水能够穿石。故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第四十三章)。出于这一认识,他告诫人们:“强梁者不得其死”(第四十二章)。这就启发我们要持守柔弱这种真正的、实质上的坚强,而要戒除表面上的刚强。
第二,以退为进。老子将“不敢为天下先”奉为处世的“三宝”之一。这一思想虽然可以被庸人懦夫作为甘居落后,不思进取的借口,但朝积极的方面理解,则又启发人们以退为进、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后发制胜,启发人们退而结网,而不临渊羡鱼,更不要到别人的网中去抢鱼。在很多情况下,退是为了更好地进,退才能够更好地进。这一思想对于大学生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所驱动,热衷于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从长远来看,这对自己的发展未必有益。因为这一时期正处在学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养精蓄锐的时期,退守苦学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抓紧这宝贵的四年时间,充分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涉足一些重要的、深邃的思想理论。这些知识也许不会在短期内速见成效,但却为日后的长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让人终身受益无穷。
第三,谦下不骄。老子将谦下作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他强调,善于用人的统治者是谦下不争的:“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六十八章),而独尊、独断是非常有害的。他告诫人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第二十二章)。看事情不专靠自己的眼睛,所以才能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明断是非。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才能是有限的,谦下虚心才能够集思广益、用众人之智,才能更好地进步。可见,自大自满自足不仅是知识浅薄的表现,更是一种作茧自缚的不明智行为。
第四,不争私利,克己谦让。老子认为,天地之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它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却不夸耀其能;长养万物,却不主宰它们。圣人体察了这一道理,故仿而效之,后其身,外其身,谦虚退让不争,把自己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结果反倒“后其身而身先”(第七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在这里,首先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应该具有“后其身”、“不争”等道德品质,谦下待人,不争名利,不恃己功,因而能够感染他人,使他们产生崇敬、服从等心理,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和推戴。因此是“后其身而身先”。在这里,“后其身”是因,是主观动机;“身先”是果,是客观效应。
可见,利己与利他、先人与成己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一方的行为必然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墨子·兼爱》)爱的河流是双向互动的,爱的反馈是社会互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谦让友爱的行为,必然会使他人受到感动、感染、感化,引起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因此,《道德经》又说:“既以为人己愈多,既以予人己愈有。”(第八十一章)这是因为,予人、为人的行为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理解,行为主体也会由此而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愉快,“己愈有”、“己愈多”正是指的这些精神财富。通过这些高尚的活动,行为主体进一步完善了自我、升华了自我。不争私利的谦让行为所换来的收益是无形的,但又是无价的、长远的。
现代社会,需要竞争和开拓,传统的不争之德是否已经过时了呢?我们认为,对此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了求得个人的安宁而屈服于落后势力,在原则问题上退让不争,和稀泥,随大流,是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这是我们力图加以批判和摒弃的。而谦下不骄、克己谦让、功成不居等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是现在和将来都必须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因此,谦让不争不是懦弱无能、甘居落后。有些人认为,谦让就是无用、窝囊,谦虚只是一种假谦虚。这种是与非的颠倒,导致了唯我独尊,有利必争,争则必得的骄横心态,导致了不注重道德的升华,不追求在事业上的进取而一味争夺眼前物质利益的低俗化倾向,引发一系列社会恶果。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能忍让而酿成大错和悲剧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发展市场经济固然需要竞争,但只有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竞争才是健康的竞争,同时,即使在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决不意味着不要谦让和合作、协调。谦下、宽容和尊重他人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具有教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更是加强群体凝聚力的不可缺少的强化剂。因此,吸取道家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就能帮助我们更明智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更豁达地对待个人利益,从而促使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去竞争。
为了更好地从积极的方面去发扬不争之德,我们在践履这一道德规范时,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自尊自信的原则。我们倡导不争之德是建立在尊重他人同时也自信自尊的基础之上的,是胸怀全局,志存高远,对自我和他人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的结果。决不是自卑而尊人,不求进取,放弃努力,自暴自弃。第二,真诚的原则。《道德经》要人们超越自我,由狭隘的一己之私走向“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阔天地;告诫人们不要居功自傲,不要为区区小事而争斗不已;告诫人们淡泊名利,不要为了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要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柔弱不争决不是装模作样,明让暗争。如果这样,就是玩弄小聪明,这迟早是要遭到人们唾弃的。第三,因时因事制宜的原则。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与外籍人士交往时,则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我们的不争这一传统原则行事,否则,将很可能坐失良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实事求是地亮出自己的实力,当仁不让。特别当外族入侵,强敌当前,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或威胁时,则应当义无反顾地奋起争斗,决不能与强盗讲柔弱不争。在遇到困难和风险时,在承担责任时,在开创事业时,也不能谦让,而应当勇敢争先。第四,适中有度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所谓过犹不及。故不应该不合实际地、过分地谦让。
三、崇俭节欲,力戒奢侈
老子将俭啬视为立身处事所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是治国修身的根本法则:“治人事天莫若啬”。懂得了这一道理,以之治国则可长治久安,用于修身则可健康长寿(见第五十九章)。为了强调崇俭抑奢的重要性,老子使用了极端的话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完全否定人的感官欲望,这当然是片面的。但这些话语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沉溺于感官享受所造成的危害。他进而指出物欲膨胀导致的严重恶果:“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这里的“不知足”、“欲得”均指对财富、权利的贪得无厌,受这种贪欲支配的人,往往会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权利,会由富贵而骄,肆无忌惮,触犯刑律,结果反招祸咎。因此,“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这些思想运用矛盾转化的辩证观点,深刻阐明了关于财富、权位的得失规律,阐明了持守俭德的重要性,将持守俭德与人们企望安全、健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直接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更强的警世作用。老子的后继者庄子和新道家则克服了老子思想的片面性,肯定了对于声色美味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只有过度的感官享受才是有害的,因而提出了节欲的主张。
崇俭节欲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避免祸咎的前提,而且是使自己的身心安然自在的重要前提。道家引导人们超然物外,不为追求财富或物质享受而苦恼。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不与物迁”(《庄子·养生主》),“不为物累”(《庄子·山木》),才能保持崇高的节操,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蔡元培先生指出,只有保持衣食住行方面的俭朴不奢,才能达到这种“无往不宜”,安然自由的境地。而那些“习于奢侈者,非美衣不衣,非美食不食;一旦遇世乱,美衣美食不可得,遇粗粝不下咽,得布素不温暖,其不自由又何如乎?”(《蔡元培教育论集》)在这方面,深得道家哲理的苏东坡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正是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态度,支撑着一生坎坷颠沛的苏轼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恬静的心态去体悟自然和人生的真谛,在恬然地度过宝贵人生的同时,为人类文化的宝库增添一份财富。
崇俭抑奢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整个社会风气。《道德经》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追求稀世珍宝等奢侈之物将导致行为败伤。相反,节俭是勤劳、廉洁、公正、率直等美德的基础,故诸葛亮说:“俭以养德”,司马光说:“有德者皆由俭来。”而奢侈挥霍,贪图物质享受,则可能贪赃枉法,偷扒抢劫,无所不为,最终自取灭亡。同时,保持俭朴有度的生活,才会拥有一个清洁宜人的氛围以便从事精神产品的创造,才能将宝贵的时光和财富用于治国安民、科学探索、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济人扶困等更有价值的活动,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和愉悦。因此,晋代玄学家嵇康曾深有体会地说:“若以大和为美,则声色滋味不足钦也。”
道家崇俭抑奢的原则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少数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已经程度不一地受到奢侈消费、畴形消费、腐败现象和堕落行为等的伤害,他们脱离经济能力盲目效阔,在价值观念上发生错位,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节俭朴素为寒酸;以挥霍享乐为潇洒,以刻苦发奋为傻冒。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否则,他们中的有些人很可能就会在奢侈享乐的浊流中糟蹋了美好的青春。听任这种奢侈挥霍之颓风蔓延,就会导致民族的退化和沉沦!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一个卓有建树的人往往善于节制物欲和享乐,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个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方志敏烈士将持守清贫视为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全国胜利后多次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都是对崇俭抑奢美德的继承和升华。
无容置疑,发展市场经济,不能没有消费,消费和生产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但是,有理智的消费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新的生产需要”;有节制的消费才能不断积累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增长社会财富,使国家和民族实现恒久的富强。而且,无论是生产或者是消费,都不是最终目的,人类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才是高于一切的。因此,富裕不应该流于奢侈,提高生活水平决非可以任意浪费。奢侈消费、畸形消费是一种令人庸俗和堕落的消费。感官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是短暂的,物欲的满足解决不了精神上的饥荒。这是因为,人类不同于动物,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感官享受只是低层次的需要,而要满足自尊、自我实现高层次的需要,行为主体必须向外付出,必须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令人精神充实。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吃喝玩乐中虚度光阴,才不枉作为人这一万物之灵!
四、自然无为,安时处顺
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行为原则。在这里,“自然”不是自然界中具体事物,而是指不加人为强制的本然状态,是不着人为、自然化生的意思。“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尊重客观规律,不强作妄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从上述原则出发,道家强调万物各有其性,物各有宜,应该顺就物性,因才而用,率性而行。老子的后继者庄子反复阐述逆自然之性的弊害,因此,人类只能顺任自然,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这种本性或自以为是地强求一致。顺应万物之性而为,才能无往不胜。
人是自然界和社会劳动的最高产物,每个行为主体都有着自己的感官头脑,这就决定了个体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纷繁万端的大千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和人生,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特性,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完善。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富于创新精神是现代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多元化倾向,以这一观点指导人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有助于充分满足主体的能动意识和创造精神。
顺应自然又包含了安时处顺的意思。要人们能顺应时势、随遇而安,不因外界的环境或个人的境遇扰乱心灵的安静。这一生活态度向消极的方面发展,会产生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保守倾向。这是应该加以防止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人获得一种不为得失所累的旷达心理。这种旷达态度,既来自于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亦源于对坎坷人生的洞察。
应该承认,一些挫折和痛苦能够增强个体情绪反应力量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在这种时候,安时处顺,随遇而安的态度就能使人们正确地对待生死穷达。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及时地调适心理,冷静地分析失败原因,总结教训。
道家顺应自然,遵从客观规律的思想有助于青年学生更有成效地行动。率性而行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多元化倾向,这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率性而行与顺应规律又是紧密相联的。率性而行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必须在顺应客观规律前提下发展自我。记住这一原则,才不会片面地强调率性而行而陷入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出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需要人们在方式方法上采取更大的灵活性。当发现目标无法实现时,不妨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调适:既可以进一步加大努力达到目标,也可以暂时放弃原有的具体目标,改变方向,重新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另一方面的成功来加以补偿。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如何在逆境中自处,如何正确对待挫折,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形式,保持健康的人格,这是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社会竞争中,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胜则趾高气扬,败则垂头丧气的人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各种复杂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是目前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道家所倡导的安时处顺、豁达乐观精神正好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思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