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发展特点、问题及策略
余梦雅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校园广播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形态,是高校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发展特点和现状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归纳总结等方式,提出内容定制、立体传播、优化管理等革新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广播;发展策略
一、高校广播的发展特点
在节目内容上,无论是早期的露天终端设备,或是现在的数字调频广播、网络收听频道,高校广播最主要的功能仍是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因而大部分校园广播的内容设置以播报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为主,辅以校园热点、天气播报、寻物启事等服务类信息,这些内容基本能涵盖高校师生的衣食住行资讯,但仍缺乏创新性和深度性。
从播出方式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常采用的播出形式是在校内某些路段安置露天喇叭或音响设备,播放时间一般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也有部分学校设立了校园广播的网络电台形式,在晚间播放特定内容的节目。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师生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会严重分流校园广播的听众群体。
在管理运行上,高校广播一般分为两种组织形式,一是分属于校宣传部门,由学校统一管理,设备和资金也由学校提供;二是学生自组机构,属于社团性质,主要依靠社员集资发展。前者虽更具正规性,但通常代表学校发声,很难真正成为学生的舆论工具,后者虽在管理上能获取更大自由,但始终力小声微。
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对高校广播的影响
(一)即时互动的特点挑战校园广播的传播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逐渐被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取代,信息传播实现了同步更新和及时接收,人们的交流也更加快捷。这种即时传播改变了传受双方单向传播的固定模式,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即时高度互动,充分给予受众发言权。新媒体即时互动这一特点使得高校广播单向的传播模式受到冲击,高校师生很难从校园广播获得最新咨询,缺失话语权,习于被动接受。
(二)多媒体化发展分散校园广播的吸引力
与传统媒体单一使用的文字、图像、声音、影像来表达内容不同的是,新媒体则兼具图文声像,甚至是利用虚拟的环境进行表达。这种在表达形式上的突破,使得高校广播简单的声音传播在新媒体的多媒体特点下更不具吸引力。而且,新媒体的这种多媒体融合不仅是各种播出形式的转换,更是能够在统一环境下进行相互切换。
(三)个性化、分众化发展分流校园广播的受众
大学生群体思维方式超前,密切关注网络内容,掌握当下最新的消息和最有力的论述,校园广播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提供个性表达的渠道,形成“线上讨论——线下播出——线下讨论”的良性循环运作模式,保持学生对广播的关注度、认可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应对策略
(一)用户生成,个性定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片、视频,通过应用定制符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的新闻,即便是在微博这样的开放性新媒体中,师生也可以通过关注特定的人获取特定的内容。而另外,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同时对所有人提供不同的内容或通过网络平台对不同的人提供相同的内容,这种分众化的方式满足了高校师生的对等交流和个性化交流。因而,校园广播的受众则逐渐被新媒体分流。
在本次研究中,西医护理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展开各方面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配合医生运用药物如抗病毒及神经营养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耳内微循环,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等。且每一组需要对患者听力变化情况严格进行统计。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则需要按照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式展开护理,西医治疗护理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同时通过望闻问切,对观察组每一位患者进行辩证施护,运用中医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朱熹之前,欧阳修早已注意到石本有误的现象。不过,二人对此现象的看法似同实异,其中微意,殊堪玩味。《韩集考异》卷六《送李愿归盘谷》云:
高校广播可以对每期内容进行图文并茂、声视频化的处理,分别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形式上以更加丰富立体的效果呈现。以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服务应用“微校师大”报道新生军训的一期节目为例,电台报道军训现场情况,微博展现军训时事动态,微信公众号推出军训分场景微视频,利用多媒体融合方式将新生军训的情况展现在受众面前。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近十年发表在CSSCI中与武术文化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在CiteSpace界面中选择网络节点(node types)为Keywords,算法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数据抽取对象为top50,设置时间区间(time slicing)的值为1,分析时间为2007-2017年。运行后得到武术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5所示。
(二)媒体融合,立体传播
同时,校园广播的内容应更符合网络媒体时代“微内容”的特点,以简短生动的短信息内容代替冗长的新闻播报,在节目形式上可进行更具创新性的改变,比如留出一个板块征集学生作品,内容多元化才能充分体现网络时代自主定制的传播特点。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比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校园广播除了校内播放设备,还可以发展网络电台,以迎合师生网上接收信息的习惯,拓宽听众范围,摆脱单一传播的局限。例如蜻蜓电台邀请全国高校广播电台入驻,并举办“优秀校园广播评选”活动,帮助高校广播进入听众视野;新浪微博的“微电台”更是发出听广播、看广播、聊广播的口号,吸引了全国多家广播媒体进驻微电台,这些网络电台利用了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也给校园广播提供了一条更加宽泛的发展路线。
(三)大数据分析,市场化延伸
互联网的数据收集功能使得校园广播的后台数据被挖掘,而数据的分析整理可以显示广播节目的粉丝数、点击率、关注度等内容,这些数据可以用作校园广告的招标,即以校园广播庞大的用户数据吸引商家投放广告,这种市场化延伸可以为校园广播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招投广告可以通过举办“广告创意竞赛”、“数据分析经营”等方式,既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校园媒体仅局限于专业对口的学生。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它的繁荣除了对高校广播媒体的发展提出挑战,也为其带来了重大机遇,高校广播如果在内容选择、录播方式、渠道管理和发展规律等方面充分借鉴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特点,把其本身的受众优势融入其中,便能在新环境的发展冲击下突出重围、找到突破。
参考文献:
[1]顾华宁,郝佳俐.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广播台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台为例[J].数字传媒研究,2017 (09).
[2]宋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转型发[J].新闻知识,2015 (11).
[3]王海,孙穆田.高校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路径——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例[J].新闻世界,2014 (05).
标签:新媒体论文; 高校广播论文; 发展策略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