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2025年中国制造”的规划_中国制造论文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发展尤为重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201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解决的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不是制造业强国,与世界主要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在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中,我们处于“第三方阵”中。接下来的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从弱到强”、“从大到强”的转变。即将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简称“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被媒体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就是促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但是,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仅靠“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在未来的“中国制造2035”规划、“中国制造2045”规划等引领下,逐步使我国从制造业“第三方阵”位移到“第二方阵”、进而位移到“第一方阵”,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跻身到制造业“第一方阵”中,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

      

      图1 中国工业增长指数(1978年=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

      一、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依据我国产业分类,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部分,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增加值占比一般在80%左右。而工业又隶属于三次产业中的第二产业(还包括建筑业),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增加值占比一般在85%以上。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叙述的方便,本文有时会使用工业代替制造业,并可能会涉及第二产业数据。

      (一)增长态势。

      图1显示了中国工业增长情况。以1978年指数为100计,2013年我国工业增长指数为4164.0,增长了40倍多,同期GDP增长指数为2608.6,仅增长了25倍多。与此同时,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长指数分别为474.9、4105.3、35426,工业增长指数超过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并且超过其所在的第二产业增长速度。1978-2013年,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强劲增长领域。

      图2显示的是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之后逐步下降到1990年的37%,之后上升到1997年的42%,之后又下降到2002年的39%,之后再次上升到2006年的42%,之后逐步再次下降到2013年3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从小到大,工业增长指数也是最快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在40%线上下波动),并没有导致占比上升,这是因为工业结构比重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随着工业品供给充裕,工业品价格总体下呈不断下降趋势。工业品价格下降,给国民带来的是经济实惠。这说明,工业不但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筋骨”,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事实上,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工业比重还是呈现下降的态势,从1997年的44%下降到2013年37%,下降了7个百分点,这说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是相符的。工业化发展导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在超过第一产业后,占据主导地位,之后,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被第三产业所超过的一个过程,即产业结构呈现由“一二三”到“二一三”、“二三一”、最终到“三二一”的变化过程。

      (二)总量规模的国际比较。

      图3显示的是以美元现价度量的中国工业、世界工业规模的变化,以及中国工业占世界的比重。以美元现价计,1995年中国工业规模总量不足0.4万亿美元,2013年则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工业规模增长了10倍;同期,全球工业规模总量从1995年的10万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万亿美元(均不考虑价格因素)。由此计算,中国工业占全球比重显著上升,从1995年的不足4%,上升到2013年的20%。

      

      图2 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

      

      图3 中国工业占世界工业规模的比重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http://data.un.org/)。

      分国别比较,1995年之前,中国工业规模小于主要发达工业国家。从1995年中国工业规模呈现比较明显的“赶超”现象,1995年中国工业规模首次超过意大利,1996年又超过英国和法国,2001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大国,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三)主要工业品产量。

      中国工业品产量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中国化肥产量为5553万吨,世界化肥总产量为17 956万吨,中国占世界比重为30.93%。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1842万辆,世界汽车总产量7993万辆,中国占比23.05%。2011年,中国粗钢的产量为68 327万吨,世界粗钢总产量为126 779万吨,中国占比高达53.89%,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2010年,中国棉布产量为680.5亿平方米,世界棉布总产量为1023.8亿平方米,中国占比高达66.47%,几乎是其他国家生产总和的2倍。2011年,中国水泥的产量为20.6亿吨,世界水泥产量28.8亿吨,中国占比高达71.63%,是其他国家产量总和的2.5倍。①

      随着中国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中国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位置不断前移,有不少工业品产量常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表1数据显示,中国的粗钢产量和化肥产量从1999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水泥的产量从1985年开始一直占据世界第一位,棉布的产量从1978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的前列,仅在1999年和2000年排在第二的位置上,其余年份都保持在第一的位置,电视机的产量在1990年达到世界第一,汽车产量在2010年位居世界第一。而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目前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②

      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1.人均规模小,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在中国工业总量巨大的背后,需要考虑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用人口数平均,就会发现我国工业会呈现另外一种景象。事实上,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仅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巨大,比如,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仅为意大利的37%、英国和法国的34%、日本的30%、韩国的29%、美国的27%和德国的22%(见图4)。

      

      

      2.总体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下述几个事实足以表明,我国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领域严重依赖国外,受制于人的窘况:(1)中国机器人产业缺少技术创新,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关键部件质量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③(2)我国每年大量进口高端芯片,2013年芯片进口额2322亿美元,超过当年石油进口额。(3)智能手机价格中包含大量的专利费,有研究表明,在中高端智能手机中各种专利费用占到总价格的30%,甚至超过了设备的零部件成本。高通公司案反映我国每年向高通公司支付大量的专利许可费,国内每生产一台CDMA手机,要向美国高通公司上交10美元专利费。④(4)我国优质、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且90%以上的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80%的石化设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都是依赖进口。⑤

      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产出等指标都有较为明显改善,但是,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一般地,研发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发展三种类型,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就需要三者协同发力。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非常小,一般在5%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这一比重都在10%以上。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受制于体制束缚和激励机制扭曲,我国产学研合作研发力度不够、成效不彰。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导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般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的水平。⑥

      3.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近年来,全国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2%左右,且成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轻工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而资源、能源消耗大的重工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2012年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⑦上述5个行业是在政府多年大力治理产能过剩情况下的结果,但产能利用率仍旧不高。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偶发的周期性、局部的产能过剩相比,中国产能过剩呈现多领域、程度严重、持久且易于复发等特点。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行业比如钢铁出现了所谓“先进产能”而非“落后产能”的过剩。

      产能过剩的另一面,是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且一时难以退出。这已成为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当前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积累等,都与产能严重过剩密切相连。鉴于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国务院决定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通过提高财政奖励标准,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等措施,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等手段,2015年年底前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⑧要完成这个任务对于中国政府是一个巨大挑战。

      

      图5 中国与OECD国家能源生产率的比较

      资料来源:OECD数据库(http://stats.oecd.org/)。

      4.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任务重。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主要依靠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来实现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据测算,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⑨图5则显示,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率始终与其存在巨大差距。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率为4475美元/吨标油,而OECD国家平均高达7571美元/吨标油,相差3097美元/吨标油,这个差距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等约束性目标。《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则提出,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为此,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如期实现,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要求加快进度,落实2014-2015年工作目标,即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可见,我国节能减排形势呈现愈加严峻的态势。

      5.劳动工资上涨速度快,比较优势快速丧失。和全社会劳动力工资上涨情况一样,2003-2013年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名义工资几乎翻了2番。考虑到物价因素,这十年间我国劳动力实际工资也至少增长1倍。大约在2004年前后,我国迎来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国际比较则显示,我国劳动力用工成本在迅速变“贵”,在这里,汇率上升成为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图6显示是中美两国单位劳动力成本上涨情况。以2005年各国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100计,2012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指数仅为97.6,而中国工业部门的指数高达141.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这削弱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以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6.制造业利润持续走低,社会资源“脱实向虚”。前几年,房地产、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金融、商业、房地产等领域投资投机获利巨丰,过度刺激了虚拟经济不当增长,与此同时,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利润率水平持续下降,结果造成整个社会资源加速流向“虚拟经济”领域,社会资源“脱实向虚”问题严重。

      图7反映了我国工业总资产利润率变化图。在2011年之前,我国工业总资产利润率总体是向上增长的,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干扰,2008年、2009年出现了暂时下降。但是,2011年之后出现了明显相反方向的走势,2011年为9.09%,2012年为8.06%,2013年为7.39%。

      2013年,我国工业总资产利润率为7.79%,仅比同期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6.55%高出不到1.3个百分点,制造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31个制造业行业中,有9个行业总资产利润率低于同期贷款利率。

      

      图6 中美工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上涨情况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OECD网站(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不愿意投向制造业领域,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源逐步从制造业流出,其中,技术人才流失最为严重。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但是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不高,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为普遍。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刻不容缓。

      7.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中低端环节。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我国处于所谓的“微笑曲线”底部,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在消耗大量国内资源和大量排污污染物的同时,所获利益却甚少。

      这种现象,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产业更加明显。商务部发布的《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2014年度)显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具有相对较高的国内增加值,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低。一般贸易出口中,农林牧渔业每1000美元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高达893美元;食品及酒精饮料、烟草制品业每1000美元出口分别能拉动861美元和857美元的国内增加值;纺织、针织制成品制造业、服装鞋帽制品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000美元出口所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在890美元左右。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部门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等,1000美元出口所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均不足800美元。加工贸易出口中,以上部门1000美元出口所带来的国内增加值甚至不足400美元,如电气设备制造业171美元、汽车制造业249美元、电子计算机制造业308美元等。⑩

      一个极端的情形是,在类似于苹果手机这样的世界产品中,中国参与的企业很多,但所获得的利益很少。据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信息技术和组织研究中心的Jason Dedrick及其团队的研究,在“全球分苹果”的价值链条中,就iPhone这款产品而言,苹果公司分到的那块占到了75%,而中国装配线上的几百万工人们仅仅分得了2%。尽管有学者质疑这个具体数字,但该研究所反映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分工处于中低端环节而获利甚少的事实却基本正确。

      

      图7 我国工业总资产利润率变化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计算。

      三、“中国制造2025”规划: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中国制造2025”在2013年年初还只是中国工程院联合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实施的一个咨询项目(“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项目),在德国政府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的启发下,中国政府相关负责人意识到,必须迎头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遂于2014年年初责成工信部牵头、会同相关部委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作为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中国制造2025”又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

      (一)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新鲜出炉。

      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而中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同时完成工业2.0、3.0、4.0,否则就会再一次被抛在后面。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大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建设制造业强国的进程。

      正在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既带来极大的机遇,也形成极大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是在全面评估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可能影响情况下而制定的。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制造技术的突破和成熟,正带领人类工业社会步入新的时代。这场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以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制造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制造技术下新产品开发周期、产能利用、生产成本、产品性能、个性化需求等关键产品维度之间的冲突,实现了生产制造的综合优化和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致制造技术范式变化条件下,过去我国制造业发展所依赖的比较成本优势将被弱化,制造环节的全球重新布局可能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回溯,加上当前部分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些都迫使我国制造业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的位置,努力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技术密集向高技术密集、由粗放发展向精益制造、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全面战略转型。

      “互联网+”为“中国制造2025”添加了新的元素。当前,全球正在发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由于有线特别是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的网络(即“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机遇。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不是把互联网与制造业简单相加,而是要发挥“乘”法的效果,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来优化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投资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等。互联网融合传统企业、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这两支力量融合在一起将创造新的、更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

      (二)“中国制造2025”内容解读。

      “中国制造2025”是一种新的“赶超战略”。中国大体需要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争取到2045年前后实现中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25年是第一步。“中国制造2025”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如果将世界上制造业强国划分为三个方阵的话,我们的第一步目标是实现中国从制造业“第三方阵”晋级到“第二方阵”。2015年3月5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预计不久正式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将发布,这里仅是汇总各方面的信息,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做如下概括,即“11223410”规划。

      ——一个使命。促进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进程。

      ——一条主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改造提升中国制造业。

      ——两大方向。促进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两大任务。不仅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要注重利用高新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三大愿景。希望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四大转型。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十大领域。“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包括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通过推进10大领域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

      (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使“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创新贯穿制造业发展始终,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改造提升制造业。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15年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预期达到2.2%。要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企业创新能力。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变成先进制造基础工艺技术。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建设新经济基础设施。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还需要加快以宽带、无线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公路、铁路为代表的物流网络、传统金融机构、能源设施和零售网络,是传统工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宽带、云计算中心、互联网金融机构等软硬件设施,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基础设施”,未来应给予发展支持,进而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支撑。

      ——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国制造业一度出现“脱实向虚”的危险倾向,存在资本游离、人才流失、要素转移、效益低下等问题;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还面临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中国制造2025”及其后续配套政策,需要解决“脱实向虚”,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后续配套政策应包括财税、金融、技术、人才政策等。比如,对新兴产业的补贴和扶持;对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研发的扶持;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扶持和风投机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对新产品市场的培育等。

      ——动态调整重点技术与领域目录。“中国制造2025”将采用“1+X”的规划体系,在现有规划之外,还将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专门制定类似于“德国工业4.0”的规划。对于“X规划”的重点领域升级方向,应制定绿皮书目录指引,并根据技术前沿发展和市场变化,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滚动推进。重点技术领域目录的动态调整、滚动推进,目的是要防止历史上类似错误重犯。上一轮中国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七个领域,但是,这些领域局限在少数几个方面,结果造成各地一哄而上,纷纷上马光伏和风电产业,这些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快也就产能过剩了。

      ——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德国、瑞士、日本的制造业以精密、精致见长,其工匠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在这些国家高品质制造产品的背后是工匠精神和制造业文化。在德国、瑞士、日本,百年老店并不罕见,技术工人地位较高,技术工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并终身从事。中国要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支撑,更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和制造业文化。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尽管我们很难照搬德国在1880年工业化初期建立起的“学徒”体制,但德国的人才培养经验值得学习。根据目前技术快速更新的趋势,我国应建立与职业并行的终身教育体系。比如借鉴德国做法,建立起一些特殊的职业学校,或是与职业相关的大学课程,并以此形成与职业结合的终身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借鉴国际经验。在政府层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他们出台的政策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在企业层面,制造业领域的跨国巨头,比如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等,既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也是先进技术的应用市场。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制造业发展,跨国公司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等做法,值得我国政府和企业借鉴。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12》、《国际统计年鉴2013》整理而来。

      ②马建堂:《六十五载奋进路,砥砺前行谱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

      ③李寅峰:《林光如委员:机器人大国不“大”》,载于《人民政协报》2015年3月7日。

      ④张宁:《揭秘高通利益链:所产芯片几乎垄断中国4G手机行业》,载于《企业观察报》2014年9月1日。

      ⑤许颖丽:《从“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载于《上海信息化》2015年第1期,第24~27页。

      ⑥张晓强:《实施创新驱动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载于《经济参考报》2013年12月30日。

      ⑦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2013年10月6日。

      ⑨《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40号),2012年8月6日。

      ⑩中国全球价值链课题组:《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2014年9月。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标签:;  ;  ;  ;  ;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2025年中国制造”的规划_中国制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