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用技术论文,本科论文,高校论文,地方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6)0012-0050-04 国家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政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学者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方式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 (一)主要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校 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政策的提出,激起了学术界对应用技术大学本质的讨论热潮。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等职业院校;也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就是“应用型本科”;更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就是“本科职业院校”。这诸多解读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但学者们基本上是从教育机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忽视了应用技术大学重点实施的教育类型。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决定了院校的发展和定位。 当前我国的教育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四部分,[1]但这种分类内在标准并不统一,既有层次分类又有类型分类,混淆了教育层次和类型的概念。按照教育类型划分导致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其内涵和范围存在狭义性,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模糊性。[2]虽然教育分类不等于高校分类,但教育分类对高校分类具有直接影响。应用技术大学重点实施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认识和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从教育分类的视角分析,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等院校体系中主要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校。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学科数及学科发展水平,可分为单科型、多科型、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按院校产权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公办应用技术大学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技术大学等。应用技术大学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方向性目标要求,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作用,并非是低层次、低水平的高校称谓。 (二)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继续转型 “转型发展”是指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3]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变革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尤其是1999年以来新成立的本科高校。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变,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由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来,升格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达到本科院校的标准,通过国家教育评估,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二是从原有传统的精英型、学术型办学阶段向新的大众型、应用型办学阶段转型,为适应这种转变,地方本科高校所实施的本科教育就应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的职能也相应发生了转变,服务经济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基本实现了第一方面的转型。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在第二方面转型道路上困难重重,方向不明,趋同现象严重。 涂尔干指出“教育的转型的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4]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家审时度势,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发展的转型必然需要一支与之相匹配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支撑并实现社会的转型发展。劳动力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而现实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结构与劳动力人才需求结构还不相匹配,尚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这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式 高等教育改革窗口虽然已经打开,但应用技术大学如何进行改革更值得思考。当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布局不同所带来的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差异,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和方式不能“一刀切”。各地方本科高校均具有自身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如何发展、转型与否、如何转型完全由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决定,国家只能进行引导,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教育改革“深水区”的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5]笔者依据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现状,提出两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方式。 (一)地方本科高校整体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21世纪初,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此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始终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企业用人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举办技术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类型和层次,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如2004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该校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校。该校坚持举办高等技术教育的办学类型定位,以本科技术教育为主体,适量保留专科教育,适当发展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构建了多元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新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技术教育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本质区别,它们属于同一层次且同种类型的教育,符合中国国情。[6]因此,这类院校具有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基础,可将这些以本科技术教育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高校率先发展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尤其是在转型发展初期,亦成为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借鉴的典型。 (二)对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二级学院分离再整合,形成单科型或多科型应用技术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将工、农、医、师、法等系科分离出来,再进行合并。这次调整重在专业化,各类高校分工明确,目标就是培养各行业所需专业人才;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合并,为的是解决高校“条块分割”问题,通过院校合并,形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并淡化专业界限,这次调整重在综合化、地方化。[7] 20世纪90年代末,在“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开始对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合并重组,形成了一批学科覆盖范围较宽的综合性地方高校。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发展,这些院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管理体制、教育政策、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院校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不够,使得学科综合化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不仅未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理想效果,还因合并带来不同办学理念的冲突,使得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重大决策难以达成共识,阻碍了院校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学校的凝聚力,内部制度改革难以推进。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相对宽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教育,它既需要不同专业知识的真正交叉融合,又需要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本文认为可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中一些办学实力相对较强、工学特色明显的学院分离再整合,转型发展为单科型或多科型应用技术大学,为地方和行业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院校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建议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内涵发展不足,外部环境严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施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两大教育体系的变革,地方本科高校在通往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的改革道路上,还存在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要突破已有观念的束缚,从传统的学术教育办学理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属不易。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实践活动,却又产生于不断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和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8]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种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上的转型。依据“路径依赖”理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实施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尤其那些新建本科院校,在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初步满足了本科教学的基本条件,也能够承担本科人才培养任务,逐步摆脱过去对专科层次办学路径的依赖。当前又要面临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并且是本科层次的,这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思维定势的阻力。[9] (二)明确办学定位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重点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原来相对封闭的办学形式必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影响院校的办学定位。因此要想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就要改变这种封闭式的办学体制,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在明确办学定位时,关注点不应放在办学层次上,而是办学类型上,得到市场和社会的认可才是改革的关键。各高校的战略改革的侧重点和主要任务也要因校而异。建议学校首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及时地了解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用人要求,以此为基础,根据院校自身发展条件明确提出合理的办学定位,以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 (三)加强院校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主要包含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应科研与教学并重。而以重点培养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术性大学,其学科建设则要通过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带动教学能力的提升。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受到这类院校的影响,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过于重视学术科研,忽略或弱化了借由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教学的作用,忽略了教育本质的育人功能。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转变错误认识,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育人功能,加强课程建设,创新科学研究模式,是转型中的难点。学科专业建设的转型既要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又要符合专业建设的规律和院校自身的发展条件。[10]学科专业建设的转型必然引起师资队伍结构的变化,如何创建一个“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也是转型的关键所在。师德建设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容忽视,它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提供支撑,如何转变科研模式,做到与研究型大学错位发展,真正为教学提供支撑,也是实现转型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提升领导者的能力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社会转型发展和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但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转型发展的急迫性和必然性,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抱有升级的想法,对转型发展举棋不定,持观望态度。如果不消除这种顾虑,转型工作将更加难以顺利实施。要打消这些顾虑,首先需要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者,能够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认识转型发展的本质,能够突破和超越传统体制和思维的约束。这不仅需要领导者的能力,更需要其魄力和信心。其次还需要更多的管理者,同样要有能力和信心打破传统的管理和办学体制,根据院校发展定位,探索多样化的开放办学方式,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五)与中等、专科职业院校的有效衔接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重点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教育层次,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是建立在中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基础上的。只有实现与中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打通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才能够发挥它更大的功能,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因此,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都要考虑与中等职业院校与专科职业院校的衔接。这种衔接不仅涉及国家教育政策体制的改革,还涉及地方本科高校的内部结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工科院校转型的思考_大学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工科院校转型的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