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通 226503)
【摘要】目的:观察与比较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录的6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MRI与CT影像检查,然后分析与比较MRI组与CT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不同检查指标的水平。结果:MRI组检查出46例脑梗死患者,占总检查率为76.6%(46/60),而CT组检查出26例脑梗死患者,占总检查率为43.3%。MRI组检查出来的患者要多于CT组,并且MRI检出微小病灶的能力要高于CT,MRI检出脑梗死时间、发病到检查时间均明显小于CT检查,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影像诊断时,MRI影像检查要比CT检查更具有优势,应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RI;CT;影像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064-02
目前,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群体发生此病的比例比较高。这是由于老年人自身抵抗力低下、身体薄弱,此病对患者身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1]。为了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断方式确诊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情况,根据目前影像诊断检查方式,观察与比较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现将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6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70.24±6.93)岁;脑梗死时间为1.6~95h,平均(40.20±3.24)h;按照患者脑梗死发生原因,分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及颅脑外伤,其中高血压26例,动脉硬化28例,颅脑外伤6例,依次占总量为43.3%、46.7%、10%。
1.2 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的6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就诊之后,首先是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检查与诊断,比如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发现60例疑似患者均符合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及表现,为了对患者脑梗死进行深入的诊断,比如患者病灶的数量、病灶大小及发病原因等,对患者分别进行颅脑CT及MRI影像检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CT检查 患者进行 CT检查,CT机采用GE 16排螺旋CT机,扫描基线为OML。从基线位置向上进行扫描,采用512×512为矩阵,层厚度设置为5~10mm,兴趣区行,薄层平扫为5mm与2mm;按照扫描的所见,以此确定是否进行增强扫描。在增强扫描前,需要对部分患者进行皮试评估是否碘过敏,若无过敏则要给患者进行碘佛醇注射液后方可进行 CT检查[2]。
1.2.2 MRI检查 此次 患者MRI检查,选择联影1.5T超导MRI,常规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的影像扫描,根据MRI影像扫描所见的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增强扫描。在增强扫描前,需要对部分患者进行静脉团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mmol/kg)后,在60s后方可进行MRI检查[3]。
1.3 影像分析
本次对MRI及CT扫描影像的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他们事先并不了解MRI及CT扫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灶直径及面积等诊断标准,主要根据Paciaroni等人的研究报道,对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阶段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不同检查指标的水平等进行信息记录,最终进行分析。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与比较MRI组及CT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不同检查指标的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情况
根据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梗死发生率进行比较,MRI组检查出46例脑梗死患者,占总检查率为76.6%(46/60),而CT组检查出26例脑梗死患者,占总检查率为43.3%。并且两组脑梗死在<24h及24~72h时间段检查率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老年人群体中,多发性脑梗死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并且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相关文献表明,对老年人及时而准确进行多发性脑梗死诊断,能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虽然目前可以通过初步诊断确定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但对那些特殊患者而言,只依靠临床诊断很难被确诊,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近几年,CT及MRI影像诊断在临床上取得应用,在脑部检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参考[4]。
本文对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结果MRI组检查出来的患者要多于CT组,MRI检出微小病灶的能力要明显高于CT,MRI检出脑梗死时间明显小于CT检查,并且患者MRI检查脑梗死发病时间显著小于CT检查,并且两组脑梗死时间<24h及24~72h检查率差异明显,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MRI影像检查要比CT检查更具有优势,应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德元.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甘肃医药,2017,(02):116-117.
[2]张训平,张梅舜.颅脑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1):142-143.
[3]牛晓津.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01):76-77.
[4]陈金银,汤琅琅,邱清香,陆袁东.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47-49.
论文作者:阎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多发性论文; 老年论文; 影像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