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卵圆孔未闭;预防接种;安全性
卵圆孔未闭(Oval ovoid)是以年龄>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为特点的病症,该疾病多无症状,难以听到杂音,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正常[1]。以往治疗中多依靠外科手术,在高成功率、低病死率的同时,还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的特点;随着改良医学的发展,以心导管技术为代表的介入治疗方法极为安全、有效、可行[2]。针对机体状况良好且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探讨,一度成为临床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本研究为探讨卵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特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课题勘验对象,具体报告归纳整合如下:
1.基本样本资料遴选范围和方法
1.1基本样本资料遴选范围
采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预防接种儿童,所有儿童均符合《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和《DB32T 3385-2018 预防接种卫生监督指南》的诊断标准[2]。按照研究需要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列,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0-3岁,平均年龄(1.15±1.05)岁;观察组男26例,女4例,年龄1-2岁,平均年龄(1.05±1.15)岁。两组在年龄、基本治疗方法、疾病严重度、是否伴有其他病症、家庭背景、营养程度上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为健康儿童,观察组为卵圆孔未闭儿童,临床观察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IBM SPSS Statistics 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有效性比较以%表示,以X2检验,当卡方值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上,数值对比分别为6.67%(2/30)和6.67%(2/30),无统计学意义(X2=1.000,t=0.000,P>0.05)。具体参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卵圆孔在胎儿出生之后5~7月左右完全闭合,但绝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而形成永久性房间隔,相反,约25%~34%人群存在永久性裂缝样缺损。作为一种无需处理的先心病类型,在人剧烈咳嗽或深吸气时,一过性压力增高造成的卵圆孔未闭的骤然开放,对人体脑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研究作为期间的考究重点,在本实验的研究结论及其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得以完全掌控,并可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社区防控重点加以探究。
综合本研究的治疗实践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上,数值对比分别为6.67%(2/30)和6.67%(2/30),无统计学意义(X2=1.000,t=0.000,P>0.05)。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社区五年管确诊先心病患儿约占83.3%、由保健科发现可疑线索并确诊先心病;患儿预防接种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AEFI);白百破和流脑疫苗接种疫苗主要影响,且预防接种的追踪结果显示大多数先心病儿童是可以按照常规进行基础免疫接种[3]。随访患儿第2天均按正常新生儿给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肌注维生素K1 5mg,患儿全身红润,无明显口吐白沫,食乳差,排胎粪,小便清亮,血常规、微量元素结果均符合新生儿体格发育需求[4]。
综合来讲,儿童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现象,且在绝大多数新生儿中存在卵圆孔未闭,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先在功能上关闭,到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据本研究和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证实,卵圆孔未闭可以接种疫苗,而一旦卵圆孔过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在该类儿童生病的状况下,禁止接种疫苗。针对卵圆孔在周岁以上,未完全关闭者,心外科手术治疗康复后,预防接种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卵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确切,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差异不显著,临床针对该类特殊儿童的预防接种,在严格接种前禁忌症前提下,可作为有效提升该类儿童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加以推行。
【参考文献】
[1]刘云兵.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反常栓塞行介入封堵 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6):39
[2]周淑娥.麻疹伴先心病患儿的中西结合护理[J].当代护士,2002,(7):28-29
[3]杨建新,夏宏伟.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社区发现及预防接种情况[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6):95-96
[4]李宏,马瑞芹.先心病新生儿脑损伤3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36
论文作者:苏会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圆孔论文; 儿童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安全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