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_校本课程论文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_校本课程论文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境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对策论文,农村中小学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一些农村中小学对此却无所适从,面临各种困境,表现在:第一,校内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支持。课程开发不仅需要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而且更需要一种具有支持性特征的学校文化。目前,普遍的农村中小学不太重视建构校园新文化的氛围。大多数学校拼命追求升学率,根本无力顾及校本课程开发。第二,校内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层面的支持。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处于偏远地带,信息闭塞,资料匮乏,加上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法聘请专家来指导,仅靠自身的摸索,必然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景。第三,教师缺乏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一方面,在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关于课程的知识很少,教师的相关知识也十分薄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式,使教师习惯了执行课程计划,课程开发意识淡漠,课程开发能力也无发展。第四,学生及家长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很多学生在思想深处还没有跳出“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的认识藩篱,而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都很难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广泛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基础。作为农村中小学校,一方面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以获得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资金。(2)明确学校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凸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满足不同学校的特殊需要,形成学校特色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学校要基于对校内外环境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远景追求和现实取向,确定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这样才能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3)重视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支持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渠道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4)发展“学习型组织”,搭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学校不仅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而且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因此,要将学校发展为学习型组织,搭建与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人士等的对话平台,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机制。

标签:;  ;  ;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_校本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