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指导。通过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心理想法,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指导方案对此进行心理疏通[1]。希望通过改善病人的心理问题,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和治疗,鼓励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践表明做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指导,有利于患者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指导;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60-0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针灸治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针灸的越来越多,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多。笔者分析研究可能存在极少一部分医护人员沟通不当造成之外,更多的是病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指导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病程长,易反复,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在治疗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加强病人的心理指导,进行疏导,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帮助。
1.基本情况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指导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但能够帮助患者在临床中受到合理有效的指导方案,而且有利于疗效。近年来,我院开始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希望为病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指导工作方案。现将临床资料整理如下。
选取自2016年-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经过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纳入研究。其中男患者148例,女患者152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以下患者者80例,初高中水平患者者120例,大学水平以上患者者为100例;已婚患者者180例,未婚患者120例;病程为半年到二十年之间。在进行中医针刺、推拿治疗的过程中,配合进行心理指导。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患者恢复最适宜的心态,让病人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相应的做出最正确的指导。
2.1 新入院患者的心理分析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新入院患者的接待工作,为病人安排好生活环境,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病人,及时解决病人的问题,时刻关心病人,让病人感觉你可以依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向病人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恐惧感;向病人介绍主治医师、护士等,帮助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关系病人的心理患者,如若发现病人消极恐惧,及时和病人沟通,帮助病人正确的对待疾病。
2.2 焦虑心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由于疼痛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从而对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担心因为病情越来越严重发生瘫痪,所以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难忍,不能长时间坐着,站着,也不能长时间行走,严重时翻身都困难,生活没有办法自理,当处于患病急性时,患者会焦虑不堪。医护人员这个时候就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改善病人不利情绪。当病人极度痛苦帮助患者调整呼吸和体位,在患者异常疼痛时,嘱咐其深呼吸,然后吐气,反复做几次,有利于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帮助病人寻找合适的体位,尽量将痛苦降到最低;分散患者注意力,给病人讲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者电视剧,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往往会产生不安、恐慌的情绪。医护人员要主动向病人介绍疾病的产生、发展、治疗、结果等等,让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案。医院可以印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小册,发给病人阅读。当病人遇到疑问时,积极为病人解答疑问。
2.3 日常生活的指导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程较长,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指导是极其有必要的。安置患者一个适宜舒适的环境,要卧硬板床,床单干净整洁。并且适当的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家庭情况,主动热情的接触患者,给予病人生活上的支持,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在缓解期时,经过会出现烦躁、大怒,可能会向家人、护士发脾气,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病人,主动与患者交流,对其要有耐心,与其拉家常,聊天,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及时帮助病人疏导情绪,使其正确乐观的对待疾病,不放弃,坚持下来锻炼,一定会恢复健康。
2.4 康复期的心理健康指导
在康复期中,嘱咐家人继续关心病人,注意观察病人情绪,及时与医生沟通。并且告知病人一些注意事项:康复期中不易做过重的劳动,时间不易过久,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停止劳动,卧床休息;加强保暖措施,适当指导患者做腰背肌锻炼;腰部佩戴腰围支持,休息时取下,4~6个星期为宜,不要超过三个月,避免疲乏;嘱咐患者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养成合理的姿势,睡硬板床为主。经过健康的指导和调节,患者积极乐观的对待病情,一定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带给病人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会给病人带来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与中医针刺有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心理有利于针灸、推拿的顺利完成,不安的心理可能会影响针刺的进行,心理指导这个时候就尤为重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来关心病人,与病人进行沟通,良好的沟通会对治疗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减轻病人心理的不良反应,尽全力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3]。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是极其重要的,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于心理严重恐怖的患者要极其注意,及时进行沟通,向病人传达治疗的一些基本情况,安抚病人心理,让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陈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研究[J].河北医学,2005,5(10):86-87.
[2]江丽丽,李海,焦睿.麦肯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3(2):183-186
[3]杨志敏.循环护理在防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9,17(3):146.
[4]田家林,骆大富,蔡永丰.传统疗法结合麦肯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3):56-57.
论文作者:王永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疾病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