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分析论文_王志广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分析论文_王志广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050021

摘要: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同时地质环境复杂,各种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地质灾害调查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哨站,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近几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每年1万次上下,造成数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地质灾害调查是采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方法。我国地质环境条件特殊,山区分布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震、火山等各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可为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测、救灾减灾、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减少灾害伤亡和经济损失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了分析。

1 地质调查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1.1 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分为项目设计、外业调查、成果编制、成果汇交等阶段[1]。在项目设计阶段,根据项目书要求确定调查区域位置,查阅研究该区域地质、水文、气象及法律、法规、规范等相关资料,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法、任务目标等内容,然后编制项目设计书。外业调查是取得数据资料的关键阶段,采用合适的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工作,一般要求对被调查对象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点、危害程度、抗灾能力、表征现象、灾害原因、灾源与受灾体的关系等进行调查,调查必须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成果编制阶段,要对外业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确定灾源类型、分布、成因、变化规律、受灾程度及危害性、灾害损失等情况,并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调查成果及报告完成后,经过评审和验收,再归档入库。

1.2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调查方法包括向委托方了解情况、收集资料、走访当地群众、现场勘查、物探、遥感、室内外试验、综合分析研究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利用不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与互验性,分析各种方法可以实现的目标和实施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可以达到项目目标、成本合理的方法组合。例如地裂缝调查中采用瑞利面波法、地震映像等物探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数字化的有效调查[2]。遥感技术应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调查,可以从宏观角度掌握灾害的发育、局部特征等情况,为地质灾害的圈定、预测提供有效依据[3]。当然传统的调查方法,如走访群众、现场勘查也非常重要,不能因为各种新技术的采用而被轻视。

2 现阶段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分析

2.1 地质灾害相关部门未尽到监测治理责任

除了自然因素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大量的地质灾害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例如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但是地质灾害相关部门或单位,例如交通部门、水利部门、矿山企业等,并未纳入到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之中,并且没有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承担相应的监测治理责任。

2.2 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精度和质量未达预期

由于参与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对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等概念分辨不清,误将不良地质现象或已发生过地质灾害并采取搬迁措施的点纳入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中,既浪费了监测资源,也降低了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精度和质量,经常出现需要监测的点没有监测,而后来发生地质灾害的点又不在监测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我国对潜在灾害体早期辨识率不足,多集中于灾后研究,“漏查”、“漏报”较多。综合研究水平不高也困扰地质灾害调查人员,目前关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程度的研究很多,但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评价模型并不容易,这也影响到防灾减灾工作。

2.3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不到位

目前,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主题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宣传培训没有在地质灾害关键时期,针对相应的灾害类型进行宣传培训,例如没有在汛期应针对特定类型滑坡进行宣传培训。而且没有针对地质灾害受威胁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层次的宣传培训,例如针对中小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应该有所不同,但是宣传培训千篇一律,并且流于形式,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预警能力不强。

3 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的思路与对策

3.1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人员应立足于调查的目的与任务,按照地质灾害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的地质现象和灾害类型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识别,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明确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还要以科学态度对研究区进行客观调查和评价,同时在调查工作中落实监测人、调查人的相关责任,从而负责任地完成相关调查工作。同时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厂矿、企事业、住户及山区群众的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工作一定要做深做细,不能仅仅停留在程序上,而应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培训。

3.2 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配合

在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主动寻求与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沟通和协调,以取得他们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工作成效。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任何侥幸、麻痹、轻忽的思想都是极其有害的,要让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复杂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地质灾害监测、治理的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3.3 增强地质灾害调查深度,提高调查精度和质量

我国地质灾害环境条件非常复杂,点多面广,类型多,而且形成机理差异大,危害重,尽管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已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调查精度和质量仍无法充分满足需求,这就要求增强地质灾害调查的深度,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早期预警方面取得突破,为此应在地质灾害发育条件、主控因素、成灾机理方面加强研究,并在评价预测灾害体方面定量更准确,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坚持防灾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减灾为主线、以服务减灾为准绳的原则立场,尽可能把地质灾害“漏查”、“漏报”现象减至最小。

3.4 做好各阶段工作,确保调查工作成效

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动员社会力量配合调查,明确各部门及单位在群测群防体系中的职责。项目设计书是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编写,特别要突出针对性,根据不同地质环境精细部署,严格管理。在外业调查阶段,做好调查准备工作,注重宣传培训实效,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认真核实每一个观测数据。坚持多走、多看、多问、多思、多写、多画,细致地填好调查表。调查工作量大,数据多,所以要做好自查、互检、抽检工作,确保数据准确、资料完整可靠。在报告编制阶段,评价要科学,结论要重点突出,附件、附图要整理好,建模要充分考虑各种致灾因素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和隶属度。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的丰富,我国已形成遥感解译为先导,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手段的地质灾害调查体系方法,然而在调查精度、可靠性方面仍需提高,同时还须认识到防灾减灾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这样调查工作基础才能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 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等. 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 灾害学,2016,31(1):102-112.

[2] 蒋培荡. 遥感技术在江西永丰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26(1):82-86,107.

[3] 杨菲菲. 地裂缝地质灾害调查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应用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4):181-182.

论文作者:王志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分析论文_王志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