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曹静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患者时应用中医辨证联合针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我院中医皮肤外科科室于2016年3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为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为针灸与中医辨证联合治疗,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针灸与中医辨证联合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效果更佳,安全系数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中医辨证;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189-03

带状疱疹(HZ,herPes zoster)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常发于成年人群体,在春秋季节较为多发,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身趋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簇集状丘疱疹或局部神经疼痛等症状,患处皮疹沿神经分布,疼痛难忍。部分患者还伴随着疱疹后遗留神经痛,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现自发性刀割样疼痛、难忍瘙痒、异常性疼痛或长时间灼痛等[1],且易由各种因素(饮酒、疲劳、精神过于紧张等)使病情加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2016.3~2019.1于我院采用整体护理,得到的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我院中医皮肤外科科室于2016年3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各100例。

对照组:50例女性,50例男性;年龄40~50岁,平均(44.25±3.23)岁;疱疹部位:19例面部、20例颈部、24例臂部、16例胸肋部、21例腰部。

观察组:51例女性,49例男性;年龄40~51岁,平均(44.26±3.24)岁;疱疹部位:18例面部、21例颈部、26例臂部、15例胸肋部、20例腰部。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药物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医护人员在饭前半小时前给予患者温水口服800mg阿昔洛韦分散片(生产公司: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90,规格:0.1g/片),5次/日,共用药14日;中医辨证治疗主药方为:黄芩、元胡、大青叶、栀子各15克,车前草20克,泽泻、生地、川楝子、丹皮、蒲公英、野菊花、乳香各10g。以水煎服,越200ml~300ml,2次/日。

观察组为针灸与中医辨证联合治疗,其中医辨证所使用的药方同对照组一致;其针灸治疗则通过给予阿是穴与夹脊穴两个穴位针灸,针灸针为一次性,其生产公司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华佗”牌针灸针。患者体位采用仰卧或坐姿均可,待将暴露在外的患处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对其穴位使用针灸针进行针灸,在得气后,停留约15min~30min左右,1次/日[2]。

两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即15日)。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无效: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或缓解,疼痛明显;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或好转,疼痛明显降低,皮疹消退约30%;显效:临床症状自行消失或显著缓解,疼痛降低显著或无疼痛,皮疹消退约60%以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VAS评分 通过运用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值越大,则说明疼痛程度越高;反之,则意味着疼痛度越低。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是否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感染或血肿等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SPSS 22.0版本,其中两组患者计量资料(VAS评分)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同时运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率(%)表示,同时运用χ2值检验,当结果均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认为,带状疱疹其病因和水痘病毒较为一致,均属于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其潜伏期较长,在病毒感染后并不会立即发作,患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胸肋部或腰部,小部分出现于面部、颈部或臂部。目前,在治疗该类疾病时,西医学上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绝大多数药物主要起到对药物抵抗、消炎或止痛等作用,大多是使用各种抗病毒类药物(伐昔洛韦、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虽在服用后有一定的效果,但治标不治本,且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在中医学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又被称作是“蜘蛛疮”、“缠腰火丹”或是“串腰龙”,且主张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患病处集中于胁肋处,临床症状即出现肝胆所经脉所过之处皆呈现簇状水疱,皮肤易被灼伤。导致发病的缘由与外溢肌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和情志内伤等有关[3]。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时,应遵循“通络止痛、利湿解毒”原则,其药方则主要选用黄芩、元胡、大青叶、栀子、车前草、泽泻、生地、川楝子、丹皮、蒲公英、野菊花、乳香等能够达到祛风止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且活血凉血消淤等功效的药材,且其服用后的药效显著,直达病所。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主要是因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余毒未尽等引起,且针灸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经验也较为丰富,经大量试验作证,经针灸后,患者遗留神经痛有所患者,副作用较小。在针灸时,主选取夹脊穴与阿是穴,阿是穴即为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而夹脊穴因穴位附近有较多的脊神经后支分布且深层有多数交感神经分布,针灸两穴位可传导针感反应,又能将痛觉纤维传导阻滞,镇痛效果良好。

综上,针灸与中医辨证联合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赵玉丛,蔡林.3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61-64.

[2]易进科,汤治中,杨京利.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8):4-7.

[3]胡湛歆,蒋亦秀,黄池清,付梦珠,刘冬梅.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2):408-410.

论文作者:曹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曹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