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龙游高铁站的交通组织论文_丁少勇

(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如今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让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更为快捷便利,新时代下,与之配套的高铁车站建设也迈入了全新的轨道,而高铁车站内部的流线顺畅以及外部与城市公共交通之间如何快速接驳,更是车站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铁车站;交通流线;人流组织

我国高速铁路自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短短数年间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已经习惯高铁带来的的便捷生活,随着客流量的日益增多,对高铁车站的交通流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建设要求,本文以龙游高铁站的交通组织和客流组织展开阐述。

一、概述

新龙游站房总建筑面积15785m2,站场规模四台八线,龙游县为新建站房所配套规划了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公共交通及四边城市道路。站前广场规划开发地下停车场(停车数量500辆),设置地下出租车上客区与站房预留地下通道连接。广场东侧规划长途客运站与公交首末站,主要发送周边郊县长途班车。区块内还规划了远期城际铁路金龙线换乘。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前广场西侧预留地块作为暂作为接客车辆停放,站房西侧地块作为出租车接客区,新建站房为线侧下式站房由站房、站前广场平台、落客平台组成。进站旅游由高架落客平台下客进站。站房两侧平台作为后勤通道。出站旅客由病害整治后的既有地道出站,可通过架空层通往站前广场换乘其他交通。远期还可通过电扶梯至地下通道进入站前广场地下室换乘地铁与出租车。站房地面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二、龙游站的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强调快进快出,送客车辆通过匝道从市政道路快速到达±0.00标高的候车厅,不行旅客可通过站前广场由电扶梯等垂直交通到达候车厅。出站旅客出地道后经架空层可前往规划于站前广场东侧的长途汽车站和公交首末站换乘公共交通。规划站前广场地下室作为出租车接客和私家车停车,出站旅客可通过预留地下通道到达。

1、送客车流

送客车流由规划莲湖南路进入规划支路,随后上匝道进入0.0m标高高架车道。旅客下客后,直接下高架车道后右出驶入规划道路。

2、公交出租车车流

旅客经地道出站后,通过架空层可至站房广场东侧规划的长途汽车站和公交首末站换乘。近期广场地下未开发前可至东侧地块内换乘出租车。目前公交换乘公交站点未明确,建议规划考虑公交换乘结合广场地下室开发,实现零换乘。

长途客运站、公交首末站车流 出租车进出流线

3、远期综合车流

远期站前广场地下室开发后,出租车、私家车由莲湖南路经广场西侧规划支路进入地下室。车流完成接客后经广场东侧规划支路驶出。地下广场开发后接客流线与高架道路送客流线实现地上地下立体式的右进右出,快速车流转换。

三、龙游站的客流组织

1、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

(1)地下一层平面

地下一层主要包括:预留广场地下室垂直交通及连接通道

(2)架空层平面

架空层平面与城市广场平接。出站通道布置于架空层东侧,补票及卫生间等布置在出站通道一侧。架空层布置45个车位的内部工作人员停车库;架空层靠广场侧布置配套用房,架空层还布置了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托运办理、行包库、变电所、消控室、配电间、综控室、通信机械室等辅助用房。

(3)站台层平面

站台层平面北面为下客平台,站房东侧布置售票厅,西侧布置VIP及商务候车室。中部为候车大厅及候车配套用房,下客平台两端各布置一组楼扶梯方便旅客上下通行。

(4)办公及设备夹层

为有效利用建筑层高,在售票办公上方设置夹层,夹层主要包括车站办公、会议、间休等用房。两侧夹层分别布置空调机房。

(5)二层平面

二层平面为候车大厅,北侧为一层通高的候车大厅上空,大厅东西两侧设置检票口、卫生间、开水间、母婴室等辅助用房,南侧布置进站口,通过室外天桥的楼扶梯与站台相连通。

2、客流组织

旅客经一层落客平台进入一层候车大厅候车,通过一层候车大厅的进站闸机进入第一站台,也可从候车大厅内的楼扶梯及垂直梯到达二层候车大厅。二层候车室南侧天桥通向每个站台均设两部楼梯、一部扶梯及一部垂直电梯,站台层通向架空层出站通道利用原有交通设施。旅客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模式。

(1)旅客进站流线:

乘坐出租、社会车辆进站的旅客主要从高架落客平台一层候车厅经上行扶梯组到达二层候车大厅候车,经闸机验票口进站。乘坐公交、长途巴士到达的旅客主要从落客平台下方的楼扶梯到达落客平台再进入一层候车大厅。远期广场地下室人流通过地下室的垂直梯或者楼扶梯到达落客平台,再进入候车大厅。

(2)旅客出站流线:

出站旅客由下行楼扶梯进入出站层检票出站。出站后即可到达城市广场内的公交、出租车候车区。远期广场地下停车库则通过架空层两端预留的楼扶梯进入。

总结:

客运交通人流,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方便使用者的原则,顺应人的活动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建筑师在流线设计思考中要切身感受,代入其中,才能使功能布局和交通流线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张凡.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流线组织形式及功能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 6) .

[2]宋志岳.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流线组织形式及功能研究[J].山西建筑,2014(2).

[3]武宏伟 龚恺.换乘模式对高铁客运站空间设计的影响初探[J].城市建筑,2010(8).

论文作者:丁少勇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试述龙游高铁站的交通组织论文_丁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