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采用桩作为施工基础,这样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桩基的质量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勘察设计、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若没有充分的考虑的各种因素,则很有可能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发生后,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会给工程留下巨大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水平
引言:桩基础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基础形式。地基下部具有坚硬的土层或者岩石,将其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来对深基础进行设计,那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采用的天然地基浅基础,并不能达到建筑物对地基变形以及强度的要求的缺陷,和其最为典型最常用的方法,便是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其能够发挥较强的承载力,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沉降时间短,稳定快,并且沉降物小且均匀,能够有效的抗震等优势,其在各类建筑工程运用的十分广泛。特别是适用于软弱地基的各类建筑物中,打桩工程在建筑桩基础程序中,施工程序相对较多,且比较复杂,因此对于工艺技能的要求更高,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也更多。总体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数据不准确,以及设计的取值不合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原因等。而其中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的关键,便是桩基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处理和矫正,本文主要阐述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种类,以及对其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一、桩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原因分析
打桩工程最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包括五大类:单桩承载力低于理论的设定值、断桩、桩倾斜的程度过大、桩位偏离程度过大、桩的接头部分断离。而导致上述问题,有以下原因:
1.1桩的实际承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导致桩承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原因也可分为五大类:在桩深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桩端却没有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范围内;桩沉入的深度不符合设计值;桩的倾斜程度过大以及桩断裂等原因导致桩的承载能力下降;实际的贯入度过大;提供的勘察报告中与地层剖面和地基承载力等相关的数据与实际不符,数据不真实准确。
1.2桩倾斜程度过大的常见原因
对于造成装倾斜程度过大的常见原因可归纳为七大类:桩锤桩帽以及装声的中心线并没有在一条重合线上,导致锤击偏心的后果;桩基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摆正,导致装架和地面并不呈垂直状态;桩的质量不过关,比如桩顶面倾斜、桩尖的位置不正或者已变形,都极其容易造成桩的倾斜;庄端遇到坚硬的障碍物;打桩顺序不恰当以及桩之间的距离过小,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基坑土方开挖的方式不恰当。
1.3导致桩断裂的常见原因
导致断桩的常见原因可归纳为四类:桩本身倾斜程度过大导致断裂;装载运输时的支点、起吊点或者堆放点的位置不恰当;在沉桩时,桩发生的弯曲程度过大也可能导致断裂;桩锤击的力度过重以及锤击次数较多,但设计时贯入度较小,导致桩断裂。
1.4桩接头位置断离的常见原因
在桩较长时,为了达到工艺的要求,需要把桩分段预制,因此将各段之间的需要焊接部分叫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常常出现断离的现象,其原因包括装倾斜程度过大以及桩帽桩锤和桩身不在一条中心上,还有桩头施工的质量不达标,比如焊缝的尺寸不合格等。
二、针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打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上报给监理、业主,和设计以及勘察等部门共同分析研究,商讨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切记不能擅自处理。并根据设计部门出具的修改设计通知,进行施工。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扩大承台法、送补结合法、补沉法、复合地基法、纠偏法、补桩法等。下面对以上几种方法做简要的说明:
2.1扩大承台法
扩大承台法主要适用于当桩基承台平面尺寸并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扩大的情况。一是桩基础的质量不均匀,提高桩的抗震能力,避免承台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的问题,你采取将独立的承台进行合并,能够增强桩基础的整体性以及抗震能力。二是桩位的偏差程度大,原本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不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增大尺寸。三是安装的存在能力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以及要考虑到桩土的共同作用,可以通过
扩大承台的方式来提高桩的荷载能力。
2.2送补结合法
在打入桩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分节连接的方式。逐根进行沉入时,会出现接庄的连接点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采用补送结合法。此方法应该针对有疑点的桩进行重复多次打击,直至下沉,再把稍微接头有松开的地方拧紧,增强桩的承载能力。合理的采用一些较长的桩,一是能够弥补桩的承载力的缺陷,二是能够增强桩的抗震能力。
2.3补沉法
补沉法主要适用于在预制桩入土深度不够,或者打入的桩定位土地隆起,把桩往上拱的情况。
2.4复合地基法
复合地基法主要是对地基做合理的处理,其主要运用的原理是桩土之间的共同作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达到更有利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力。最常用的是两种方法,一是承台下的地基换成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之前,将一部分的深土挖出换成用砂石填埋。二是如果桩的承载能力达不到施工的要求时,可以将桩间土加水,形成水泥,进而塑造复合地基。
2.5纠偏法
在桩身较短时,桩身发生一定的倾斜,但是并没有断裂,或者由于开挖基坑导致的桩身倾斜,都可以采用纠偏法来进行矫正复位。
2.6补桩法
补桩法可以在桩基承台前补,也可以在桩基承台或者地下室完成之后再进行补桩处理。前者适用于桩距较小时,采用钻孔后进行植桩,而后者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承台结构承受的近压装的相反作用力,并且操作简单,不会耽误工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以上的每一种方法绝不可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做到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若遇到意外情况,应该及时向勘察部门和设计部门汇报沟通,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代骅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14):42-43.
[2]苏利全,高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41.
[3]刘仁檀.解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58-60.
论文作者:黄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桩基论文; 地基论文; 原因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过大论文; 质量论文; 桩基础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