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错误观述评_波普尔论文

波普尔的错误观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错误论文,波普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波普尔是对谬误、错误特别感兴趣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认为,对谬误的研究与对真理的 追求是统一的,一个理论家对谬误感兴趣与对真理感兴趣是同等重要的。他在《猜想与反驳 》、《客观知识》等著作中,在为《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中文版)写 的“前言”中,反复阐述了他对错误问题的看法。

一、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图式:问题—→尝试—→除错—→问题

波普尔认为,他所描述的科学知识增长的图式是“借助于系统的理性批判、通过消除错误 使知识发展的图式”(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130)。

他在《客观知识》、《猜想与反驳》、《科学发现的逻辑》等著作中曾先后至少十次提到 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图式,前后有四种表述方式:

第一种是最简化的图式:

P—→TT—→EE—→P

式中,P表示问题,TT表示尝试性的理论,EE表示消除错误。

第二种是比较简化的图式:

P[,1]TT—→EE—→P[,2]

式中,P[,1]和P[,2]分别表示老问题和新问题;TT表示尝试性的理论;EE表示消除错误。这一 图式表明,科学始于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便需要提出一个尝试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是一 种猜想,它可能在部分或整体上是错误的,经过批判讨论和实验检验、消除错误的阶段,旧 的问题得以解决,便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注:波普尔:《客观知识》,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127)这一图式,“只是一种过分简化的东西,而且只 要有需要,它就应该加以详细阐述,甚至大大加以改变。”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187)

第三种图式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55)是:

TS[,1] P[,1]—→TS[,2]—→EE—→P[,2] …

TS[,n]

式中,TS[,n]表示若干个尝试性解决办法。与前两种图式相比较,它突出了对同一个问题的 尝试性解决办法的多样性。

第四种图式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98)是:

这一图式与上一种图式相比较,用尝试性理论(TT)代替了尝试性解决办法(TS),突出强调 了消除错误(

和产生新问题()的多样性。它表明:“如果可能的 话,应该提出 许多理论,作为解决一些给定问题的尝试,并且要批判地考查多个试探性解决方案。那样, 我们便会发现每个理论都引发出新问题;而我们可以把那些有希望引发出最异常和最有意义 的新 问题的理论探究到底。”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98)

波普尔提出的上述四段图式,内容的丰富程度不一,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把科学知

识的增长看作一个围绕问题提出尝试性理论或尝试性解决方法、消除错误、产生新问题的循

环往复的动态发展过程。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图式,虽然并不能完整、详细地说

明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因为任何简化的图式在说明一个理论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有其自身 的局限性,但他毕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突出了“问题”、“尝试性理 论”、“消除错误”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是有其科学价值的。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 的起点,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做出之前,能够提出一个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问题,就向成功迈出 了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后,还应该提出多种尝试性的理论或方案 ,经过实验、实践的检验,发现和消除错误,从而形成科学发现、发明或较成熟的理论,进 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科学知识得以不断增长。

二、试错法

波普尔在阐述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图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试错法。

他认为,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即尝试与清除错误的方法。由于科学知识、科学理论 从根本上说来都是一种猜测,是可错的,因而要提高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逼真度,求得科 学的进步,就要运用试错法,不断地试探,不断地清除错误。

试错法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试错法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但科学家的试错法与其他生物的试错法是有区别的。

在波普尔看来,一切生物都具有运用试错法的本能。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各种尝试性的变 异,并通过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筛选出最能适应环境的新物种,这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 他认为,这一观点可以使我们合理地理解生物学上新奇事物的出现以及人类知识的增长和人 类自由。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67)

波普尔在这里夸大了试错法的普适性,因而受到其他学者的批评。鲁宾斯坦认为,对于那 种以为动物用试错法总可以从完全偶然的、杂乱的反应中发展出某种技能的主张需要批判地 对待。罗金斯基的实验也表明,在猿猴身上,其技能也通常不是通过试错法形成的。阿诺光 与米特尔施泰特则说明,生物进化程度越高,整个来看,试错法的用途便越不重要,退居次 要地位。克劳斯也认为,试错法只占有限的地位。

(注:G.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P224-227)

波普尔虽然夸大了试错法的适应范围,但他阐述了人的试错法与其他生物的试错法的联系 与区别。在他看来,最低等的动物——阿米巴(变形虫)的试错法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 试错法的前身,二者都在使用试错法,区别在于,二者对错误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阿米 巴不喜欢出错,而爱因斯坦却对错误很感兴趣:他怀着在发现错误和排除错误的过程中学习 、 提高的愿望,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错误。”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75。)“爱因斯坦不像阿米巴,每当脑子里出现一个 新的解决办法时,他总是有意识地尽力找出其中的毛病、发现其中的错误;他批判地探讨他 的解决办法”,“对自己的想法采取有意识的批判态度,的确是爱因斯坦的方法和阿米巴 的方法之间的重要区别”。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59)他还指出,上述二者的“主要差别”是:“爱因斯坦自觉地追 求消除错误。他试图推翻自己的理论,他自觉地批判自己的理论。而阿米巴却不能面对面地 批判它的期望或假说。它之所以不能批判,因为它不能面对着它的假说,假说是它的一部分 。”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6。)这就是说,其他生物的试错法是基于本能的、无意识的,它们缺乏对错误的自我批判 能力,而人的试错法是超越本能的、有意识的,具有对自己的错误的自我批判能力,这种批 判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可见,抱着自己的错误不放,不能对自我错误进行理性批判 ,那就无异于把自己降低到了低等动物的水平。

第二,试探性、批判性与检验性的同一,是试错法的主要特点。

他说,试错法“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科学家全力以赴地批判并检验这一理论。批判和检验 齐头并进;从许许多多不同的方面批判理论,以便找出一切可能的弱点……理论总是试探性 地 提出,再受到检验”。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447)

试探性,表明科学永远是试探性的事业,科学家使用试错法时,总是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某 一问题的方案或理论、假说,试探地寻找错误和消除错误。试错法的运用成功与否,“主要 依赖于试探过多少次以及怎样试探:我们试探得愈多,就愈是有可能成功一次”。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446)试探过 程中,每发现一条走不通的路,都为到达成功的目标增加了可能性。试探的次数与试探的方 法两者都是很重要的。应根据研究的任务,次数尽可能多,方法尽可能正确。

批判性,标志着试错法主要是一种理性批判法。试错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主要是批判的 方法。批判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是“批判性辩论”,是“理性讨论方法”,是“批判性 反省”,是批判地选择更好的理论、淘汰被证伪的理论,批判态度是迄今为止的“理性态度 或理性的最高形式”。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259)他特别推崇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的批判性理论的传统、康德的理性 批判方法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批判精神。他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批判应该只针对理论本身 而不针对提出和坚持该理论的个人。“理性批判并不是针对个人的。它不去批判坚持某一理 论的个人,它只批判理论本身。我们必须尊重个人以及由个人所创造的观念,即使这些观念 错了。”他认为,科学家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不尽最大努力去避免错误,才是不可原 谅的;对于发现和批评你的错误的人,都应当表示感谢,以为犯了错误就丢了面子的态度与 科学态度是不相容的,它会妨碍人们对自己错误的改正;对于自己的理论和错误要作客观的 自我批判,才能取得进步,如果能把自己的理论化为语言,并把它作为不再属于自己的一部 分的外在的实在加以客观的批判,做到了这一点,那我们就成了科学家。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作者 前言”P1~3。)波普尔这些思想 是特别深刻的。要使对某一理论的批判合乎理性,合乎科学,就必须把批判对象定位在该理 论本身,如果把批判变成对个人的人身攻击和迫害,则会将批判引向歧途,不利于对该理 论开展公正的、有力的批判;这也是鼓励人们不断提出新观念、新思想的需要,没有创新, 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谁提出的新观念、新思想有错误,就对谁进行批判 、攻击、迫害,则必然禁锢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必然限制创造型人才的发展,甚至会将富 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扼杀在摇篮里;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 待别人的错误和自己的错误,才能使科学进步,使自己进步。

检验性,说明试错法在清除错误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批判性检验。波普尔认为,检验同批 判是密切相联的,检验需要遵循一定的路线。“批判地检验理论和根据检验结果加以选择的 方法总是按下列路线进行的。从一个尝试提出但尚未以任何方式证明的新思想——假想、假 说、理论系统等等——出发,借助逻辑演绎引出一些结论。然后把这些结论彼此进行比较, 并和其他有关的陈述进行比较,以发现在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对称、可推演 性、相容性、不相容性)。”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P20。

)他还提出了四条检验理论的路线:在这些结论之间进行逻辑 比较,以此来检验理论系统的内部一致性;考察理论的逻辑形式,目的是决定该理论是否具 有经验理论或科学理论的性质;同其他理论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决定如果该理论经受住我 们的种种检验,是否构成科学上的进展;通过从理论推导出的结论的经验应用来检验该理论 。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P21。)“检验的步骤是把有待检验的理论、各种可能的初始条件和其它的理论结合起来,并且把 得出的预测和实在作比较。如果结果得出失望的预期、反驳,我们就要重建理论。”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371)他有 时也谈到“实验检验”、“经验性检验”、“判决性实验”,但他是反对归纳法的,因此, “实验检验”并没有占突出的地位。他所讲的“检验”,主要还是局限于理论上的分析、逻 辑上的比较和推演。

第三,试错法本质上是排除法。

波普尔提出,“检验的结果如果表明理论错了,则排除这个理论;试错法本质上就是排除 法。”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447 )“批判性辩论”是“排除错误的手段”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51)。就是说,从本质上说,试错法是通过尝 试、批判和检验,发现并排除错误理论的方法。

试错法是解决问题的必要环节。他认为,“解决问题总是通过试错法来进行的”,“通过 新的尝试,新的排错方法,也就是说,通过新的控制尝试的方法而解决问题”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54,251。)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一版“序言”P1。)

第四,从错误中学习是实现科学知识增长的重要手段。

波普尔认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善于从错误中学习。虽然人人都力图避 免犯错误,然而避免错误只是一种可怜的愿望,“如果不敢去碰几乎不可避免错误的那种困 难问题,那就不会有知识的增长。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我们那些最大胆的理论,包括错误 的理论,我们才学到最多的东西。任何人都免不了犯错误,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197)所 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免不了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要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最终获得 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尽可能少走弯路,不重复以前的错误,通过对所犯 错误的反思,找到走向成功的道路,从而更快地接近成功的目标。

他提出,只有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理论、知识、科学,才能够使我们从错误中学习。他在《 猜想与反驳》第一版“序言”中,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本书所由构成的文章和讲 演各各不同,但都论及一个十分简单的论题,即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它们形成了 一个关于知识及其增长的理论。这是一个理性的理论,它规定理论论证的适度的但却是重要 的作用,即批判我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常犯的错误……虽然这个理论强调了我们的易错性, 但它并不屈于怀疑论,因为它也强调了知识能够增长、科学能够进步的事实,而这正是因为 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一版“序言”P1。)在《客观知识》一书中,他明确地把他讲的内容用两个 简单的命题予以概括:一是我们可能犯错误也容易有过失,但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到 东西 ;二是我们不能证明我们的理论,但我们能够理性地批判它们,并尝试采纳那些似乎最经得 起我们批判并有最大说服力的理论。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277 )“经过某些批判之后,我们时常能够发现自己错了, 我们能够从自身的错误中,从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36。)

波普尔的试错法,是其证伪主义中的合理内核。他的证伪主义是针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 原则提出来的,他反对维也纳学派把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划界标准,强调科学所追求的不应是 经验事实的高概率的支持,而应是理论内容的更加丰富和更加深刻,有其积极意义。他把批 判方法、试错法提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因其合理性而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和推崇。但他 企图以证伪原则取代证实原则作为科学的划界标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理论上陷入了不 可自拔的困境,并受到了诘难。

三、可错主义

波普尔的可错主义的基本思想是,除了数学知识和逻辑学知识以外,一切知识,特别是科 学 知识,都是可错的。由于他排除了数学和逻辑学知识的可错性,因而人们把他的这一理论称 为不彻底的可错主义。他认为,“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 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

(注: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310

)“整个科学也可能是错的”。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P17。)他高度重视错误在科学发展 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不断发现新的理论,不断摈弃错误的理论,科学才能不 断进步,科学知识才能不断进化。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史就是不断犯错误又不断地超越错 误从而不断地走向真理的历史。但他把科学史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都归结为靠不住的梦幻 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显然夸大了错误在科学史中的构成。后来,他在1985年为《科学 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中文版)写的“前言”中,对该提法有所修正,提出 :“人们尽可能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真理、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 史。”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作者 前言”P1。)这就比较接近科学历史的真实了。

他还主张,感官、感觉、感觉材料是易误的。“我们的感官……是易误的(更不用说对感官 所传递的信息的解释了)”。

(注: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112。)以往的经验论者认为,感觉是绝对可靠、不可能错误的,错 误只在判断中,在理性中。唯理论者则片面强调感觉的不可靠性或欺骗性。波普尔关于感官 、感觉、感觉材料易误的观点,虽强调了感觉的易误性,但并没有否定感觉的可真性,因而 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突破。

他的可错主义是对绝对无误论的革命性超越。长期以来,绝对无误论在认识论中占统治地 位 ,它认为,科学提供了同意见有别的真知识:绝对确实的、可证实的知识。波普尔针锋相对 地提出,绝对无误论只不过是一个幻想,科学同确实性或概率或可靠性的寻求没有任何关系 ,科学永远是试探性的、猜测性的,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一个不断被证伪、不断清除错误的过 程。他反对把科学知识看作绝对可靠、绝对确实的知识体系。这对于消除绝对主义、教条主 义在科学领域的影响,不断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向绝对无误论发起挑 战,并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但他的可错主义也是有缺陷的。其一,不彻底性和相对主义、不 可知论的倾向。他没有把可错主义贯彻到底,不承认数学知识和逻辑学知识的可错性,认为 这两种知识是永真的,绝对无误的。由于这不符合数学和逻辑学发展的史实,因而受到了后 人的诘难。他在批判绝对无误论时,强调科学知识的可错性,但认为科学永远不会达到真理 和确实性,科学永远是猜测,只能不断提高逼真度,无法接近真理。这具有相对主义和不可 知论的倾向。尽管他声称不赞成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说别人把他的思想归结为相对主义和 不可知论是一种误解。至少可以说,他的理论本身为别人的误解提供了素材。

其二,泛自然化。他把可错主义扩展到自然界及一切生物有机体,主张:“一切生物机体 都要犯错误。自然本身就犯错误。”

(注: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作者 前言”P3。

)在我们看来,自然界中一切无机物和植物的进化是按 自然规律被动地进行的,它们没有选择的能力与可能,就无所谓犯不犯错误。动物在进化过 程中,是会犯错误的。但它们所犯的错误与人所犯的错误,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科学认识 论 所要研究的,是人的可错性,科学知识的可错性,而不应扩展到人以外的领域。

波普尔的错误观的重要价值在于,提倡以科学精神对待错误。在人类的谬误研究史上,波 普尔的错误观是具有特色的。它动摇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绝对无误论的基础,开始了一个真 正的可错主义时代;它以可错主义为理论基础,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作不断尝试、不断除错 的发展过程,对科学知识增长的图式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它把试错法提到科学认识论的高度 加以研究,提出了“从错误中学习”的著名口号,为科学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错误 观对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拉卡托斯的可错主义就是对波普尔不彻底 的可错主义的修正和发展。以科学精神对待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包括别人的错误和 自己的错误,从而最终超越错误,走向真理,这就是波普尔的错误观的重要价值所在。

标签:;  ;  ;  ;  ;  

波普尔错误观述评_波普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