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释网络怠工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房志远 宫彤 杨晓明 张贵娟

关于解释网络怠工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房志远 宫彤 杨晓明 张贵娟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简要介绍网络怠工以及关于解释网络怠工的几种理论机制,分别是组织公正感理论、中和理论、自我耗损理论、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人际行为理论。最后,提出关于网络怠工研究的不足和对日后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怠工;组织公正感理论;中和理论

一、网络怠工的理论模型

关于网络怠工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公正感理论,中和理论,自我调节的自我损耗模型,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人际行为理论。还有最近研究者提出的一般威慑理论(The General Deterrence Theory,GDT),这种观点更常用伦理与刑事司法研究。最近,它也被用于研究网络怠工的行为。这一理论的基础是揭示个体对制裁的调节,工作时间内不应在网上怠工,浏览色情内容和个人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越轨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应该采取严格的政策来有效地防止网络游手好闲。其在解释网络怠工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网络怠工的六种理论模型。

1.1组织公正感理论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TOJ)

Adams (1965)最先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中阐述了公平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组织公正感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组织公正感理论认为组织公正感 (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是员工产生网络怠工的核心因素,员工感到组织中分配越不公正、程序越不公正、互动越不公正,就越有可能出现网络怠工,采取这种现代“磨洋工”的方式来报复雇主。

1.2中和理论(Neutralization theory)

中和理论又称为“中和化理论“或者“抵消论”,是当代西方犯罪学流派中解释犯罪现象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由美国犯罪学家Sykes和Matza于1957年首先提出,是用于探讨犯罪人员如何将其犯罪行为合理化的一种理论。Lim(2002)最先采用中和理论,并结合了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和组织公正感理论(organizational justice)对网络怠工现象进行解释。他认为员工采用中和技术,说服自己或他人相信自己的网络怠工是合理的,以中和(或抵消)自己内在道德需要与网络怠工行为的冲突,降低自己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情绪。换言之,中和理论解释了当员工感知受到组织的不公正对待后,如何理直气壮的进行网络怠工行为。员工通过心中的“总账本”,来中和网络怠工与内在积极的道德形象之间的冲突,从而合理化自己的网络怠工行为。

1.3自我调节的自我损耗模型(Ego depletion model of self-regulation)

Hagger等人将自我损耗定义为:自我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 (self-control resources) 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这种状态被称为“自我损耗”。自我损耗理论中,自我控制是个体努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情感和冲突以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一种有限资源。Baumeister、Vohs和Tice等人提出了自我活动损耗心理能量的理论,认为所有的执行功能需要的是同一种资源,一个领域的资源损耗会减少另一领域的可用资源;自我控制成功与否取决于心理能量的多少;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消耗心理能量的过程, 心理能量被消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类似于肌肉疲劳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对员工来说,网络怠工是一种获得即时快乐的行为,员工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自我控制资源来抵制网络怠工的诱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自我调节资源损耗之后,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此时自我控制资源不足以抵制这种获得即时快乐的诱惑,于是员工的网络怠工行为就产生了。

1.4理性行为理论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为理论是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有足够的能力可认知该行为的实在意义,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承担执行该行为的后果,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产生和执行受行为意愿的影响, 而行为意愿是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怠工意愿是网络怠工行为的显著预测因子,网络怠工态度和主观规范是行为意图的显著预测因子。

1.5计 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计划行为理论最早是由伊塞克·艾奇森 (Icek Ajzen)在1985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模式主要受三种变量的影响:行为态度 (Behavioral Attitude) , 指个体对某种行为的价值认知以及个体是否愿意采取该行为的情感反应;主观规范 (Subjective Norms),指个人在决策是否采取某种行为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反映的是他人或团体对个人行为决策的影响程度;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个体感受到的采取某种行为的难易程度。这三个维度的变量通过影响行为意向从而影响某种特定行为,因此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假设下,行为意向是行为产生的必自提出以来,计划行为理论在社会生活众多领域得到应用。Askew 等(2014)根据 TPB 模型提出假设,认为网络怠工是由三个远程的前因变量导致的,它们分别是:主观社会规范(subjective social norms),网络怠工态度(cyberloafing attitudes),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这三个前因变量均通过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s)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怠工行为的发生。

1.6人际行为理论(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TIB)

人际行为理论由Triandis于1977年提出,认为个体行为受行为意愿与习惯的影响, 并通过便利条件的调节共同影响实际行为,其中行为意愿受态度、社会因素、情感等3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经典理论。行为意愿及其前因变量综合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行为理论中的变量,其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已得到了验证。TIP理论则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习惯变量,提出习惯越强,人们对这种特定行为的思考越少,对以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和便利条件对网络怠工意愿有影响;习惯和便利条件影响个人的实际行为(网络怠工)或现实中的行为。习惯、情感、角色和自我概念都会影响网络游手好闲的行为。因环境影响而有意从事网上怠工的个人;相反,当提供更多负面影响时,网络游手好闲行为的水平会下降,例如从更高的层次监控互联网的使用。

二、对于网络怠工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首先,目前在网络怠工的研究中,更多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而网络怠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职业道德,采用自陈量表进行研究难以排除期许效应和防御机制等因素的干扰,影响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其次,应该理性看待网络怠工,不只关注网络怠工的消极影响,也要关注其积极影响。再次,国内研究者可以结合相关的学科理论和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提出更加系统、全面的网络怠工行为的理论解释。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季慧丽、毛丽红 :《网络怠工研究 : 回顾与展望》, 载《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 年第 3 期 ,418-422.

论文作者:房志远 宫彤 杨晓明 张贵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关于解释网络怠工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房志远 宫彤 杨晓明 张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