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与人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F043 B038
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就是一个矛盾发展过程。人类将最终扬弃个体与社会的对立状态,自由地占有交往关系,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与人的存在、发展和最终获得解放密切相关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从交往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并试图在此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找寻一条道路。
一、社会交往与人的主体性
人是唯一以社会性为自己基础和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与社会是一种相互映照、互为因果的关系。马克思说:“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1〕社会与人是统一的,社会本身, 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确切地说,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本身,它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而人则是社会联系的主体,他的本身在现实性上就是这种作为“总和”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身是怎样的,人的本质也即是怎样的。而从直接意义上讲,社会关系又是由人的交往活动建构和联结起来的。交往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实现着人们相互间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扩大了个体的体力和脑力,使他人的体力成为自己体力的延伸,使他人的知识和本领成为自己的智力的扩充,使每个人在现实活动中显示出全面的活动能力。总之,正是在交往活动当中,人自身才得到发展,人的主体性才得以真正的映现。
人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力上,而交往又保存人的物质生产能力。马克思指出,某一地方已经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情况。火的发明、铁器的使用,之所以延续到今天,完全依赖一代一代的交往。当历史只限于彼邻地区时,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事件(如蛮族入侵、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物质生产能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只有当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生产为基础时,保存以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能力才有了保障。
人的主体性还表现在文化思想创造方面。人的文化思想也必须借助交往,才能得以保存下来。首先是语言、文字,通过交往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传播到别的民族。其次是文化思想也要依赖交往,方可延续下去。
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2〕同样, 在社会文化思想方面,人们也只能通过交往,把上一代人成果继承下来,作为自身内在的本质力量。如果没有这种交往,人类社会就会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当然,交往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活动,要受社会和实践发展状况的制约,由此,交往也制约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交往的内容、形式以及特点不一样。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交往,人类就有什么样的能力和主体性,这二者是相应的。例如,在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交往主要是建立在依赖自然界条件和肉体自然的需要以及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能采取直接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形式,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交往活动的范围和方式,“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3〕,个体生命潜能难以发挥。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不同分工领域的生产者,通过彼此间的普遍交往,形成了同其他社会成员或社会整体的联系和关系,实现了人们相互间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扩大了个体的体力和智力,进而增强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即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性。
由上可见,要发展人自身,发展人的主体性,就要发展交往,提高交往的质量和数量,扩大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把全人类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开始新的历史。
二、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
市场经济以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前提,反过来又推动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使人的生产活动专门化,造就了互相对立的利益主体,使人突破了自然性狭隘共同体的限制,摆脱了人身依赖关系的束缚,使人孤立化了。另一方面,它又使每个人的生产都必须依赖其它一切人的生产,即把人置于彼此依存的关系之中,使得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生存。于是,基于分工的交往就把人联合起来,使他们处于相互依赖的一体关系中。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4〕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才有可能而且也必须进入世界历史性活动,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交往联系,形成人的全面的关系,从而促进独立个体的形成。
人是在关系中存在的,关系是属于人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5 〕在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受生产力水平和交往范围的限制,只能形成简单的或片面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调动了人的多方面需求,导引出人的多样性活动,并要求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使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和丰富。在这种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关系,其它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核心演绎而成的。马克思认为,该时代的交往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往。”因此,这种交往关系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就决定了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性质和特征。
首先,作为交换关系媒介的商品是人活动的产物,并非自然之物。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将人从过去的人身依赖关系转向对物的依赖关系。因此,社会关系对个人来说,不再是不可改变和与生俱来的命运。人们虽然还不能支配它,但毕竟多了一点行动的自由。
其次,商品交换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打破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因而使人们获得了彼此平等的权利。市场交换活动不允许超经济的特权,只能在协作关系中实现,在平等关系中进行竞争。尽管拥有商品、货币的资本家和拥有劳动力商品的工人之间很难做到事实上的平等,但是,至少在发生交换的场合,双方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因为在这里“确立了个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把自己当作手段、或者说当作提供服务的人,只不过是当作使自己成为自我目的,使自己占支配地位和主宰地位的手段。”〔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个人在社会中获得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市场经济虽然为个人独立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社会必要条件,促进了个人主体的生成,但从人的全面发展诸环节的要求看,这种独立性又是有限的和不完美的。主要表现为:
其一,人性被物性代替了,即人性的物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工,使人们的生产活动专门化和单一化,然而,个人的需要却始终是多样的。任何个体都必须通过交往活动来解决需要的多样性与生产活动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各个人只有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才能建立起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社会关系从自然人身中脱离出来,体现为商品、货币的物化形式,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只能通过物与物交换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和取得自己的社会权利。因此,马克思说:“商品销售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商品一旦卖不出去,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7 〕马克思还不无沉痛地指出了这种历史必然性的非人道性质:“货币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对个人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东西。”〔8〕在似乎增加了个人主体性的地方, 人性被物性代替了,人不是依赖人,而是依赖物,独立的个人只有在依赖物时,他才是独立的,个人的独立和人性的物化同生同存。人和人的关系被扭曲在人和物的关系,在这种物的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人,当然地被物化了。
其二,人的发展片面化,即在个人单一活动中表现着熟练和精湛。
市场经济是普遍物化的交往形态。在这里,人们生产的社会性表现为货币的属性。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他和别人的关系,甚至他自己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货币。这种状况迫使人们置自身的全面发展于物的占有之中,从而导致人的社会关系的扭曲。
诚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十分重视人的占有问题,其中当然包含着人对物的占有。然而,马克思更为重视的是,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以便实现对自身全面本质的真正占有,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市场经济固然通过交往把个人整合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却同时把个人变成“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按照马克思的思想,这种状况是生产工具占有生产者。只有将个人与生产力这种被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才能实现人对现有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三,基于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两大对抗阶级对立的根源更加明朗。
虽然,社会两大对抗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出现,先于市场经济;换而言之,市场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手段,还是从交往方式的角度看,与阶级的划分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其情况就根本不一样。物化的劳动的生产力,本是人的力量的证明。在私有制的条件下,颠倒过来了。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的扩大了的生产力,对个人本身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成为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这就是说,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成了少数私有者的证明,而与大多数个人是对立的,是一种反对和压迫大多数个人的异己的力量。市场经济在私有制条件下,实现的只是少数人的主体性。
因此,由物的依赖关系所决定的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形式即个体主体虽是人类较高级形式的主体形态,但却不是完美无缺的。在这种主体形态下,人没有获得全面发展,也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它必然要被历史地超越。
三、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
市场经济的本质不会因为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而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市场经济给人的主体性发展带来的双重效应也不会因为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而消失。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一样的。
社会主义根据其根本任务要发展生产力,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就要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社会主义要克服资本主义的历史缺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又要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克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与市场经济作为具体经济体制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直接目的的矛盾,创造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使人的自由个性最终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超越人与物的矛盾
由于有共同富裕、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原则贯穿始终,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能够消除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而造成的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把个人普遍地培植成为具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个人主体,而且能够使个人主体自觉地建立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把人的交往方式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并在社会交往中,充实和提高自己,发挥人的主体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没有人对物的依赖,但它是一种自觉的依赖,即人们可以通过市场交往,自觉地理顺人的社会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要求个人之间团结、联合,所以人们通过联合的方式占有物,既坚持了人对物的依赖——人通过物来实现和确证自己,又向积极方向发展了人对物的依赖——自觉地把物变成实现其内在本质力量的有效方式和有机条件,使人不再盲目地受物的支配,人依赖物是为了使物更好地服务于人。
(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克服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宏观调控是政府行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这就使得政府能够对经济生活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功能,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保证,这主要表现在分配制度上:初次分配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对生产要素投入者的回报等。在初次分配中,鼓励投入、鼓励效率,这必然拉开收入差距,造成贫富分化。所以,在再次分配中,主要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建立各种规范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规范的市场收入体系,根据个人所得税累进制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着重解决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使改革远远超出了纯粹的经济领域本身,从而成为一种更加广泛的社会改革。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物质文明建设,不顾精神文明建设。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不是单向度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但同时也应懂得: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物”(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一旦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忽视,就会产生社会发展的畸形,给改革带来障碍和困难。所以国家要强化宏观调控,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文化市场行为,保证文化市场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当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已将整个世界联为一体,从而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使人的交往跨出了一国范围,开始了世界交往。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世界交往的开始,必将使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这种条件下,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越来越多的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普遍交往的行列之中,中国也不例外。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行拖入世界历史运行轨道的。因此,中国不可能闭关自守。闭关自守就意味着拒绝人类创造的共同生产力,拒绝人类文明。中国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将自己融入世界历史性活动中去,才能充分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生产力为本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管是西方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今天,面对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我们只有自觉地把自己融入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之中,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在世界交往活动中,才能不断地完善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意识。而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我们要在世界交往活动中,加快国内经济的运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个人主体的生成。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们松开了沉重的翅膀,人的潜在创造力迸发为巨大的能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找到了现实可行的途径,主体性的实现有了更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勤奋聪明的中国人将以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力量。
收稿日期:1996—10—20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2〕〔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1、35、72—73页。
〔3〕〔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103、196—19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