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对于高中学生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逐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质疑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高, 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高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应用, 是一门实践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故而,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 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鼓励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巩固, 让学生树立举一反三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研究、解决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要提高学生学习中提出问题的学习能力, 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数学学习态度之外, 也要拥有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解, 加以利用,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对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发现, 提出问题, 研究解决,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重新理解、应用数学知识, 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集合的知识时,我就会首先从问题入手,让学生从问题中思考。我会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集合,自己理解的集合是什么概念。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引发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找出学生回答的优点和缺点。
二、注重基础知识, 培养语言表达理解能力
语言是我们了解一门学科的基础, 不具备良好语言理解能力的学生是无法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尤其对于高中数学来讲, 题目较为复杂, 在题目当中寻找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 通过一定的公式关系将其进行拆分组合, 求出未知条件与答案。对语言的了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故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要教授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 完善解题思路, 做好基础训练,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 在进行“空间图形关系判定”的教学时, 我并没有急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我是先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先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因为如果基本的概念和定理都没有掌握清楚,后面的学习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我都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将基础打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构建创新型课堂, 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事实证明, 同样的一个数学问题, 教师分别通过知识传授、课后练习与创设情境、互动出题的方式进行教学, 效果是完全不同地, 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相同的, 学生也需要创新型学习方法, 大多数学生上课时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创设情境, 将学生带入其中, 师生互动, 共同创建新型学习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发散性思维, 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解题, 将所学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向量”时, 我就会让学生树立举一反三的意识,因为在学习数学中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如果仅仅利用思维定式做题,对学习非常不利。要让学生树立灵活变通的意识,向量可以运用到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中,我会让学生思考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都哪些相通的地方,利用向量的知识可以运用到这两项知识中。在解题时,要突破惯性思维,不要只追求把题目解出来,要尽可能多的解题,想出多种方法。
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 教师需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让其在生活当中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细节数学问题的兴趣, 促使其自发探索、主动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 更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师生互动友好型高效课堂, 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 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教学评价, 进行学生自我的评价管理, 进而实现自我监督进步,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发展完善。教师和学生要经常沟通,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中,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完整解读题目是寻找隐含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 培养创新意识为解决问题另辟蹊径, 学会自主学习则为数学学习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培育学生数学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 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典.思考提高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心得[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136.
[2]孙晓阳.简论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130.
论文作者:陈益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