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我国的电力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来重要贡献,时代在发展,对于电厂的整体水平提升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在发展的大潮中,保持先进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运行的效率是电力行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厂锅炉的运行对于电厂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益关系着电厂的整体发展,主要针对电厂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1制约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1.1热损失因素
(1)排烟热损失。排烟热损失主要是由于排烟的容积和温度所致。如果排烟温度越高,那么排烟损失也会相对比较高。据专业人士测算,排烟温度每增加十三摄氏度,排烟损失就会呈现出百分之一的增加速度,主要原因包括选用不合适的煤种、火焰中心偏高、燃烧受热面出现结渣积灰的状况、漏风等单个因素或综合因素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其中漏风是造成排烟容积增大以及排烟温度升高和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造成锅炉排烟热损失的最直接的原因。(2)热损失固体没有得到完全燃烧。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之中,一部分固体燃料因没有得到完全燃烧,而和灰渣混合在一起被排出,从而造成的燃烧热损失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的热损失仅次于排烟热损失。燃料品质、空气系数、燃烧方式、炉膛结构等这些因素都与固体燃烧程度息息相关。
1.2锅炉给水品质的因素及锅炉汽水热损失影响
(1)锅炉给水品质。锅炉水的酸碱度系数和含气量是检验锅炉给水品质好坏的衡量标准。给水中的离子含量决定着锅炉水的蒸汽品质和酸碱度。假如给水中的离子含量太多,就会导致蒸汽中的杂质含量增加,进而产生积垢,严重的积垢使得管壁温度超出极限后甚至会出现烧毁管壁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汽轮机通流部分一旦发生积垢附着现象,汽轮机叶片表面很显然就会看起来比较粗糙,进而减少了蒸汽流通面积,增大了流通的阻力,对机组整体的运行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2)锅炉汽水热损失。锅炉汽水热损失是影响锅炉运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锅炉汽水热损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锅炉汽水热损失,能量得不到较好利用,增加锅机组发电煤耗;二、锅炉汽水的品质要求高,一般为除盐水,除盐水制造水成本高,且除盐水进入汽水系统后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加药处理。因此,锅炉汽水热损失,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1.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这一因素是使得锅炉运行效率出现严重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主要指的是固体颗粒物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烧不充分,从而使得烟气排放出了大量的灰渣和杂物。一般情况下,炉膛自身的结构、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的手段等因素都会使得燃烧过程中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从燃料的角度来看,煤粉在燃烧的过程中细腻程度和挥发的程度都会影响到燃烧的质量。简而言之就是挥发的成分比较多,细腻程度也比较高的煤灰燃烧的质量会更高,燃烧的稳定性更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粉煤灰当中含水量比较大,煤粉的着火点就会变化,如果燃烧不是非常充分的情况下,锅炉的运行效率就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2锅炉运行效率的对策
2.1降低排烟热损失
(1)尽量控制漏风现象的发生。注意留心锅炉日常运行的细节,其一,观察风量表、排烟氧量表以及炉膛小口氧量表的细微变化,尽量做到使固体燃烧完全时,减少送风量;其二,在锅炉正常的运作过程中,对水封槽的水位采取检查措施,以防排渣过程中出现放干渣斗水的现象;其三,机组正常运行中定期检查观火孔、人孔门关闭严密,以保证锅炉的严密性,避免发生漏风现象。其四,锅炉在燃烧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用热风进行送风,可大大降低排烟温度。(2)预防空预器出现积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行中监测空预器前后差压并定期进行吹灰,停炉后可使用化学清洗剂清洗空预器,清洗彻底,进行烘干,可有效预防积垢残留在受热面上,提高空预器换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3)定期对锅炉本体进行吹灰。实践证明,通过对烟道和炉膛吹灰,增强了排烟与炉本体受热面换热效果,可使排烟温度降低。(4)选择合理的煤层投运方式,对降低排烟温度有明显效果。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尽可能投运底部的煤层,且控制煤层投运层次越少越好,这样可进一步降低炉膛出口温度及排烟温度。
2.2降低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1)燃煤煤种的选用是影响未完成燃烧的重要因素。煤种含水分高,则煤粉进入炉膛燃烧着火推迟,燃烧不充分;煤种灰分高,煤种灰分高会抑制煤粉提前达到着火点的时间,推迟煤粉燃烧,导致燃烧不充分;煤种挥发分高,则着火时间提前,利于燃烧。综上所述,燃煤煤种的选用对降低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有较大影响。(2)确保燃料的燃烧时间充分。在锅炉安全运行前提下,采用降低炉膛负压,提高顶部反切二次风的比例以及通过控制合理煤层投运方式。(3)合理调整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是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不的煤种,其合理的煤粉细度也不同。煤粉越粗,炭颗粒大,很难完全燃烧,飞灰含碳量将大大升高。煤粉越细,燃烧后的飞灰含碳量就越少,有利于提高燃烧经济性。但煤粉越细,制粉系统电耗升高。所以,锅炉应选择在最佳煤粉细度情况下运行来降低固体未完全燃烧热埙失,以提高锅炉效率。(4)控制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炭颗粒的完全燃烧需要与足够的氧气进行混合,送入炉内的空气量不足,会产生过多不完全燃烧气体如CO,还会使炭颗粒燃烧不完全。空气量过大,又会使炉膛温度下降,影响炭颗粒的完全燃烧。因而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均对炭颗粒的完全燃烧不利。不同工况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应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并在运行中控制好可降低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2.3锅炉的蒸汽品质要有所保证及降低排污热损失措施
(1)按照电厂水处理的操作流程对锅炉给水设备进行处理,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含有杂质的水,另一方面要通过汽水循环每个环节进行相应汽水监督和处理来降低锅炉水中的含盐量,来使蒸汽中的含盐量大幅度减少,进而预防或者避免发生管壁积垢的现象;(2)通过酸洗剂对锅炉内部定期进行酸洗处理,使得管壁内的积垢得到彻底清除;(3)减少汽水排污热损失。锅炉的汽水排污热损失主要是锅炉运行中排污、疏水阀门不严,管道和设备保温效果差等造成的,减少排污热损失可以从下面三方面考虑:1)运行中应控制锅炉负荷与主汽压参数匹配,控制水位稳定,使锅炉汽包汽水分离装置在正常情况下运行。2)增加汽水利用率。品质合格的汽水要回收利用,如暖风器疏水及采暖疏水水质合格后要进行回收。品质不合格的水要再次利用,如连排疏水可用于除尘灰斗加热。
2.4降低辅机的电耗能量
锅炉的给水泵、送风机和磨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电能,可以实行低负荷单台给水泵运行,降低锅炉汽水损失,减少锅炉漏风现象的出现,减少阀门节流损失,调节给水压力和水流量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在送风机节流调节过程中,装设相应的液力耦合器,使之转换为变速调节装置。在锅炉日常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与最小负压必须要保持正常,还要及时堵塞各个漏风位置,以此降低烟道阻力,从而有效降低引风机的电能损耗率。对于制粉系统而言,在系统运行前,要通过适当的调整试验,确定其最合理的通风量、钢球装载量及经济细度等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有效降低制粉系统的实际电能损耗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结论
综上所述,锅炉对电厂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行设备,锅炉运行效率的高低则是关键性的因素,高效的运行效率才能给电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要致力于对锅炉运行效率提高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从根本上提高电厂锅炉安全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林娜.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才智,2011(5):102.
[2]韩振兴.关于电厂锅炉结渣问题的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14.
论文作者:殷际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锅炉论文; 损失论文; 汽水论文; 电厂论文; 排烟论文; 效率论文; 炉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