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序模式下,蔬菜种植是否仍是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对山区淡季蔬菜基地的实证研究_差序格局论文

蔬菜种植户间仍是差序格局下的特殊信任关系吗——某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山论文,仍是论文,格局论文,反季节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鲜蔬菜产业出路在合作,农户间信任至关重要。中国农业(按种养特点、劳动力投入、监督难易、附加值高低)出路可分为3类:谷物粮食等人工投入少的大田作物,宜通过规模化种植获取成本和竞争优势;畜牧业(养殖业),劳动投入多且难于监督又投资高,可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如温氏)解决;而果蔬业,特别是货架期短、附加值低、劳动监督困难的生鲜农产品,只能通过合作社模式解决。上述每一类出路都有其内在必然性。

      研究种植户群体间的个体信任关系,有助于判定此群体多大程度上能或者易于产生合作,有助于丰富合作社形成的理论基础。虽然,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社员对合作社发起人的信任为基础,但如果占大多数的种植户群体是一种彼此猜忌、防范多于合作的低信任状态,则很难想象他们会单独、持久相信合作社发起人。反之,种植户间高信任度有助于群体内合作行为生成,且这种高信任度及其外溢,一定有利于合作社运营质量提升,乃至新合作社的生成。

      有可能将发起人视作种植户一员,从群体角度研究个体间的信任关系。发起人在经营操作层与种植户是不同的,但在信任关系、行为模式上与种植户群体是高度类似的。一方面,合作社发起人通常是本地能人、大户、村干部,他们通常也是(或曾经是)种植户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发起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一般与种植户高度类似,职业角色不同但经历与外部环境类似,其信任关系可能具有一定相似性。

      二、理论回顾与综述

      信任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基础。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Miles等,1985)、增加亲密度与合作可能(李树等,2012)。许多研究已指出群体成员彼此间的信任程度是决定群体能否产生合作行为(Nahapiet等,1998;赵泉民等,2007)的重要因素。Granovetter(1973,1985)关于个体间联接强弱和关系网络类型对信任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核心关注点都是信任生成。群体内部社会资本的生成,本质上是成员间社会网络密度增加和连接度提升,良好的信任机制及文化(Luo,2005)是其生成的基础条件。当前合作(社)行为研究中普遍关注的何种因素和条件促生有效合作,可否可转化为:何种农户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行为有效生成?

      通常认为,中国农民群体是差序格局下的特殊信任关系。韦伯(1915,1999)较早观察并提出中国人以圈子距离的远近将彼此信任划分为特殊信任和一般信任。特殊信任指依赖个体间的私人熟悉了解而产生的信任;一般信任则是由私人关系之外,制度、法律、道德等保证的信任。对中国社会的统治者群体而言,是由官僚制决定的权力圈内部信任,属于一般信任中的制度信任;对广大农民群体而言,则是以自我为中心、世代耕作地域内、根据亲疏远近向外扩展的不同圈子(费孝通,1947,1999),其信任产生于个体间了解、熟悉,属于典型的特殊信任。

      中国历史上的信任关系与世袭官僚制。汉七国之乱后,分封土地建立诸侯的制度就被永弃,秦郡县制一直延续至今。国家权力由大量经由国家考试筛选的官僚、极少数世袭的皇族共同支配,特点是有期限(一般3年)的异地流官任命制(韦伯,1915,1999)。世袭官僚制外加有期限的异地流官任命,造成官员对上而不对下负责和极度盘剥。农民对官员从来就没有过信任关系。农户之间信任则主要靠宗(氏)族制度维系。传统儒家教养本质上是少数食禄阶层的世俗行为准则,但“皇权不下乡”,食禄阶层的行为规则并不适用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这样的农民群体长久以来被西方学者(杜赫德,1819,2005;勒庞,1895,2005)看作是不识字、盲从、冲动、懦弱与残忍兼备的乌合之众。以宗族为基础建立的信任,毫无疑问属于特殊信任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农村及农户信任关系的持续变化。1949年前后,因普遍的土地革命和人民解放,土地的宗族所有权消失,宗族制破产,农村社会职能转为村乡政权行使。1954年主观意志和命令式(毛泽东,1955)追求土地规模经济的合作运动到1960年基本失败;之后的人民公社与文化大革命过程中,农民之间信任关系表面上来源于制度信任,实际因思想禁锢,一般信任无从谈起。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户种植经营活动主要在零散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需要与他人协作交易,因而信任需求也就不迫切。

      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重视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是指类似年龄、文化水平、种植面积、家庭劳动力数、种植投入资金数目等个体所独有的特征。符合某些特征的个体,就认为其具有某些特定行为的可能。例如,若具备党员、村民评价高、家庭收入高等特征,则预测其能更有效领导合作社。这种基于属性数据调查,以经典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很常见。

      但事实上,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处于不同关系环境中,表现不尽相同。人的行为总是嵌入并呈现在具体社会联系之中(罗家德,2003),人际关系会影响行为表现,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群体、不同关系中,行为和表现可能完全不同。这表明除属性特征外,个体间关系(群体关系特征)对个体行为存在重要影响且不可忽视。相关学者注意到SNA方法并在嵌入性(李婵娟,2013)与贫困群体社会资本特征(黄瑞芹,2009)、农企与当地社会资本的契合(郭斌,2012)、农民创业与社会资本支持(蒋剑勇,2012;叶敬忠,2004)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促进蔬菜生产合作,社会网络角度的种植户间关系分析不可忽视。

      社会网络分析与关系数据。社会网分析强调人际关系、关系的内涵及由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其核心是关系数据:描述和测量个体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联系强弱的数据。通常关系数据表示为两个体之“是”或“否”存在直接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弱度(斯科特,2007)。网络分析法认为,除了个体特征之外,个体间关系模式的差异(White等,1976)也会影响行为表现,关系的亲疏远近对行为人信息传播、信仰和行动(Granovetter,1973)存在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费孝通,1947,1999;韦伯,1915,1999;Hwang,1987)表明中国人之间的信任,较少来自于制度、道德、信仰等一般因素,较多来源于血缘、亲缘等特殊因素。这种信任体现为内外有别并针对特殊对象,是一种特殊信任。由此可见,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的主要区别,在于信任对象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

      因此“蔬菜种植户间是否依然是经典差序格局下的特殊信任关系?”可转化为命题:

      具备血亲、姻亲、同学同事、故交关系的蔬菜种植户,彼此间具有明显密切的信任关系?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可将血缘、亲缘、私交分别转化为:血亲关系、姻亲关系、同学同事、故交关系。存在这些关系,即认为其具备特殊关系。信任关系可用借钱、出借、担保表示,整体社会网调查中,宜划分成借钱、出借、担保、被担保四种有向关系(后续可用矩阵代数将其合并成借贷、担保两种无向关系)。这样就分别得到了信任关系网和特殊关系网,研究这两个网之间的相关性即能够对命题进行验证。此外,Barnes(1972)在比较个体中心与整体网研究中曾指出具有密切信任关系的个体之间,其内涵度(Inclusiveness)和个体中心网络密度(Egocentric Network Density),可用于表达信任关系的强弱。这些可作为命题证明过程中的指标,用于辅助判断。

      四、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

      美国年度社会综合调查(GSS)中,社会关系调查已形成持续化、定期化的调查问卷,其调查内容方法日益规范标准,可供借鉴。Krackhard等(1990)认为个体组织关系可分为情感关系、咨询关系、情报关系、信任关系4种网络,但最后一种信任关系也常被认为是情感的一种。种植户间信任关系分解为借钱、出借、担保、被担保4个代表性问题;农户间特殊关系以血亲、姻亲、同学故交3个问题为主,“经常性串门”作为特殊情感辅助引发信任作为第4个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选择武陵山区某高山蔬菜种植村(以下称甲村)。甲村是武陵山高山蔬菜——白萝卜的代表村,平均海拔1400~1900米之间,高山降水充沛,4—9月日间气温20度,夜间15度左右,是优良的天然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基地,第一季4—7月,第二季6—9月。村中成立有甲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蔬菜生产销售活动,合作社拥有冷库、洗萝卜机等专用设备,大部分蔬菜种植户参加此合作社。但由于周边其他村也成立有类似合作社提供清洗、预冷等类似的服务,所以会有少数农户对本村合作社不满意而加入其他村合作社的行为发生,故合作社成员中有少数是邻近村农户。

      研究边界:跨村的蔬菜种植户存在,但在互助收售活动中实质性的合作行为并不多。而本研究在于验证种植户间信任关系,故边界定为:存在实际合作行为且在种植销售活动中有共同空间的农民群体关系。关系数据抽样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刘军(2009)曾指出抽样所得社会网结论,“往往不具有统计推断意义,仅适用于所研究群体,但这种结论又往往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如在巨型空间抽样,则一定不会有多少联结,但限于计算能力又不太可能全部测量,通常抽样在100之内。

      调查过程:整体网通过线人法(Informants)确定调查对象,调查组与老村支书分析问卷、交换调查建议,共同从200余户中随机但有代表性地选择了30户,与甲村蔬菜合作社有业务往来的经销商中选择5人组成36户整体网。采取上门调查方式,36份问卷逐一完成,调查人员面对面提问和录入,能够保证问卷调查质量,36份问卷全部有效。整体网问卷因为被调查对象不能随机抽取,需要事前确定调查范围和每一个对象名字后才能填写印制问卷,因此调查人员必须全程投入,否则无法获得有质量的调查结果。

      数据分析:Ucinet6易用性较好,关系数据录入、转换、分析比较方便(Borgatti等,2002),选作分析软件。问卷所得上述数据属于2模发生阵(Incidence Matrix),用EXCEL录成1模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后,即可转化成网络数据。对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得到社群图1~5。

      (一)社群图和直观分析:

      直观意义上借贷信任体现出差序格局特征。图1展示体现彼此信任程度的借贷关系,可直观看出种植户间存在较大借贷信任差异:YinZE、MaJB、LeiYZ、LeiCW、ChnMY 5人明显拥有更多借贷信任。并且,借贷信任社群图直观呈现为由占较多信任的少数人为核心、部分较少信任的外围参与者构成,直观看来很像费孝通所指差序格局。但一方面,任何关系群体中,总存在关系多寡,总有少部分核心成员,也就是说大多数群体都呈现这种核心边缘特征;第二,这种直观印象需要经科学检验,才能确定是否符合差序格局假定,故后续会辅以数据分析。

      

      图1 借贷信任

      担保信任关系呈现小团体特征且密度较低。图2展示种植户间(通过正式机构提供)担保关系。由图可见,显然当前农户非正式的借钱接济关系仍然存在,但通过正式金融机构法律意义上的担保却不多见。图中以LeiXS、LeiCW分别为核(core),种植户间存在极少的两个担保信任小团体,小团体游离个体显然不能获得同等信任。图2的个体担保信任关系密度与图1相比,担保信任密度显然低于借贷信任。这方面,中心性和密度分析属社会网常见方法,Ucinet能非常方便的导出统计数据,故具体细节这里不再展示。

      姻亲和血亲关系分析。由图3血亲社群图可见:存在Lei家、Chn家两个主要大的家族,以及Xi家、Zhn家另个两个小但独立的家族。同时存在ShiXL、ZouYX等7个无任何血亲关系的游离个体。图4显示,姻亲关系显然比血亲密度更大,但仍然存在ShiXL 5个游离个体。对比图3、4可知:ShiXL、ChnZG 2人在此群体中无任何亲属;ZhnXL、ZhQC 2人除彼此互为亲戚外亦无其他亲属;ZouYX、WangCS、LiuYX、YinZE为本人或子女外部嫁入(入赘)此群体。

      

      图2 担保信任

      

      图3 血亲

      

      图4 姻亲

      图5为故交熟人关系,整体网密度略高于血亲、姻亲,但低于借贷信任。图中直观可见:存在LeiCW、ChnMZ、ShiXL 3个高度重叠的一个局部网,以及以ChnMY为核心的另一个小的局部网。ChnMY、LeiGQ、LeiYZ是两局网的桥,具有明显的桥接性;XiYK、WagYC、MaJB等人形成界于核心和外围的中间层次。

      

      图5 故交熟人

      由上述直观分析和常识,一般会认为借贷信任应当依血亲、姻亲、故交熟人的顺序关联度逐渐递减,例如LeiCW、ChnMZ等具有较多信任,同时也基本处于血姻亲关系的核心位置;血亲、姻亲关系应当是借贷信任的主导影响因素,这也是访谈过程中调查人员的直观感受。但这种直觉与实际是不相符的,下面进行的“关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其结论,将推翻这种直觉。

      (二)QAP相关性分析

      经典概率统计方法要求样本内部之间(如t检验)、对比样本之间(如F检验)必须相互独立,使用这些检验方法必须先进行独立性检验。但关系数据往往具有相关性,如“血亲”与“借贷”这两种关系之间存在一定因果联系,这明显无法满足独立性要求。

      对关系数据进行经典概率统计检验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基于多重置换的QAP(Quadratic Assign Procedure)就被社会网研究选做“关系”间关系的检验(Everett,2002)。QAP以矩阵数据置换为基础,通过对两个矩阵(关系)中的各格值相似性进行比较,给出两矩阵间的相关性分析,QAP同时也能进行某些假设的非参数检验。

      

      借贷信任和血亲、姻亲、故交熟人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借贷信任与三者间的矩阵相关系数观察值(Obs Value)分别为0.169、0.147、0.343,表明借贷信任与血亲姻亲有低度正相关,与故交熟人关系明显正相关,显著性水平(Significa)都在0.05之下,非常显著。

      这一结论有悖于常识。通常人们在公开谈论借贷对象选择时,都倾向于首先选择血亲姻亲、然后才是故交熟人。但关系数据分析表明,借贷信任付诸行动时,实际发生的借贷对象多是故交熟人,而非想象中的血亲和姻亲对象。

      表2中血亲姻亲方面有悖于通识:数据显示,担保信任与血亲、姻亲关系竟可能(相关显著性水平不够)有负相关。也就是说越是血姻亲关系,越不愿意、没有提供担保信任。但表1表明借贷信任与血姻亲低度正相关。两个结论矛盾来源可能与钱的数额大小有关,日常用度借钱数额不多,而担保信任钱的数额更大,原有的低度意愿消失并转换为部分负意愿。

      

      表2与表1共同之处是:无论借贷信任、担保信任都对故交熟人关系显著正相关。其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和0.001,都是高度显著。在用借贷和担保作为衡量信任强弱的前提下,可认为故交熟人之间信任强于血亲姻亲。

      (三)故交熟人与借贷信任的关系列联表分析

      关系列联表分析(QAP Cross-Tab)能将两矩阵中对应行动者的关系进行归类统计,且能基于矩阵置换,给出列关联的卡方检验和相关系数。

      由借贷信任与故交熟人关系列联表分析可知,既无借贷信任也无故交熟人关系的情况有855个;有借贷信任无故交熟人关系的48个;有借贷信任又有故交熟人关系的108个,其中互为故交熟人且相互借贷的3个,单方借双方承认关系的20个,双方借单方承认关系的8个,单方承认单方借贷的有85个。这表明,借贷信任绝大多数发生在故交熟人之间,但借贷往往不是双向的,贷方并不期待从借方远期借贷回报。同时,无论卡方检验还是相关系数检验都高度显著(分别为0.001 0.000),较大的卡方值173.315表明多重置换后数据虽有较大差异但显著相关,这再次证明了故交熟人对借贷信任相关性。表中其他例如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等与表1虽有稍许差异,但总体特征与表1是相符的,这种差异源于初始种子与矩阵迭代的随机性。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由社群图分析、关系的QAP相关性分析、QAP关联列表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和启示:

      (一)种植户之间的信任已非经典的特殊信任关系

      经典差序格局中,血缘、联姻是巩固和拓展群体关系的最重要手段,然而研究结果表明此二者并非最重要因素:一是相关性分析显示,与信任相关性最强的是故交熟人关系,而非血亲姻亲关系;二是在正式的较为重要的担保信任中,亲属关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信任负相关。这与差序格局下,血统和婚姻决定个体在群体中权力等级地位之特点存在重要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形式上共同占有土地、承担抚育教化、行使社会管理的宗族制度已消失,但惯性仍使其部分存活于社会中。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城镇化转移,以及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带来的个体话语权、参与度提高,剩余的差序格局下特殊信任也已逐步让位于故交熟人关系。农户间信任更多的由沟通交流而来,而非血统与姻亲。

      (二)与经典差序格局截然相反,信任关系(担保信任)与亲属关系愈发不相关,甚至负相关

      行动者与亲属原有的共同占有,转为交易,亲属间的不道德增加交易成本,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亲属间利用家事不愿外传的心理,做出恶意违背担保信任人的事情。这表明:虽然中国传统大家庭的那种信念和愿望保存下来了,但原差序格局下的生产、占有、分配制度基础已失去。原本属于利益体内部的交易行为变成了“名义亲属”下的小家间交易,交易成本和风险因而产生。故交熟人关系,不存在借亲戚之名行非亲之举的风险。所以当前社会背景下,少数某些高风险和高度信任需求情况下,亲属关系反而呈现与信任负相关。

      (三)对合作行为(社)研究的启示

      种植户(实际但不是口头上)弃血亲、姻亲,转向故交熟人寻求信任,这种信任本质上属于计算信任。计算信任通过理性计算产生相信对方会自我控制的信任,计算的基础是对亲近和行为的可预测性。虽然计算信任的对象仍然属于特殊个体,但其基础却是非特定个体认同基础上的计算而非血统、姻亲。一般信任的三大来源为制度信任、计算信任、个人信任。上述转向故交熟人的计算信任事实表明,以血统和姻亲为最重要特征和基础的差序格局日渐衰败,而以故交熟人寻求计算信任为肇始,种植户间信任关系必将走向一般信任。

      因此,合作社政策应当顺应农户信任关系变化,在产业组织规划与引导中,重视农户间一般信任(如故交熟人)而非家族亲戚;对合作社领办人,可以预见其活动将更多地依赖于故交熟人,研究判断其熟悉人群可能会更有效的预测其行为。当然,农户信任关系作为农村基本社会基础,其影响是深远和多方面,研究者可基于此进行不同拓展。

      (四)研究局限与不足

      本文以生鲜蔬菜产业为背景,其结论仅限于生鲜农产品农户间信任,可能不适用于大田作物与畜牧业信任关系研究。此外,借贷规模、农户规模在多大程度影响信任与关系的因果逻辑,本文并没有显化的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这有待未来探索。

      感谢匿名审稿人关于借贷规模对信任衡量的影响、农户个体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对因果关系的生成的作用的提示,这指出了有待深入的某些研究方向;匿名审稿人关于农户对于发起人的信任是关键因素而本文仅笼统的对种植户群体信任关系进行研究的意见,使本研究逻辑关系得以重新梳理和清晰。

标签:;  ;  ;  ;  ;  ;  ;  ;  

在差序模式下,蔬菜种植是否仍是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对山区淡季蔬菜基地的实证研究_差序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