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思思

瑞安市人民医院 32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为为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更新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75.76%)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54.55%),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较好,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中可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实际临床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其发病速度十分的快,病情反复无常,而且死亡率也极其高。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时有发生,每一年,美国更是有上达一百多万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在我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在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每一年几乎都要增加几十万人,由此可见,良好的急救水平对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2]。本次研究中的护理优化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为为试验组,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2~60岁,平均(46.9±12.8)岁;试验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0~62岁,平均(47.8±12.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纳入研究。纳入标准要求如下:(1)入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配合完成遂放着;(3)上报我院医学伦理会且获得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主要内容如下:团队的组建,选用经验丰富的护士,熟练各项护理操作,每组轮流倒班。团队成员培训,每组成员定期的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每个护士按照培训内容进行定位、定责的抢救流程[2]。急诊护士要快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测各项身体指标,及时与急诊医生取得联系。进入抢救室立即做好基本静脉通路、吸氧等,将血样送到检验科检查,准备好医生所需药物[3]。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情绪,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给予合理的心里指导,以使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疗效评价标准指标

本次研究中,急诊护理评价指标主要分为急诊指标和护理指标两方面,急诊指标包括:分诊评估时间(min)、急诊停留时间(min)、急诊时间(min);护理指标主要包括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于出院时问卷调查记录患方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试验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0.91%)高于对照组(75.7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75.76%)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54.5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它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速度也非常的快,死亡率也十分高,全国各地每一年都有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而失去生命的患者。因此,需要良好的急救技术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0.91%)高于对照组(75.7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75.76%)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54.5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急救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结果,且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提示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不过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进一步更新、改进。

综上所述,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那么一定可以挽救更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虽然所有的急诊护理模式都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作用,但是,不同的急诊护理模式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它们实施的程序也存在着差别[4]。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来说,采用急诊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急诊抢救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童云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01):232-233.

[2]何晨,陈建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易疏忽环节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19(03):191-192.

[3]姚萍,吴洁华,何亮.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1(29):186-187.

[4]任建华,赵彩青.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5,23(05):215-215.

论文作者:陈思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思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