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钉固定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仕忠 张强

弹性髓内钉固定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仕忠 张强

摘要:目的:分析弹性髓内钉固定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1例股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固定用于小儿股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小儿股骨骨折;患肢过度生长

前言:小儿股骨骨折的治疗难度在于:股骨解剖解剖复杂,对闭合复位操作的要求较高[1]。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术后并发症,影响患儿的康复状况。为了评估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9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1例股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6±0.3)岁。观察组男3-8岁,平均年龄(4.7±0.3)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前参照股骨骨折患儿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将手术治疗所需钢板处理为适宜长度。行全身麻醉,以患儿骨折端为中心,沿股骨纵轴方向作一3-4cm手术切口。复位患儿的骨折端,以持骨器临时固定骨折部位。剥离患儿股骨外侧骨膜、筋膜外侧骨膜,以建立通畅的筋膜下通道。经筋膜下通道常规置入钢板,于X线机引导下,确认患儿钢板位置、骨折线位置是否满意。满意后,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处理。于对应锁定孔位置,分别作2个长约1cm切口,置入适宜适量螺钉固定。术区冲洗干净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患儿行全身麻醉。常规复位患儿骨折部位。沿纵向于患儿大腿及髌骨间作长约2cm的切口。于X线机引导下,于患儿骺板上部开骨窗(尺寸以1-2cm为宜),经患儿外侧骨窗将弯折为弧形的弹性髓内钉置入骨髓腔内。于X线机引导下,将弹性髓内钉逐渐推送至患儿骨折线下部,以复位骨折端。弹性髓内钉最终置入位置为:患儿大粗隆骨骺与外侧弹性髓内钉间距参数达到1cm。患儿内侧骨窗的弹性髓内钉置入方法与外侧一致,检验标准为:患儿近端骨骺下侧与内侧弹性髓内钉间距约为1cm。经X线机评估检查确认患儿手术效果良好,按照皮质外预留1cm长度标准,剪短弹性髓内钉尾部。术区冲洗及缝合处理与对照组患儿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无效:患儿膝关节活动度不足60°,无法完全伸直,内外成角差高于10°;有效:患儿膝关节活动度处于60°-90°之间,无法完全伸直,但内外成交差不足10°;显效:膝关节活动度处于91°-119°水平上,可完全伸直,几乎无内外成角;痊愈:膝关节活动度超出120°,可完全伸直,无成角。

观察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患儿的治疗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的临床疗效

见表1。

表 1 患儿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痊愈 对照组 42 6(14.29) 7(16.67) 4(9.52) 25(59.52) 观察组 49 1(2.04) 6(12.24) 5(10.20) 37(75.51) χ2 - 5.62 0.46 0.09 6.25 P - <0.05 >0.05 >0.05 <0.05 2.2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

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2 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mmHg,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对照组 42 59.74±12.62 4.70±1.82 76.63±28.94 观察组 49 40.09±10.51 2.04±0.95 52.19±26.59 t - 12.76 6.92 9.55 P - <0.05 <0.05 <0.05 2.3患儿的治疗安全性

术后随访9个月,评估股骨骨折患儿的预后状况。见表3。

表 3 患儿的治疗安全性[n/%]

组别 例数 尾钉激惹 延迟愈合 患肢过度生长 并发症 对照组 42 1(2.38) 3(7.14) 4(9.52) 8(19.05) 观察组 49 0 0 1(2.04) 1(2.04) χ2 - 0.20 0.41 0.47 7.85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作为股骨骨折的高发群体,儿童对临床治疗的要求较高。手术是临床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常规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用于股骨骨折患儿,可有效固定患儿骨折部位,其疗效尚可。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于骨折复位后,分别经各处骨窗置入弹性髓内钉,这种固定装置可形成三点支撑作用。此外,各个弹性髓内钉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特征,也有助于固定患儿的局部骨折。因此,将其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不仅手术创伤较小,且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无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数据验证了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优势。上述结果提示: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相比,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造成的手术损伤较小。弹性髓内钉的可弯折特征决定着股骨骨折患儿可经小切口实施手术治疗,因此,观察组患儿的切口长度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此外,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具有易于操作特征,因此,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较短。

综上所述,可于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推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保障其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丁启龙,李复琴.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24-26.

[2]杨毅军,李燕琴,王小玮,等.弹性髓内钉固定在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8):1097-1098.

论文作者:唐仕忠 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弹性髓内钉固定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仕忠 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