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猛,刘伟

电梯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猛,刘伟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电梯给人们带来舒适、快捷的享受,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电梯发生事故,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一定区域内的电梯安全运行实行监控和管理,取得很好效果。这是未来10年或20年内电梯行业新的技术突破口。利用物联网技术,借助先进的传感设备,整合社会信息资源,以感知为先、传输为基、计算为要、管理为本,构建一个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的区域电梯运行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梯安全运行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电梯安全;信息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必备的升降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其安全保障尤为重要。作为国家特种设备监管行业,电梯行业颁布了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和规范,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的使用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国家规定,每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安全检验。电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涉及生产、安装、保养、检验等多个环节。电梯现场检验往往需要查询被检电梯的维护保养记录、历史检验信息以及记录检验结果等,目前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将历史检验信息、现场检验信息和数据录入分开进行,导致作业效率低、历史检验信息和保养信息利用不足以及不便于信息化管理。

1.电梯安全的现状

据统计,2014年我国电梯保有量360万台,每天超过2亿人乘坐电梯。2014年一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95起,平均1万台电梯的死亡人数约为0.26,比例非常高。全年95起电梯事故中,按事故发生的形态分,电梯坠落56起,挤压、剪切33起,困人3起,跌倒3起;按事故发生原因分,保护装置或安全附件失灵事故73起,操作不当违章作业事故19起,管理不善事故3起。另据统计,全国31省份电梯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自查电梯共计236万台,发现存在隐患的电梯11万台,意味着每100台电梯就有将近5台存在隐患。与此同时,我国电梯的维保水平却非常低下,国内拥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厂商约600家,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以及维修保养的第三方单位却有数千家之多,几乎都是中小型规模,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整个维保市场仍停留在粗放管理状态。目前我国电梯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电梯使用方法不当、维保行业鱼龙混杂、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应急管理机制薄弱、乘客安全意识淡漠等等。这些问题贯穿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使用整个过程,导致电梯事故频频发生。

2.基于RFID的电梯安全检验管理系统

电梯安全检验管理系统包括:手持式智能检测终端、RFID通信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智能判断模块、查询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服务器。

2.1基于RFID的电梯检验应用数据模型

研究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依据电梯检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采用RFID技术对电梯的相关信息进行标识,针对不同使用对象(如维保人员、检验人员、管理人员等)设定相应的访问权限。数据模型涉及数据内容、存储方式以及数据的编码方案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实现电梯信息的层次化管理,其涉及的数据实体主要有两种类型:静态实体和动态实体。静态实体包括:使用射频标签进行标识的物体,这里指在用电梯;物体的存放地点;电梯制造企业、类型、额定速度、额定载重、各部件标识、合格证等信息。动态实体反应了电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数据,与时间、使用场所、使用人群密切相关的结果,以及电梯监督检验项目(A类,必须完全合格)、电梯年检的重要项目(B类,要求全部合格)和电梯年检的一般项目(C类,要求最多不超过3个不合格项目)。通过对数据模型数据读取可实现电梯位置跟踪查询,电梯历史检验保养等信息查询,对电梯数据进行层次化管理,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2.2电梯现场检验智能化

由于电梯现场检验项目多、电梯数量大,而检验人员数量有限、检验判定多依靠检验员的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梯检验难免出现疏漏,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梯安全检验的质量。本文设计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判断项目的合格与否,避免了人为操作出现的失误,还可以对历史检验信息等数据进行查询,历史检验信息及保养记录经过智能分析后,给出本次检验的建议,哪些项目必须重点检验、哪些问题比较突出等。在检验过程中对漏检项目进行及时提醒,对异常检验数据进行提示;检验完各项目后,对检验原始数据进行智能化检验判定,得出检验结果。

2.3检验任务的自动获取

检验员在每次检验前首先检查设备状态,确保手持终端、服务器实时和通讯模块能够正常运作。通过拨号获取通信的服务器IP地址,启动服务器。打开电梯现场检验信息智能终端,输入检验员名字,并向远程服务器发送检验任务请求,收到请求后,检验智能查询软件向手持终端下发当天的检验任务信息。手持终端下载检验任务成功后会提示成功下载信息,服务器中也会标记成功下载标示,此时将下载任务保存至本地,检验员就可根据检验任务逐项进行检验。每个检验项目都有相应的提示,避免了查看相关资料的繁琐。

2.4检验报告自动生成

检验工作完成后,经使用单位、保养单位和检验单位确定数据无异议,检验信息由检验员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可将数据直接保存为WORD格式,不再是原来将检验原始记录带回办公室,然后再逐一录入到电脑里,那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增加了录入数据错误的隐患。自动生成报告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安全检验报告的质量。

总结:本文通过对电梯安全信息的应用数据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当前安全检验信息管理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其创新点在于:一是研究建立了电梯检验应用数据模型,实现了安全检验数据的层次化管理;二是实现了检验任务的自动获取,方便开展检验工作,节省检验时间,实现了对电梯检验数据进行智能判定并提供检验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检验质量,实现了检验报告的自动生成,降低了数据录入过程中产生的人为失误;三是完成了电梯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使得管理更加完善,提高了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通讯稳定可靠,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间数据通信实时准确,有效地提高了电梯安全检验的效率和智能化检测水平,提升了电梯安全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如果能将电梯的安全在线监测嵌入到系统中,将会使得系统更加完善,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常姗,李文峰,白慧.高校电梯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5(01):120-123+136.

[2]金成格.浅谈电梯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6,29(05):102-107.

[3]徐正伟.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索[J].科技风,2016(05):53.

[4]练胜,王栋,朱祥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信息,2015(03):126-127.

[5]苏健,林嘉威,叶亮.基于大数据的广州电梯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探求,2014(04):28-33.

[6]陈家焱,洪涛,刘钢海,王国强,周娟.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24(03):231-236.

论文作者:李文猛,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电梯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猛,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