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财富的魅力永存: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报道_红色旅游论文

红色财富的魅力永存: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报道_红色旅游论文

红色财富魅力永存——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报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别报道论文,红色论文,周年论文,魅力论文,财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7月1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红色旋风正吹拂着中华大地:红色旅游、红色展览、红色经典图书、红色影视……,“红色”成为这个季节最流行的色彩。

透过“红色主题”的热浪,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对信仰的热切呼吸,已孕育汇集成一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一卷辉煌党建史,就是一笔丰厚的“红色财富”,而它的精神特质,在挑战环境、挑战极限、为理想而奋斗的牺牲与奉献等这些人类精神永恒的主题上所达到的高度和创造的奇迹,可以说是一座高峰,而如何通过现代化手段表现和再现它,与时代共鸣,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营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红色财富”作为一种资源,尚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红色影视热播 演绎经典战争

满足人们对英雄主义的渴望和体验

战争与和平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战争是对人的生命与意志最严峻的考验,每次战争都是一种智慧和力量的角逐,输与赢、胜与败、生与死,成为战争永恒的悬念,因而使战争题材的影视具有极强的扣人心弦的观赏性和可视性。而气势磅礴、视死如归、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战争场面,则满足了和平年代人们对英雄主义的渴望和体验。因此,有关战争题材的影视一直占据较高的收视率。

中国共产党早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它留下了许多载入战争史的经典战役。以眼下正在中央台热播的电视剧《长征》为例,它是国产影视作品中第一部全景式、全方位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作,具有史诗一样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精神。”该片播出后,据说导演金韬每天都要接三四十个电话,手机从未停过。电影演员唐国强在演完电影《长征》中的毛泽东后,心中便有了一个长征结。他认为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革命题材,长征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在最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排除万难,挑战自身极限的典范。他崇拜毛泽东,崇拜长征中的红军,带着长征情结,他又一次走进电视剧《长征》剧组,不但再次出演毛泽东还担任导演。他和剧组演员们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上“用长征精神拍摄长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再现了共产党人用生命、鲜血、意志和智慧书写的历史篇章,将战争的宏大场面与人的精神境界和谐地融为一体,观众在感受战争壮烈的同时被一种崇高的精神所感染。

但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化拍摄手段的逐步实现,已被拍摄过的战争题材仍有进一步再开掘的必要。因为我们时代需要英雄,而战争永远都是英雄的舞台。

呼唤崇高理想 渴盼忠贞信仰

红色图书洗涤浮躁功利心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在竞相逐利的同时,究竟还需不需要高尚的理想和信仰?充裕的物质能填补空虚的精神吗?人们还有闲暇来关顾自己的精神世界吗?从眼下一些红色经典出版物的热销乃至脱销可以看出,对崇高理想的呼唤和对信仰的忠贞依然大有市场,人们不仅用《红岩》、《李大钊》、《瞿秋白》来教育孩子也来反思自己,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信仰的忠贞又如何能对事业忠诚,对朋友忠诚,甚至对自己忠诚?又怎么遵守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游戏规则?因此,今天对理想的忠贞有了更现实的内涵,忠贞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都同样重要。为了信仰的忠贞,个人生命、亲情、友情都可以牺牲,在今天听来似乎并不容易,但在我们党那些真正的革命志士面前,眼都可以不眨一下。李大钊在北大每月月薪高达250块大洋,除维持简单家用外,都用于党的经费或在身边扶贫,以至遇难时家无余财,妻子只好靠各界友好接济。而临刑前的李大钊“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孰知他此时正面对着“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和整整40分钟以延长痛苦的“三绞处决”的绞杀。惟一的解释便是为了信仰,为了这个名字是他一锤定音的“共产党”。而瞿秋白和杨之华这对生死不渝的“红色夫妻”在个人生死和信仰之间,他们的选择是“我们一起为共产党主义理想奋斗,被捕牺牲是意料中事。我们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即使我们不能共享胜利的喜悦、那样牺牲(像广东周文雍、陈铁军夫妇一样英勇上刑场)也是无上幸福的。”瞿秋白牺牲那一年,杨之华35岁,为了秋白和自己的誓言,她又为党工作了近40年。在她北京的寓所卧室里,一直挂着秋白的照片。为了理想和信仰,这对忠贞的夫妻彼此忠贞了一生。

信仰的忠贞有时需要用生命来承诺;而爱情的忠贞则可以在信仰的忠贞中延续。丁玲在胡也频牺牲后,擦干眼泪,接手主办左联的机关刊物《北斗》,在血雨腥风中继续坚守党的文艺阵地。而为革命献身的31位湖北省省委书记,有的“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有的“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牺牲于战场之上;有的在艰苦环境中呕心沥血,殉职于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蒙难于“肃反”扩大化之中。为什么他们能如此忘我执着,无怨无悔,依然是信仰的力量。

如果缺失了信仰,灵魂会无目的漂泊,人们会找不到归程。透过红色出版主题的热销,可以看到,人们正越过市场经济初期的浮躁与逐利,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人们需要信仰,社会需要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七月的“红色主题”才刚刚开始,这正是进行信仰深层培植的大好时机。

畅游锦绣河山 汲取人生动力

“红色旅游”对感性情结的理性超越

今年以来,各地相继推出一个未曾策划过的旅游主题——“红色旅游”。人们竟相奔赴长征沿线及江西瑞金、井冈山和陕西延安等红色革命根据地,一时间“红潮涌动”。参加“红色旅游”的多半是年轻人,他们自费上路,或结伴而行,或举家出动,踏上了各自向往的旅程。于是,不少地方的旅游部门及旅行社投其所好,组织专门队伍开发“红色”线路,开始有意识地突显“红色”主题。“畅游锦绣河山,缅怀光辉历程,汲取人生动力”,这条广州市一家旅行社推出的广告语,极好地涵盖了“红色线路”的主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红色旅游”热潮,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突显出来。不少地方甚至很难买到诸如旅游示意图、景区情况介绍之类的小册子。一些作为“红色之旅”集散地的城市,缺少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和购物中心,游客所需要的特色纪念品几乎没有。这样的缺憾同时也是潜在的商机。一位游客到瑞金旅游,想买红军帽、红军草鞋作纪念,可就是买不到。于是他建议当地应该建一条集娱、购于一体的红军街。北京京空开关厂的一位厂长看到井冈山气候比较潮湿,游客洗了衣服很难晒干,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他提议如果在山上投资建一个洗衣烘干厂,将大有前途。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人担心不恰当的开发“红色”资源会亵渎历史,这的确是个不好把握的问题。庄严的圣地为了赚钱而重新包装,加上彻头彻尾的商业化营销,把它粗俗地商品化,结果仅仅是为了获取利润,这显然失去了“红色”遗产本身特有的价值。一位叫顺子的网友说:“红色之旅犹如一个亮点,让我在浮华的、重复的昨天里有了一丝感动。感觉长征,感觉革命,就如感受早已被遗忘了的生活的希望。”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喜欢到瑞金、井冈山、延安等地去游山玩水,去了解过去,其中包含着人们经久形成的“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感谢共产党”的浓厚情结,但更多的则是对这种感性情结的理性超越。温饱小康之后的中国人还有更高的追求和精神需要。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的陈雪薇教授已年过花甲,二十年前她曾经拜谒过多处革命遗迹。说起日渐红火的“红色旅游”,陈教授建议道:“组织者应该有教育意识,用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有意无意中了解历史,认识过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区不再是“老少边穷”的代名词,原始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完备的设施与红色人文景观相结合,使这些地方愈发播散出独特的魅力。红色旅游资源的升级换代意味着全民素质的提高,政府管理的支持,非盈利机构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的法制化,市场化运作。据说,筹划中的井冈山“红色旅游”第一股有望近期上市。一直以来,旅游部门和城乡建设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对风景名胜上市的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在“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市的国家利益权衡”一文中表明,对于风景名胜资源上市应持慎重态度,因为风景名胜区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把国家风景名胜区当作普通的资产看待。将景区股票上市会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并且使风景资源的保护不能得到保证。人们担心,假设这样的操作模式进行下去,国家的风景名胜事业可能会由于强烈的利益导向而逐步萎缩,届时不但发展的目的达不到,保护的目的也很可能南辕北辙。那么对“红色旅游”股的上市,人们是否也心存同样的疑虑呢?毕竟旅游业是肩负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丰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双重功效的重要产业。

“红都”瑞金的做法开辟了另一条思路。瑞金市发出倡议,组织个人、团体、社会各界开展“认护革命文物”、“认建标志性纪念建筑”活动。这项活动得到瑞金境内及全国各地领导、群众、企业家的大力支持。目前,仅瑞金境内的团体、个人“认护”人次就达1万余,“认护”金额近10万元。但这样做对打造一个旅游品牌来说显然还很不够。瑞金人把当地的红色旅游业放到全国旅游大市场上进行比较后,认识到这项新兴产业急待提升、深化。他们听取了一位旅游人士的高见:“红都”独特的革命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确实为游客提供了很多可看、可学、可想的内容。但好像缺乏整体策划及形象宣传,缺乏一个高度概括、凝炼的创意主题。其实这种问题不光瑞金有,其它红色旅游区同样也存在。于是瑞金的决策者们开始了另一种更有效的尝试。

祖国大地蕴藏着博大深厚的红色财富”,其中闪耀着无数英灵的熠熠光华。缅怀先烈不畏千辛万苦的光辉历史,体验革命征途上的山高水长和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总之,刻骨铭心的红色情结所生发的需求使人们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珍视。“红色消费”之类的新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的不期而至,需要相关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在理论及制度上及时加以探讨和创新。只有这样,在我们发掘享用这一财富的过程中,才会更多地找回我们不该丢失和忽略、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该永远拥有的宝贵精神资源……

标签:;  ;  ;  ;  ;  

红色财富的魅力永存: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报道_红色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