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笔者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摸索着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以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我们懂得,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此,笔者毕业那年开始的工作可谓因每位学生而“充实”。记得上文言文课担心学生不会,逐字逐句地帮他们翻译,并让学生认真地记在课本上,逼他们记住背会,但课堂气氛沉闷不堪,有的学生不情愿地笔记,有的学生烦躁地东张西望,有的学生急不可耐地频繁看表,有的学生鸡啄米似地不停地打瞌睡,最后搞得只有笔者自己很忙,大多时候是与个别学生的互动,甚至是笔者在自问自答。整节课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每每如此,笔者总在反思我自己,课后作文本、作业本、积累本笔者也尽可能全批全改,甚至常常秉烛夜批;利用住校的便利,有时晚自习也加班给他们讲题提高成绩。笔者做这些,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成绩能不断提高,更好地长远发展吗?为何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笔者很有挫败感,一点也没有感受到当教师的快乐!毕业时的美好憧憬被残酷的现实冲刷得如入冬季。
笔者很不喜欢这样的课堂,笔者反思自己,不断地寻求自我救赎。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从现代心理角度来看,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和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重要。所以,笔者在之后的教学培训中开始专研课改理论,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逐渐尝试学习名校的课改做法。
如今,笔者改变之一的是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归纳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课堂和自习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所以,笔者一改传统的满堂灌为学生主动预习和课堂善诱式导学;改变传统的模糊的作业为具体可行的问题导学案,使学生在课前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笔者欣喜地感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笔者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气象。
改变最大的是积分制。首先创建课堂小组,其次制定积分式评价机制。每组共同确定组名、组徽、组歌,组训,组规并要参加竞赛,把课堂展示、作业完成、卫生、纪律等都评比积分系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给分的激励,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积极性极大调动,学生争着展示答案,抢着做题组,连平日爱“沉默”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了展示的欲望,课堂上学习气氛浓烈,这样的课堂带给了我们共同的快乐。笔者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唤起了孩子们自我发展的意识,使他们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同时也收获了自信与喜悦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保持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笔者才收获了教学真正的快乐。
改变最实质的是对语文学习的思考。语文课程告诉笔者,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学校的优秀老教师史教师也曾在教研中反复提及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语文课堂的价值问题,他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关注了问题高考题型化,学习课文时的作文写作指导意识,分析文本的时代意义等都给笔者许多思考。笔者认为,就教师而言,仅仅就当堂课的内容分析而教。不联系生活实践,思维无法拓展开来,更不能带给学生广博的视野。就学生而言,繁重的学业压力,极少的阅读时间,在文学视野上得不到拓宽,精华内容中得不到滋养。所以,笔者也开始渐渐地改变自己的课堂。例如,上《祝福》课时,笔者也学着优秀教师这样上课,从鲁镇人冷冷地咀嚼祥林嫂的悲剧说起,说到“文革”中一群年轻人怎样把他们的师长扔进水池,观赏他如何慢慢沉入水底,说到小月月被撞伤,说到人们深信不疑的法则使人性何等地冷酷——无论这法则是礼教是政治还是金钱!一个漠视生命存在,冷眼旁观生命消失的世界有多么可怕,一个缺失宽容、尊重、怜悯、爱和温暖的世界,有多么残酷。说到这些时学生眼中有沉思。例如,学《魏公子列传》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写歌颂信陵君及侯赢的现实意义,让他们懂得作为执政者做到仁而下士对国家命运的重大意义,明白狭义精神的可贵,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司马迁的苦痛及理想。
就这样,笔者在课改的航程中不断远行,且行且思,笔者的课堂基调一直在变,从沉闷变活跃到变得有一份思考,即对教育的思考,对语文课堂的思考,教会笔者不去愚弄,不去搪塞。虽然笔者深深地明白,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和良好的人文滋养。但笔者自己在改变,相信带给学生的课堂幸福感也会增值!
当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时候,自己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入课堂的意义,特别是因此课堂获得重生的时候,自己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行走在课改的春天里,感受温情,享受明媚。如任玲老师所说“我们不可能指望一觉醒来柳暗花明,愿景靠每一个人在每一桩具体事情中绘就”。笔者愿意改变、学习,也许只有遥望远方时,脚下才有路,作为教育者的良心才稍安。愿有一天终不愧疚“教师”这一称谓。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中学 030900)
论文作者:郭崇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笔者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的是论文; 说到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