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高稳定性、施工操作简便性、低成本性等优势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房屋建筑工程主流工艺。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结构裂缝问题、结构渗漏问题、结构不规则沉降问题等,成为影响结构应用推广的核心要素。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提出与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建筑结构质量。鉴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沉降的差异过大,必须要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后浇带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施工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才能不断地优化后浇带施工技术,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精益求精的要求。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
1.1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使高层建筑与其裙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因为地基、重力等因素导致两者出现差异沉降问题,大多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首先将高层建筑、裙房结构两部分进行断开施工,待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建筑物的沉降已经稳定,此时对高层建筑及裙房结构的连接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问题,确保其沉降差异处于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1.2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因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固结的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现象,一旦其所受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提供了空间,降低了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2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相关规则
房建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多为多层房屋的刚度较大、荷载也较大。当地基土中的内力变化小于上部结构传递给它的压力时,地基的膨胀力得不到相应发挥,所以,因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发的裂缝很少出现在4层及以上的房屋中,多数产生在房屋刚度较小的3层及3层以下的房屋中。后浇带在设计时,应该要将重点放在释放应力,并与抵抗应力相结合。在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与基础及裙房结构是一个整体。但在建筑施工中,考虑在建筑物重力影响下地基会有沉降现象出现,所以需要设置后浇带。而在后浇带设计之前,必须对基础与整房结构的具体强度予以计算,并进行核对,只有这样才能将结构内部应力有效计算出来。并应用后浇带分开裙房及基础2部分,而确定地基沉降量后,需要计算后浇带具体的浇筑时间,并予以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施工后40~60d,沉降后浇带最好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再进行。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对其质量的要求为2点:(1)模板必须要确保稳固及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成型几何尺寸,并且还须确保混凝土施工后新旧混凝土没有明显的裂缝。(2)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3后浇带主要功能
(1)减少构筑物温度收缩裂缝。后浇带的设置可以释放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毕硬结前期出现的温度应力。如果该应力得不到释放,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另外,温度后浇带还可以抵抗其封闭后产生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在浇筑硬结过程中会出现收缩现象,同时已完成的建筑结构会因为室内外温差变化产生热涨冷缩,从而使内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30~60d是其硬结收缩的时间,随着季节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温度应力,当挤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承受极限时,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因此,施工时要提前预留出后浇带,收缩后浇带不仅可以释放收缩应力,还可以抵抗对其封闭浇筑后温度变化产生的收缩应力。因此,收缩后浇带的设计要兼顾释放应力和抵抗应力,即先释放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再抵抗下一阶段产生的应力。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自由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收缩应力造成的裂缝。
(2)解决裙房结构设计中沉降差问题。目前,高层建筑物和裙房结构的基础一般作为一个整体,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后浇带可以将它们分开建设。等主体结构建设完成,沉降量达到50%以上时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可以有效解决并处理基础结构和裙房结构垂直沉降带来的影响。
采用后浇带施工,将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基础分离,通过地基的沉降量可以得到沉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做好强度计算和校核,并且分析裙房的结构,采取可靠度较高的基础结构设计方案。特别是对于有建筑物整体要求而不能采用沉降缝的构筑物,要着重分析计算沉降产生的应力,防止高层建筑物与裙房结构连接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破坏。
4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后浇带常见问题的处理
作为整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在项目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后浇铸施工技术的关键。因此,在购买混凝土时,买方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应注意混凝土在合理施工范围内的混合比,以确保混凝土可用于施工。清水混凝土具有施工难度低,质量好,维护方便的优点。在建造混凝土时,有必要检查混凝土的使用情况,以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符合相关标准。具体数量应与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致。并确保施工图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项目的质量,从而避免项目使用中的质量问题。后期控制区域是必要的。直接接头与混凝土结构相同。由于建筑物的变形,避免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并且避免了裂缝。在施工中,通过直接施工,纵向浇筑,防止出现裂缝。在选址过程中,我们应制定总体规划并采取最小压力措施。应尽可能选择混凝土构件用于弯曲点。切割或弯曲时不应设置后者。另外,控制磁带间距以确保合理的范围。具体而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浇筑区域的参数,并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建筑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多层建筑的刚度和荷载。当局部土力变化小于上部结构传递到土壤的压力时,基础膨胀力不起相应的作用。在4层以上的房屋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很少,大多数发生在3层或3层的房屋中,刚度低。后浇带的设计应基于释放应力和阻力应力。在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是基础和裙楼结构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建筑中,考虑到基础沉降受到建筑物重力的影响,有必要提供一种后浇带。在设计后浇带之前,必须计算并检查基础的特定强度和整体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计算出结构的内应力。后浇带用于分离下摆和基础。在确定基础的沉降之后,有必要计算和确定后浇带的具体浇注时间。后浇带的技术要求是浇注和浇注后的施工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
5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步骤
5.1后浇带施工材料的科学选择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科学选择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对此,在施工之前需根据房屋建筑实际情况与建设要求,做好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外加剂材料等的科学选择。例如,避免早强水泥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运用,控制水泥水热化、水泥浆流失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混凝土强度,如楼板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25,则选用C30混凝土处理后浇带;为进一步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达到防水防渗目的,可适当添加膨胀剂(掺量一般控制在10%~13%)提升结构裂缝抗渗性,使后浇带转变为加强带。
5.2合理设置支护模板
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在作业区内设置支护模板,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技术人员应结合作业区勘查结果,计算支护模板的所在位置和分布数量,同时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支护模板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仔细校验模板间的结合程度的,明确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减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泄露的问题。最后,对每一个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防止施工人员不合理操作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5.3底板技术的施工
在对建筑两侧的混凝土建筑的浇灌完成后,就需要等待两个月的时间来继续进行后浇带的浇筑的工作,在进行后浇带建筑时有很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求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要超过建筑两侧的混凝土,并且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微化膨胀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来完成我们的后浇带的浇筑作业。在后浇带浇筑作业完成以后还要买一条彩布,之后将彩布铺设在后浇带的建筑作业上同时,再将模板细致的安放在布面的表层,这样可以对后浇带起到非常好的保护的作用。同时在后浇带建筑作业进行之前,还要对后浇带层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检查后浇带周围有没有异物,比如一些碎石子,沙子这些异物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还有一方面就是要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好,接下来对缝面进行湿润,在将裂缝上涂抹上一层湿润的泥浆,接下来在对混凝土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作业,在作业完成以后还应该在后浇带上进行浇水来进行保护。
5.4处理房建施工中的缝隙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美观度和完整度,施工人员会利用钢丝网模板进行垂直缝隙的施工,在处理垂直缝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混凝土开始凝结时也是进行垂直缝隙处理的时间,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清洗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度。第二,完成清洗工作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结构表面进行冲毛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加快拆模速度,加快房建工程的施工速度。
5.5混凝土施工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也是基础施工环节,以此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保障。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考虑,并且保证混凝土施工流程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针对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时间进行严格的掌控,充分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在此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后浇带施工当中产生的沉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需要对混凝土构件产生的不良裂缝问题加以充分的考虑,可以运用单层钢板对混凝土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后浇带进行有效的隔断。在实际的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效控制后浇带中心区域的施工温度,需要保证中心区域的温度和两侧温度之间的匹配性。在针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工作中,需要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浮浆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接缝施工。
5.6钢筋施工
在建筑后浇带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混凝土施工和模板施工以外,针对钢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针对钢筋施工环节的具体技术应用进行合理的把控,保证钢筋施工符合工程的整体施工标准,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钢筋施工工艺来加以共同开展,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人为性失误问题,有效遵循钢筋结构施工的规范要求,不断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才可以最大限度上保证后浇带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6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对,在掌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的基础上,也需做好细节处理工作。
例如,在房屋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所处位置相对较低,易出现积水问题。对此,需在后浇带设置集水坑,如图1所示进行积水排除。通常情况下,基坑长度应控制在50cm,位于纵横后浇带交汇处。
图1后浇带集水坑
又如,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做好后浇带杂物清理工作,如图2所示,避免方木、钢筋头、石子、浮浆等对后浇带浇筑质量的影响。
图2后浇带施工清理
不同施工阶段后浇带施工技术管控要点不同,为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各施工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监督与管控工作。例如,在楼板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独立设置楼板后浇带所在位置的模板与支撑,如图3所示,用以为后浇带施工后,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工作提供优质条件,控制拆除工程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需从后浇带位置开始,向两侧延伸。
图3楼板后浇带的模板与支撑体系
7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
7.1后浇带添加剂采购环节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工作进行优化。只有保证后浇带添加剂的质量,才能够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而针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优化,首先要科学选择添加剂的类型,其次要严格进行添加剂的试验,最后要加强添加剂的质量审查,确保采购回来的添加剂具备正规、有效的生产资料,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作业需求。
7.2后浇带施工流程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施工流程进行优化。首先,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开展后浇带的施工作业,避免因为施工行为不符合施工安全规范而出现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出现后浇带裂缝以及渗漏问题。其次,根据施工图纸中的要求,进行后浇带位置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控制,并进行施工后浇带的预留。最后,加强后浇带施工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过程符合钢筋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以及质量验收要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工程的整体施工流程,以及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结合实际施工条件针对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保证建筑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为后续人们的建筑居住安全打下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青青.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30.
[2]代景明.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38-39.
[3]刘晓霞.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9):49-50.
[4]王鸿玲.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46.
[5]徐昌辉.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70.
[6]张启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8(08):98-99.
[7]陈阿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2018(32):71-73.
[8]黄俊生.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J].河南建材,2018(05):54-55.
论文作者:李汝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应力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