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秀锋[1]2002年在《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可控心理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能够显着提高数学成绩,改善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情感。学生不能及时形成、运用较多策略有效学习,是初中数学适应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面临着这些困难:策略教学受学生年级等类别差异的制约,然而有关数学策略类别差异的研究依然很少;可控心理因素对学生择用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机制却尚未得到综合考察;传统策略教学训练效果的持续性已引起质疑;教师需要了解数学学习策略的大体框架,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有机的数学学习策略结构,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建构或揭示出数学学习策略的体系。为此,本研究试图突破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利于数学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尤其是因材施教。在大量访谈、开放式调查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数学学习策略、动机和策略意识量表,修订数学学习归因和自我效能感量表,验证各量表的信度、效度之后,调查了889名初中生,得出如下结论: 1.本研究构建的数学学习策略体系是合理的;自编的数学学习策略量表全面反映了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且具有较高的再测信度、内部同质性信度和较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内容效度;其它自编或修订量表的信度、效度也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2.本研究探讨出主要可控心理因素,即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对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为: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对数学学习策略始终有显着的直接效应,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只在总体和初一的路径模型中,对数学学习策略有直接的显着影响。 3.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动机逐年下降,年级间差异显着;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逐年下降,主要体现为女生的策略逐年下降,而女生的策略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其内源性动机逐年下降。 4.数学学习的动机、策略意识、困难应对感与数学成绩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5.在性别差异方面,初中男生的积极归因水平极其显着地低于女生,策略意识显着低于女生。
刘丹[2]2017年在《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学习策略掌握不当是学生数学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究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的学习策略特征,正确评估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研究问题包括:(1)编制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调查问卷;(2)探究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特征;(3)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为编制问卷,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专家建议,初步构建问卷模型;又通过多次取样,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和专家意见,修改和完善问卷;最后通过信效度分析,确定最终问卷。以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首先利用SPSS软件处理问卷数据,结合显着性水平和效应量大小,比较分析不同数学学习效率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又借助AMOS软件,探索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习成绩间的路径模型。研究结论:(1)自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调查与评价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的有效工具。(2)在数学学习策略整体水平上,高效组与低效组之间的差异很大,高效组与普通组、普通组与低效组之间的差异均较大。(3)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在数学认知策略上表现突出,其次是数学资源管理策略,最后是数学元认知策略。在其中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计划策略、反思调节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和心境管理策略上表现突出。(4)认知策略对数学学习成绩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影响效果是大效果;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对数学学习成绩均有中效果的直接影响。教学建议:高度重视复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指导,加强时间管理策略和心境管理策略的引导,注意计划策略和反思调节策略意识的培养。
吴现荣, 姚惠, 宋军[3]2016年在《数学学习策略可控心理因素的调查与研究——以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初中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有可控性的、影响学习策略择用的心理因素即为可控心理因素。对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归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差异非常显着;不同年级布依族初中生在数学学习归因和自我效能感这两个维度的差异非常显着;不同成绩水平布依族初中生可控心理因素差异显着;数学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成绩高度显着正相关。
张文宇[4]2011年在《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数学能力研究对“选择”关注不足,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中“选择”的系统理论梳理与实证研究也不多见。本研究是在阅读大量与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作以界定,并丰富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结构;分析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以及发展特点、规律;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依据上述的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探讨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为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提供策略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主要分析研究的背景,确定论文的研究框架、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提出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主要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进行分析。在相关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上,论文提出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初中生能对数学学习中的信息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做出正确、合理的筛选、吸收和加工,能监控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选择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并能调节自己选择行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既包含对数学学习中的信息进行吸收、加工等认知成分,又包含对自己的选择进行监控、调节等元认知成分。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第二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结构。在对数学学习理论分析并征求相关专家、数学一线教师和初中数学教研员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调查问卷。我们挑选济南市两所初中的叁个年级的846名学生进行测试,有效被试752名。我们采用交叉证实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99名被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其余的353名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确定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由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四个因素组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形成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正式问卷,并且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学标准。第叁章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笔者运用正式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问卷,以及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的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初中的叁个年级的441名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其中有效被试379名。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如下:第一,分析数学教学水平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教学水平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及反思、计划、算法优化与数学自我判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以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为因变量,以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这四个因素中,每个因素所包含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源性动机、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看法、困难应对感、内归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构成显着回归效应。第叁,先后分别以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为因变量,以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这几个因素中,每个因素所包含的维度为自变量,先后进行四个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得出对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构成显着回归效应的变量。上述研究为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第四章主要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规律。笔者根据编制的《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开放式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初中的叁个年级的441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有效被试374名,并对其中的36名被试进行追述性口语报告测试和访谈。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是一份开放式问卷,我们针对每个测试题,从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回答体现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水平的提问。我们在选取测试题目时尽可能削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题的影响。保证测试题目无偏题、怪题,难度适中,能体现数学教学重点,题目新颖,开放型和探索型问题占一定的比重。每个年级的数学学习测试题有六个题目,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各年级测试题的第1题至第3题的设计和编排,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各年级的数学教学进度、教学重点,目的是考察各年级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各年级的第4题至第6题是相同的,是各年级共用的,各年级学生均具备解这叁个题目所需要的知识。它们主要用以考察不同年级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总体而言,目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水平不高,论文发现并指出各年级初中生在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四个因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缺陷。如: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反思的层次水平不高;解题的计划性及对所选解题策略有效性的预见能力较差;算法优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自己问题解决的分析、判断能力等。论文在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规律时,首先根据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内涵、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四因素模型,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给出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的四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四个因素的权重,以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及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均在叁个年级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我们还从初中生对解题策略类型选择的角度考察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第五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依据前几章的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探讨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提出如下五条策略:使初中生经历数学活动以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形成良好的学习归因,将“尝试—错误”作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促进初中生解题策略由旧到新的转变,利用概念图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
吴现荣, 宋军[5]2017年在《贵州南部地区水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问题提出水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有自己独有的语言,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1])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406902人,分布在贵州省境内的水族有369723人,主要聚居在黔南的叁都水族自治县,其次还分布在与叁都毗邻的荔波县、独山县、都匀市及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剑河等县.~([2])叁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
吴现荣, 牛伟强[6]2018年在《水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使用问卷调查了水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发现:水族地区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非常显着;水族地区男、女生在学业目标自信度和困难应对感两个分维度性别差异非常显着,且女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于男生;水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成绩、数学学习兴趣、家庭因素、班级因素高度显着正相关。
马凯成[7]2006年在《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及其提高策略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在终身教育以及知识经济两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的出现,使我们关注初中《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在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以及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后,发现目前本市乃至我国对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关注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笔者决定沿着“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思路,对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组成、现状以及提高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首先,笔者通过文献对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组成进行了再研究,提出初中《科学》教师应在其专业素质中特别注重若干部分,以适应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角色转换。其次,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观察、听课等深入教学第一线的方式,了解上海市初中《科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对影响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一个模型对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行更高层次的整体考虑。 因此,提出了“多方协作”框架的初步构想。试图通过课程专家、培训者、环境和教师本身的多方协作,对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支持。还提出了策略性建议,并期望这些探索性的策略能有助于初中《科学》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发展,成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优秀《科学》教师。
闵征[8]2013年在《在思辨与实证之间——201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本文所引用的文献,时间跨度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之间。承接上一年度述评,继续对一年来中国犯罪学研究所取得的知识增量予以客观呈现,并就热点话题和同行讨论,对下一年的研究给出建议。本述评将出现几处引用某作者同一作品学术观点的情形。为节省篇幅,方便读者阅读,在给出第一条索引后,凡未再作新的说明,之后各条均出自上一索引。另外,因学者们在会议上的发言多而零散,
李淼云, 宋乃庆, 俞向军[9]2019年在《我国学习兴趣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分析》文中认为学习兴趣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潜质开发的重要动力来源,体现了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和以人为本的时代规约。借鉴当前国际普遍认可的文献计量与分析方法,系统梳理1992-2018年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学习兴趣相关论文,从发表时间、来源期刊、作者、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五个维度定量刻画和定性分析学习兴趣研究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为学习兴趣及其研究的发展提供支撑。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主要存在高质量研究不足、研究方法科学化水平不高及研究主题分布不均等问题,据此提出后续研究应加强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方法科学化水平及增强研究的合作性和持续性等建议。
沙立国[10]2019年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科学分层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式学习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平板电脑融入(互联网)线上学习内容,以此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监督和线上学习的自主可控等优势紧密结合,解决初中阶段课内分层教学的难题,为班级授课制下的分层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尝试。文章以初中科学分层教学中引入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混合式学习实施的具体策略,提出应当搭建合理的资源结构、建立生本数据库,丰富课堂设计避免出现僵化模仿,拓展课型资源,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可控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 莫秀锋.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2]. 高效率数学学习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策略特征研究[D]. 刘丹.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3]. 数学学习策略可控心理因素的调查与研究——以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初中生为例[J]. 吴现荣, 姚惠, 宋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
[4].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 张文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5]. 贵州南部地区水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 吴现荣, 宋军. 数学通报. 2017
[6]. 水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J]. 吴现荣, 牛伟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7]. 初中《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及其提高策略的初步研究[D]. 马凯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8]. 在思辨与实证之间——201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述评[J]. 闵征.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
[9]. 我国学习兴趣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分析[J]. 李淼云, 宋乃庆, 俞向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
[10].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科学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 沙立国.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