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提高对大电网驾驭能力论文_胡鹏,冯懿

调控一体化提高对大电网驾驭能力论文_胡鹏,冯懿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正积极开展智能化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建对,调控一体化即将原来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业务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与调度业务融合,实现电网调度与电网监控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调控人员合一,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电网故障处理效率和日常操作效率,保证了运行人员统筹调配,实现了减员增效。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远方操作;事故处理

一、调控一体化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

调控一体化不仅仅是距离变近了,更是“调控一体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传统调控模式在应对电网故障时,总显得慢半拍。这是由于管理链条长、层级多、各业务关系复杂造成的,一条信息层层传达,导致获取时间变长,耽误了故障处理和恢复速度。而现在,监控员工的工作更加专一,调度员直接获取故障信息,并在综合判断后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故障处理速度自然很快。调度员和监控员在同一地点协同操作,减少变电值班人员在现场汇报、检查、操作等环节,特别是针对因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跳闸事故,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进行快速强送,将一般性电网故障应急处置时间由1个小时降至10分钟,大大提升了电网主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据统计电网一条10千伏馈线发生接地故障,现场值班人员和监控发现后都向调度作了汇报,从调度下令开展现场选线作业到故障排除,前前后后要经过五六个环节,历时22分钟。调控一体化后线路发生类似故障,监控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并向调度汇报,调度人员通过遥控作业完成选线,在调控大厅内,所有流程走完仅用时10分钟,环节缩短到三个环节,在调控一体化的大厅如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合一,事故处理时间将缩短至3分钟。

二、调控一体化使电网运行更高效

调控一体化”简繁去琐的运行管理流程使得春、秋检工作更加高效,过去,一项停电操作,运行操作队员必须向监控中心报审工作票,由监控中心对操作项目、设备状况进行审核,再提交调度审批。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监控中心汇总异常信息,通知调度部门,同时联系运行人员前往现场检查,这种分头管理的模式影响着操作及抢修速度,甚至会出现错误指令。而现在实现调控一体化以后,调控人员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第一手信息,简化了以前集控分析,核实、上报等繁琐的联系环节。在操作的同时,调控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实时查看变电站内的工作情况和周边环境,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在送电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调控人员可以立即查出原因,准确判断,快速下达调度指令,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以前的监控中心就好比是调度员延伸出的千里眼,帮助调度员掌握现场、设备情况。成立了调控中心后,就好比这只千里眼回归到了身体里,变得更加灵活自如,炯炯有神。现在,操作队人员直接对口调控中心,调控人员直接做出审核、判断,减少了一个工作环节,提高了调控人员对电网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掌控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变得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统计数据显示,与以往同时期、停电范围相似、工作量相当的操作任务相比,“调控一体化”实施后,每一项倒闸操作能节省15分钟到25分钟时间。不仅降低了现场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大大缩短了电网的非正常运行时间和用户设备的停电时间,减少了电量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监控信号提升调度事故处理能力

当调控人员合一后,调度员作为事故信息的获得者,能通过监控信号分析事故原因,能更加准确的判断故障原因,指导故障事故处理,而传统的事故流程为集控中心监盘者发现异常,然后到变电站检查事故情况,然后向调度员汇报,调度员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

1)当监控系统发出某站“10kVII段保护装置闭锁及运行异常、10kVIII段保护装置闭锁及运行异常、2号主变高后备它侧复压动作、2号主变调压交流电源消失、 2号主变低压侧902开关控制回路断线,在未调控一体化前,调度在接到运操汇报10kV母线失压了,不能判断事故原因,也不能迅速判断故障,并隔离故障,会在是否通知环网柜操作对上徘徊,事故原因不明,事故处理就有问题,只有在运操到站后全面检查站内设备后汇报调度,调度在根据事故汇报进行事故处理,而在调控一体化后再调控员发现上述信号后,发现902开关监控系统主接线图显示为白色方框,并显示双位错,调控员能通过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如发现10kV高压开关室有烟雾冒出,就能判断是902开关柜一次设备故障,并非二次设备故障,短时间内不能通过主变送负荷,并且在母线失压时备自投未动作,基本可以判断为10kV母线故障被2号主变902开关故障烧伤,基本短时间不能对10kV母线送电,调控员应迅速通知环网柜操作对,通过10kV环网转供能转走的负荷,并通知电缆询问能改接电缆的负荷,并通知营销做好解释工作,这大大增加了调控员在事故处理的精准度,提高对电网事故的处理时效性。

2)当监控系统发出某站“10kVII段保护装置闭锁及运行异常、10kVIII段保护装置闭锁及运行异常、2号主变高后备它侧复压动作、2号主变调压交流电源消失、 2号主变低压侧902开关控制回路断线,在未调控一体化前,调度在接到运操汇报10kV母线失压了,不能判断事故原因,也不能迅速判断故障,并隔离故障,会在是否通知环网柜操作对上徘徊,事故原因不明,事故处理就有问题,只有在运操到站后全面检查站内设备后汇报调度,调度在根据事故汇报进行事故处理,而在调控一体化后再调控员发现上述信号后,发现902开关监控系统主接线图显示为白色方框,并显示双位错,调控员能通过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如发现10kV高压开关室有烟雾冒出,就能判断是902开关柜一次设备故障,并非二次设备故障,短时间内不能通过主变送负荷,并且在母线失压时备自投未动作,基本可以判断为10kV母线故障被2号主变902开关故障烧伤,基本短时间不能对10kV母线送电,调控员应迅速通知环网柜操作对,通过10kV环网转供能转走的负荷,并通知电缆询问能改接电缆的负荷,并通知营销做好解释工作,这大大增加了调控员在事故处理的精准度,提高对电网事故的处理时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调控一体化符合大电网发展,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可以及时、全面、 准确地掌控电网运行情况,为快速判断、处理提供了条件,该模式实施后,将有力推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监控的融合,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业务流程,强化电网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减员增效。

参考文献:

[1]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析[J]. 吴明珠. 企业技术开发. 2013(21)

作者简介:

胡鹏(1986.9.14),性别:男;民族:苗;职称:工程师、技师;研究方向:调控运行;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冯懿(1988.7.3),性别:男;民族:汉;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地区监控运行;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胡鹏,冯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调控一体化提高对大电网驾驭能力论文_胡鹏,冯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