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3
摘要:在城市生产和生活中,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要实现城市正常运行,就要保证给水工作的顺利,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绿化需要等提供必要的水资源。如果给水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产生渗水问题,进而产生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等不良影响,以及污染问题。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在其管道布置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措施
1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
市政给水管道是城市供水的最主要渠道,给水管网是城市整个给水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给水管网布局的合理性不仅与市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城市管道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由此可见,做好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给水管网分为配水管道和输水管道,其具体布置要求及技术下文详述。
1.1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的简要介绍
输水管道是指由于市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的需要,供水公司要实现顺利地将水从水源地运输到水厂的工作,一定需要设置输水管网,在整个管道系统中,输水管网主要负责城市用户的运输水工作。除去个别用水量较大的用户,输水管网不会与用户管线直接连接,所以输水管是指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管线,而配水管网是指与输水管网相互配合,将水厂中的水送往各个市政用户的给水管道系统。配水管网具有多种不同的管线,每种管线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分为接户管、分配管和干管,每一种管线的管径各不相同,布置方式、布置地点也各有区别。
1.2市政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
为了保证市政输水管道与配水管道的铺设质量,在进行市政管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中要严格遵循规划批准的城市给水管网平面规划图开展输水管与配水管的实际工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从基础上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所在城市的规模、气候、用水量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可靠的管道布置方案。尤其在进行实际的管道施工铺设中要注意,一定要将给水管线遍布整个用水区域,在有效保障用水区域内的每一名用户的水压水量供应无误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最短距离的管线敷设方式,从而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1.3市政给水管道的分类
市政给水管网分为两种,即环状管网和树枝状管网,其中环状管网的技术要求较高,多应用于城市供水量较大或城市供水系统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城市。环状管网是指运用方向相反的干管进行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环状,从外观上看,这些管线是一个闭合的环形,而且可以两个方向同时供水,保证供水量及供水可靠性。同时供水安全系数高,当其中一处管道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损坏处及时与其他管道隔断,再由维修人员单独检修。而树枝状管网适用于用水量较小、用户较为分散或地域狭长地区。树枝状管网的优势便是设计简单,铺设便捷,投资少、施工成本低,但是树枝状管网的供水安全系数低,可靠性不高。一旦出现局部管网损坏,会导致其下游整个管道的断水情况发生,而且容易出现“死水”区,水质变差等现象。
2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
2.1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
第一,输水管网的设计。输水管网在市政给水管道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该管网主要的作用是运输水资源,所以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管线网络。相关人员在对输水管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允许把输水管和用水户连接在一起,一般而言相关人员不会在输水管的上面接入用水户的管网,然而为了进一步符合广大用户的用水需求,在保障输水管网顺利运作的基础上在其上面接入相应的用水户。
第二,配水管道的设计。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基本上所有的街道下面都会分布着相应的配水管网,并且和输水管道的作用完全不同,二者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水资源运输到指定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而言,配水管网的管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分配管;其二,干管;其三,接户管。无论对于哪种管径类型来说,其在配水管网中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鉴于此,相关人员在对配水管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选择管道直径是100mm的干管,但是在某些城市中,因为充分考虑到广大用户的用水需求,也会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管道直径是200mm的干管。
2.2市政排水管道布置设计
市政排水管道主要是用来排放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其在给排水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相关人员在对排水管道进行布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干道与分支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为了进一步发挥排水管道的实际价值,相关人员在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把排水管道的管线保持到最小,同时也要把管道的埋深控制到最小,继而为今后维修工作与整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应有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手段有很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截流式;其二,环绕式;其三,平行式;其四,正交式等,无论针对哪种设计手段来说都具备自身的优越性。其中,使用次数最为频繁的要属正交式管道布置设计手段了,该方法有着较多的优点,如成本低、管径小等,同时还能促进给排水系统运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3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措施
一旦供水和市政污水管道的设计完成,即将要进行现场施工。为确保施工的效率和可靠性。工作前的技术措施必须熟练掌握。首先,熟悉施工图纸,了解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目的,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同时,施工现场应该认真对待,检查线路,及时排除影响因素,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等影响施工质量或者进度的问题。第二,在准备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时,分析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市政水和排水工程的顺利运行。
3.2施工阶段的技术措施
(1)挖沟:在挖掘之前,必须确定断面的形状,例如直槽、梯形槽、混合槽等,具体形式必须根据市政供水和排水管道的实际排水情况而定出相对应的计划。(2)严格检查密封压力:确保压力低于管体上部的水头压力和净土压力等,确保密封的稳定性。(3)在配置触变性泥浆的过程中,必须要规范选择配浆的材料,以确保选择材料的质量。同时,必须要对根据测试方法配置的泥浆进行测试,以确保浆料比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要求标准。达到泥浆的支撑能力和抗摩擦效果。(4)检查施工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如建筑土壤挖掘过程中的摩擦,扰动等,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尤其是挖掘到达曲线的阶段时,需要增加曲线外的污泥量(如果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完整的泥套,这在传统的建筑规范中通常很容易被忽视。
3.3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措施
竣工验收是建设市政供水和排水管道的最后一步,该段也是必须采用有效技术的更关键步骤,是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措施。例如,此时进行止水试验,将管道充满水并将水浸泡过量。24小时后,检查市政当局供水和排水管道是否有泄漏。具体测试必须结合市政管道的实际施工来确定试验的持续时间。对于具有更多接头的管道,必须适当增加测试时间以确保测试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市政供水和排水管的可靠运作。
结语
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对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影响,关系到居民生活和城市防涝等问题。在进行布置设计和施工中,要先做好调查计算工作,再选择最佳方案,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完善。
参考文献
[1]练恩.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14(07):146-147.
[2]吴严伟.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98-99.
[3]郑元格.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32-33.
论文作者:刘明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管道论文; 管网论文; 市政论文; 给排水论文; 水管论文; 管线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