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求知欲论文,学习兴趣论文,重视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应该在幼儿阶段就注意重视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明白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兴趣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更没有智慧的火花,没有灵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这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启发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生理科学也证明,儿童的大脑是在复杂的兴奋过程中发育健壮起来的,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学习过程中欢欣激动的情感,能唤醒正在沉睡的大脑皮层细胞,使它积极活动起来,起到激发理智和激情的作用。如果幼儿没有求知兴趣,填鸭式地硬灌输,会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惰性而处于精神疲怠,情绪低落而不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起来。这不但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会损害身心健康。伴随着学习过程产生的情感,往往比知识,技能本身更深刻更持久地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
所以,幼儿园智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孩子需要时,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幼儿的求智的第一种表现是提问题。幼儿很早就对新鲜陌生的事物发生较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好奇心,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三四个月左右的婴儿会东张西望地注视周围的事物,五六个月的小孩会用小手抓握东西。尤其是一些色彩鲜艳的或是新奇的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对物体的名称、用途感兴趣,并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四五岁的幼儿已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产生兴趣,常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且追根究底。所以说提问题是幼儿对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具体表现。提问题是儿童思维的成果,也是幼儿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方法。提问题中包含着儿童追求知识的渴望,也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更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发现。例如,当孩子问:“天上的星星,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时,正是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概括、比较的过程。因为他们提这样的问题,也许正是以往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了解到:树上的叶子会掉下来,抛上去的皮球会掉下来,物体在空中总是要落在地上之后,旧的经验和新的发现比较,已有知识与未知东西的比较,才使童心产生了疑问。所以,儿童提问是主动求知的反映,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显示了初绽的智慧之花。
幼儿求智兴趣的第二种表现是通过行动来探索世界。幼儿好动,闲不住,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他们的一些行动在成人看来幼稚可笑,甚至令人生气。例如孩子把玩具拆毁,把闹钟拆开等,想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实质这是反映幼儿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欲望。
孩子求知兴趣还有其表现是要求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且喜欢做模仿性游戏等。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故事中的语言、人物性格等在幼儿的意识中是活生生的。故事能激起幼儿的思想、情感、愿望。幼儿不仅用智力认识世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所以好的故事犹如给孩子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也满足了他们了解世界的需要。
对待幼儿的求智兴趣,要了解、关心、爱护、扶助。要因势利导,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
1.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广泛地接触生活,观察生活。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幼儿的爱好。例如经常听音乐,使幼儿注意某些音乐旋律,就易激起幼儿对音乐的爱好;较早地给孩子介绍书籍,并讲些有趣的小故事,则能引起对阅读的兴趣;多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则能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让孩子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中一些他们能理解的事情,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可以培养幼儿多种多样的爱好和广泛的兴趣。兴趣越广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大自然中的鲜艳的色彩,万千的姿态,动人的声响,神奇的变化,最能吸引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心的孩子,即使是最淘气,最会闹事的孩子,一旦置身于从未见到过的环境中,也会睁大眼睛,专注地去认识这个新世界。他们会很有兴趣地观察地上爬的小虫,树上欢歌跳跃的小鸟,水中游动的蝌蚪、小鱼,甚至身边的行人、汽车等。凡是他们觉得新奇的事物他们都感兴趣,都想研究一番,甚至想摘天上的星星、月亮。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幼儿常会惊喜地发现开花、长叶了,小蝌蚪的尾巴没了而长出了两条后腿了……这样的变化万千的世界中的无穷奥秘随时都会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并慢慢地培养他们稳定的求知兴趣。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孩子观察,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求异思维,对无穷的物质世界的广泛变法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在发现比较中询问,在询问中思考。
2.教师要珍视儿童的提问,并且要有耐心地艺术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厌烦孩子的提问会扼杀儿童的求知兴趣;不负责任给予错误的回答会造成幼儿认识上的错误。科学的态度是,不但要正确地、热情地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善于启发幼儿提问。例如:孩子问秋天到了,为什么树叶变黄了?正确的说法是: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变黄,还有不少树叶变红了,还有很多树叶仍是绿色。幼儿又一定会睁大好奇的眼睛问老师“为什么”,“是树叶中含有不同的色素等原因”。这也就是说教师回答幼儿提问时也应注意说话的逻辑性。另外反问的形式,或用猜谜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兴趣。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为什么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金最多?其中的理由在于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他说,“我的祖父常常问我:‘今天为什么与其它日子不同呢?’他没有立即告诉我不同之处,他总是先叫我提出问题,试找出理由,然后才让我知道为什么不同。在我整个孩提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我依靠信仰而接受任何一件事物,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是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这解答是有道理的,是发人深思的。他告诉我们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儿童有了疑问,才会疑则必究。人类的智慧能够发展,大概就在于逢事都敢于问“为什么”吧!
3.要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限制幼儿的行动来求知是不妥的。教师要理解儿童并给儿童自由探索的机会,在儿童遭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他们一道探索。特别是可以用科学小实验来使孩子获得一些浅显的知识,这样他们的兴趣更会浓厚。教师要指导幼儿既探索事物的奥秘,又不发生危险,既培养其兴趣,又教会探索的方法。当幼儿掌握了某些能力或取得某些成果时,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因此要注意帮助幼儿加强偶然产生的、看上去是短暂的易变的有益的兴趣爱好,而引导他们的兴趣稳定、深入、广泛地发展。
4.要热情地满足幼儿听故事的要求,听完了故事宜教小孩试说,提高他们听说的能力和兴趣。组织适合幼儿认识水平和能力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那些单调的,枯燥乏味的活动或者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的内容,会使幼儿失去求知的兴趣。
此外,教师自身的态度和素养对幼儿学习兴趣也有明显的感染作用。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调节者。幼儿的情绪、兴趣会由于教师调节得当而高涨,也会因引导不当而低落。因此,教师应有饱满的情感,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