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绅士研究”简介_论语论文

孔子“绅士研究”简介_论语论文

孔子“君子学”发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君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1)01-0132-06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所有20篇中均有出现。开篇第一章和末篇最后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论语》中惟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实际上,孔子当年办学,办的就是培养“君子”的学校,孔子就是“君子之师”,孔子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后来的儒学研究,学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礼学”和“仁学”上面。因故,本文不避浅陋,提出“孔子君子学”的概念,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君子”之义:“位”与“德”的纠结

所谓“君子”,从字面看,由“君”和“子”两个单字组成。“君”,《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古文象君坐形。”段玉裁注云:“尹,治也。”下面的“口”,表示发布命令。因此,“君”的本义应为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包括“国君”以及“家君”等。“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本义是“初生”,故后来借用为阳气初生时的时间单位——“子时”;也泛指后代,包括儿子、子女和子孙等。“君子”合起来指“君”的后代,当时是一种尊称,意为居于社会上层的贵族阶层成员,突出的是其“位”,是当时的“在位者”即统治阶层成员的通称。

顺便说说“君子”与“小人”的关系。原初意义的“君子”指当时的统治者;“小人”即“小民”,则指当时的被统治者,如《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二者本来只有“位”的区别,分别是“上位者”和“下位者”的称谓。春秋末年以后,“君子”与“小人”逐渐有了“德”的区别,也作为“有德者”和“无德者”的称谓。

孔子的贡献,在于对“君子”内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使之成为既有地位又有品位的专业管理者。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因此,学生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请求学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门以后,孔子评论道:“樊迟真是个‘小人’!在上位者重视礼制,民众就不会不敬上;在上位者重视公义,民众就不会不服从;在上位者重视诚信,民众就不会不动真情。如果是这样,四方民众就会背着子女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这里,在上位者就是“君子”,“小人”就是小民老百姓,二者并不存在道德上的高低区分,只有地位上的上下差别。

《周易·解卦》有则爻辞:“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孔子解释:“《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周易·系辞上》)董仲舒更进一步指出:“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患祸必至也。”(《汉书·董仲舒传》)这里的“君子”与“小人”,也是地位上的差别。

居于上位的“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位呢?据《宪问》记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孔子称赞南宫适,明确把“君子”与“尚德”联系起来。“君子”者必“尚德”,“尚德”者必“君子”,“尚德”就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内在本质,应该拥有的高尚品位。

必须具备“尚德”的品格,做到“德位一致”,这就是孔子界定的新型“君子”。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孔子办学初期,跟从他学习的实际上是那些并没有天生具有“君子”地位的郊野平民;只是到了后来,孔子名气大了,那些天生具有“君子”地位的贵族子弟们,才投到孔子门下。孔子本人主张“有教无类”,既要使“有其德者有其位”,也要使“有其位者有其德”。二者之中,孔子更重视前者。正如萧公权先生指出:“(君子)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侧重修德以取位。”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四个可以称之为“君子”的榜样。第一个是尚德遵道的南宫适(南容):“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参见《公冶长》)第二个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第三个是实行德政的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第四个是遵道而行的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四位“君子”之中,前两位是孔子的学生,属于“修德以取位”的一类;后两位是在位的官员,属于“就位以修德”的一类。这些人为孔子所致力于培养的“君子”目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孔子对“君子”概念的创新及其价值所在:第一,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其基本含义是有位有德的管理者,包括“先进于礼乐”的先有德而后有位者,以及“后进于礼乐”的先有位而后有德者。第二,孔子把“尚德”引进“君子”的内涵,打破了传统贵族依赖宗法血缘关系对国家管理职位的垄断,为平民参政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孔子的伟大创建,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一样,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具有现代性。后来荀子则提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荀子·性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早在隋唐时期就建立了“科举制度”,后经英国借鉴,建立“文官制度”,成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滥觞。第三,孔子所界定的“君子”,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另一方面,“君子”又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应该成为社会大众的道德楷模。经过千百年的演绎,第二重属性逐渐被强化,直至成为“君子”的惟一内涵。今天,我们用“君子”人格进行道德建设,适当回归“君子”的原本内涵,特别是其第一重属性,这对于提升社会管理者的道德水准,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政治文明,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君子之“德”:管理者的素质修养

在孔子看来,作为管理者的“君子”,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君子的道德修养是其从事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修己以敬”说的是自我管理,首先管理者要通过修养提高自己,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修己以安人”说的是人事管理,管理者要通过修养提高自己,安排好下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修己以安百姓”说的是组织管理,管理者要通过修养提高自己,使民众安居乐业,使整个组织成员各得其所。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一切管理措施的前提。孔子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198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一书的前言中说:以往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怎样管理别人,而本书谈的是怎么管理好自己;“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②。这个观点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正己正人”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关于君子修养的方法,《论语》提出了一系列论述: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年轻时不要迷恋女色,壮年时不要争强好胜,老年时不要贪求无厌。

——君子有三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乐,以结交众多贤明的朋友为乐,便有益了;以骄傲为乐,以浪荡飘游为乐,以大吃大喝为乐,便有害了。

——君子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君子有五行:“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言语,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问题,考虑怎样请教别人;将要发怒,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自己该不该得。

经过自我修养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呢?这就是儒家所谓“君子”的理想人格。根据《论语》的教导,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

1.好学上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君子整天想的不是怎样填饱自己的肚子,而是怎样充实自己的大脑。君子好学是为了充实自己、成就自己,所以不介意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称赞自己。《学而》开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关于“质”和“文”的关系,《颜渊》篇记载了棘子成和子贡的一段问答。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质就好了,没必要有文。子贡说,虎豹的皮是皮,羊狗的皮也是皮,人们还是喜欢虎豹的皮,因为虎豹的皮漂亮,可见文还是有必要的。

3.自尊自重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学而》)所谓“不重则不威”,有人理解成君子要摆架子,耍威风。其实,这里是要求君子自尊自重,只有自重人家才会尊重你。所以,孔子十分重视君子的仪容仪表。《乡党》篇大量记载了君子如何吃饭穿衣、言语脸色、行为举止的规范,有人认为烦琐,实际上正是君子自尊自重的体现。

4.恭而有礼 《颜渊》记载,司马牛对自己没有兄弟感到郁闷。子夏劝导他说:君子只要认真工作不出差错,对人态度恭谨合乎礼节,四海之内,到处都是兄弟,又何必发愁呢?君子讲究礼让、成人之美、以文会友、随和有节,都是恭而有礼的表现。

5.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和”是既讲原则又讲团结,是在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同”是盲从附和,一团和气。孔子提倡前一种境界,反对后一种风气。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提出:“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它就是“和而不同”原则的具体体现。

6.通晓道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通晓道义,其行为取舍以道义为准绳。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卫灵公》篇记载,在陈绝粮,面对子路的抱怨,孔子对之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就是很好的例子。

7.言行一致 为了达到言行一致,君子首先要行先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这是为了避免说到做不到。其次,做到了几分就说几分,“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再次是慢说快做,或者少说多做,“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最后,说话要谨慎,慎言,“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张》)。言行一致的原则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是要慎察,不能仅靠片言只语而选拔任用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8.心胸坦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具有高远的理想,为国为民,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与人交往随和可亲,无党无私,不偏不倚,自然心安理得、坦然面对。君子的行为修养,是为了完善自我,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没有任何抱怨。《颜渊》记载,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四个字:“不忧不惧。”君子做人做事都问心无愧,那又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9.守死善道 蘧伯玉是孔子在《论语》中称赞的“四君子”之一。据《卫灵公》记载,蘧伯玉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出来做官,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却把自己的本领隐藏起来。孔子主张“守死善道”(《泰伯》),天下有道,就出来工作;天下无道,则可以隐居起来。如果国家政治清明,自己却一贫如洗,这对君子是一种耻辱;如果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却大富大贵,这对君子也是一种耻辱。真正的君子,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随时准备把理想付诸实践,但绝对不会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10.通权达变 孔子主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君子通权达变,对于天下的事情,怎样合适,便怎样干。“子见南子”就是一例:尽管南子名声不好,但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还是决定与南子相见。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君子可能会“屈身行道”,但绝对不会“屈道求身”;为了实现理想,他可以周旋于权贵之间,但绝对不会为了追求富贵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三、君子之“政”:管理者的道德教化

孔子办“君子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有不少既有“德”又有“位”,参与了国家管理的实际工作。他们在从政的过程中,又如何实践孔子的教导呢?这里举宓子贱的例子。

宓子贱也是“四君子”之一。据《孔子家语·屈节解》记载:宓子贱担任单父县县长,十分注意推行道德教化,“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三年后,孔子派巫马期微服私访来到单父,想看看这个县长当的怎么样。巫马期看到有个夜里打鱼的人,把鱼捕捞上来后却又放回河里,觉得很奇怪,问其缘故。打渔人回答:“宓子不希望人们捕捉小鱼,要让它们长大后才能捕捞(以保护渔业资源)。我刚才放回河里的就是小鱼。”巫马期听了很受感动,回来后对孔子说:“宓子贱的德政真是达到顶点了。一般老百姓在暗地里的行为,也自觉地循规蹈矩,就像严刑在旁边一样。请问子贱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孔子回答:“我曾经对子贱说过:‘诚乎此者刑乎彼。’要依靠人民的道德自觉而不能单纯施用刑罚。子贱大概就是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单父的治理中了。”

从宓子贱的例子可以看出,真正的君子从政所实行的必然是“德政”,其理论依据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德政”之“德”又如何体现出来呢?下面依照儒家讲的“五常德”——仁义礼智信,来看看君子之“德政”是如何展开的。

第一,为政以“仁”,关爱大众 《尧曰》记载,子张向孔子问怎样从政,孔子回答:“尊五美,屏四恶。”所谓“五美”,一是“惠而不费”,给民众以恩惠,自己却不需要什么耗费;二是“劳而不怨”,役使民众,民众却没有怨恨;三是“欲而不贪”,有欲望却不贪心;四是“泰而不骄”,泰然自若却不骄傲;五是“威而不猛”,威严却不凶猛。如何才能做到?孔子说道:“顺应民众能够得到利益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到利益,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要什么耗费吗?选择可以役使民众的合适时间才去役使,谁会怨恨呢?想得仁便得到了仁,又有什么贪心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重地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说:“不加以教育而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以申戒而督查成绩叫做暴,政令松懈而限期紧迫叫做贼,给人东西出手吝啬叫做小气。”前面的“五美”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后面的“四恶”则是法家的做派。“慢令致期谓之贼”,陈胜吴广被迫起义,不可一世的秦皇朝就是因此灭亡的。

第二,为政以“义”,造福百姓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后世对孔子的义利观有误解,多半因为这句话。其实,这里的“君子/小人”不是从道德水准上说的,而是表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各自的职责。管理者的职责在于讲求治理国家的公义,而不是去追求个人的私利。当然,管理者所讲求的“义”也不是空洞无物的,它必须也必然产生相应的利益,只是这种利益是为民所谋,为民所生,为民所用。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提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义以生利”的管理活动,就是管理者用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又用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价值认识上的“见利思义”、行为准则上的“取之有义”、实际效果上的“先义后利”以及价值评判上的“义利合一”等环节。

《战国策·齐策》记载的“冯谖焚券”故事,正是君子“为政以义,先义后利”的生动案例。有一次,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到其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行前,冯谖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驱车到了薛邑,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券赐给百姓们,并且烧了那些债券,百姓们高呼万岁。冯谖回到都城后,孟尝君问道:“先生给我买了些什么带回来了?”冯谖说:“您说‘看我这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家里堆满了珠宝,厩棚挤满了狗马,阶下站满了美女;您家里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于是,我用债款给你买回了义。”孟尝君当时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过了一年,齐王不再重用孟尝君,孟尝君只好前往自己的封地薛邑。距离薛邑还有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站了整整一天,迎接孟尝君。这时,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当时给我买的义,今天才看到!”在这个案例中,孟尝君开头确实损失了“利”(债券),却得到了“义”(民心)。义对于统治者来说,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利。

第三,为政以“礼”,规范行为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齐之以礼”,具有规范的作用。《礼记·仲尼燕居》引孔子的话说:“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即事之治”,就是把礼当作处理一切事务使之具有秩序的控制规范。如果治理国家不用礼来约束,就会混乱无序。人们好像无人搀扶的瞎子或者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手足无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因此,礼作为一种控制规范,其本质就在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整个社会联为一体。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社会规范,“礼”所规范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经解》)在“安上”方面,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只有君主按照礼的规范来使用臣下,臣下才有可能对君主尽忠尽职。在“治民”方面,孔子提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只有在上位者按照礼的规范来使用民众,民众才容易听从指挥。这与后世“儒术”中所掺杂的“君为臣纲”的法家思想,截然不同。

第四,为政以“智”,教化民众 《阳货》记载,孔子到弟子子游做县长的武城,老远就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半开玩笑地对子游说:“割鸡焉用宰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么一个小地方,也用得着礼乐教化吗?子游答道:老师您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吗?统治者通过学习则懂得关爱民众,民众通过学习则更容易听指挥。这里也体现了孔子教化民众的一贯思想。众所周知,“庶—富—教”正是儒家治国的三部曲。

可是这样,问题却来了。《泰伯》有句话:“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历来是有争议的,到底是“愚民”还是“教民”呢?关键在于断句的不同。众多注家中,康有为《论语注》的断句是可取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可以使用,就顺势去指挥;民众如果不可以使用,就要去教化他们。这种断句和理解,体现出孔子及其儒家一贯的“教民”思想。实际上,在孔子看来,管理就是教育,管理者就是教育者,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化民众是“君子”的基本职责。

第五,为政以“信”,赢得民心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如“信则人任焉”(《阳货》),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二是对人有信用,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了。既然君子为政以信,就要先赢得信任才能进行管理活动。对于民众,必须得到信任才能去动员,否则民众以为你在折磨他们;对于上级,必须得到信任才能去劝谏,否则上级以为你在毁谤他们。因此,孔子把管理者的诚信看得很重要。据《颜渊》记载,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领军队攻打卫国的原城,约定只打十天,十天打不下来就撤兵,于是每个人只带十天的口粮就出发了。虽然全军将士奋勇作战,但原城人顽强抵抗,过了十天,原城还没有被攻破。晋文公下令收兵回国。群臣都劝晋文公再坚持三天,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晋文公认为守信用比得到一座城池更重要,坚持按照约定收兵。原城和卫国人知道晋文公如此守信用,就都归顺了他。从中可见,信用的威力比强大的军队还要强大,因为信用可以赢得民心,而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如上所述,孔子的“君子学”内容丰富,亟待挖掘。尽管它诞生在两千多年前,今天的时代已经变化了,但是,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必要职能,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无论传统的专制社会还是现代的民主社会,社会管理工作总需要一个“精英阶层”来做,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如何使用、如何管理这个“精英阶层”。在这方面,孔子的“君子学”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收稿日期:2010-08-03

注释: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68-49页。

②P.F.Drucker,The Effective Executive,New York:Harper & Row,1985.

标签:;  ;  ;  ;  ;  ;  

孔子“绅士研究”简介_论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