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_孔维菊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_孔维菊

山东省曲阜市时庄街道第二中学 273160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在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教学是现阶段各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下,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标的深入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审美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推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渗透以及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希望对解决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

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马克思说过:“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珠 宝商人所看到的只是商业的价值,而不是珠宝的美的特性。”这说明了情感和 注意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必须设法调 动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 1.用美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儿童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展示美的画面,或播放动听的乐曲,或生动形象地表演,或绘声绘色地描述,将学生很快 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基调。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去哪里呢?到动物园去吧! ”学生们欢呼雀跃,鼓起掌来。接着,我播放了各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点击鼠标,屏幕上显示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引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的描述,师生共同来做“给动物添尾巴”的游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们学习起来兴致很高,效果更好。2.以教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要靠学生亲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能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或激昂,或深沉,或轻快,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些感情丰富的语段,让学生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还可以精心设计疑问,以问促读,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美学教育的渗透。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富有情感以及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足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学生在思想意志、理智认识、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基本能力方面得到夏丏尊先生所说的那种“调和发达”的状态,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程对学生情感、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的情绪感染力,使课堂具有融洽、健康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享受感和轻松感,使课堂气氛和谐,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同时,也要力求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作为一门艺术的教学,是非常讲究教学技巧的。小学教育拥有良好的教学对象,外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力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对审美教育投身其中,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设计好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去体验语文中美的元素,进行良性互动,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最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关的手段来渲染美的氛围,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渲染和熏陶。最后,要让学生充分融入所讲内容中的角色里,比如让学生进行扮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美,体验作者的情感。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里面的落后理念。良好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里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是首要任务。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的主体观念,懂得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硬件措施。然后,教师应该不断地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以至可以更好地教学。最后,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语、穿着以及板书等。

参考文献

[1]夏乐意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探讨[J].2015,04,1-2。

[2]张顺国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2015,05,3-4。

论文作者:孔维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_孔维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