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构建和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信息技术就是BIM技术。BIM技术能够透过模型将帮助建筑完工的所有工程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并同步完成对它们的分析处理,构建起信息数字化的立体的模型。此模型是一种模拟仿真建筑物的模型,将水暖、建筑、施工等一系列和建筑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作为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仿真模拟的最大化,因此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视性、协调性、优化性,是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施工;预制装备式建筑
1 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数字信息技术,其主要通过整合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借助一定的信息模型来全程模拟工程实践,从而更为直观的展示工程施工活动,同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构建起完整的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参考意见。因而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随着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预制装配式建筑应时代而生,并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所谓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来生产以及装配工程项目的各个构件。该建筑类型的诞生,既是我国节能环保理念的产物,也能够显著缓解传统建筑空间难以灵活分割的缺陷,且其自重仅为传统建筑的一半。具体到施工活动中,首先对工程项目需要的各个构件进行预制,然后将预制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结合施工方案进行安装施工即可。为确保该建筑类型的安全稳固性,应优先保证各个构件的弹性达标,且浇筑构件连接位置不出现裂缝损伤。当然了,强化预制式装配建筑的施工管理也是提升其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3 BIM 技术运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法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有利也有弊。它主要有两个因素影响建筑的施工效果,首先是在建筑施工安装的过程中建筑构件会出现缺货、装配错误等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装配施工没有及时深入了解材料构件的结构。其次不可控的因素有较多,例如,会出现天气多变运输过程中停滞,或者是生产商未及时发货等类似这样的突发情况都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虽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较多弊端,但总体而言,相比较传统建筑的建造而言具其优势是十分突出的,利远远大于弊。从材料构件而言,材料构件不但本身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绿色无污染噪音低且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而且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有比较强整体性,所以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材料构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从施工的快慢而言,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呈现程序化强、质量化高、标准化高、高效化明显的特点,因此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更快。从施工质量的高低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构件的质量更高,并且施工的高效率化和整体化更强,因而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的质量会更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装配施工中采用 BIM新型技术。通过剖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数据信息和协调重新组合不同建筑工程的数据,可建立仿真模拟 3D 信息的模型的建筑物,从而促进项目的整体优化。
4 BIM 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4.1优化整体设计
施工设计是所有工程建筑施工前都要经过的必备过程,不可或缺。可是,由于施工设计的好坏对建筑的呈现效果的影响并不突出,就算是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出现一些较小的问题,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这是以往建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预制装配式建筑利用 BIM 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 通过数据的整体分析和整合使建筑设计可视化、可模拟,从而更能准确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误差。如果想设计的瑕疵更小可利用 BIM 技术建模后,通过预制构件的模拟安装构建不同的模拟模型,从而选择最优方式。因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和完善,最后达到瑕疵最小化的效果。
4.2场布管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堆放是预制装配工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节点,这其中包含塔吊的旋转半径、材料堆放场地的扩展加固、材料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和整个施工过程的其他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因为现场的材料堆放场地有限,所以要将施工现场的PC构件堆放在1.5层以下,并且控制好堆放场地中材料的堆放量。因此需要用BIM技术来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场地模型,对现场的实际施工进展程度以及计划信息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合理地分配材料堆放的场地,控制好各种材料在堆场中的存放量。
4.3在构件制造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日益突出,大数据时代如期而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任何领域的发展均会产生许多数据,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因此数据的优化对提高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构造构件时,为了有效的分析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信息数据,可利用 BIM 技术来存放工程建设生命周期数据,并把构件设定编码。在实施管理工作期间,为了防止构件丢失,将每个编号的构件安装上与之对应的芯片,实现一对一的连接状态,从而进行信息追踪。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准确的分析相关信息,了解实际情况,从而精准地测量出构件的质量优劣,我们需要通过 BIM 技术来采集芯片信息。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配送到施工现场。
4.4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每一个建筑工程的重点重视的阶段。在现场施工过程中,BIM 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可视化功能可以解决施工现场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与收集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 BIM 技术准确分析施工设计和收集材料选购的信息,从而达到高效的管理材料,减少了许多因管理不当出现的用量差异问题。因为其往往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其实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材料、人员、设备与机械、技术等都特别容易出现问题,BIM 技术则能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BIM技术可以利用可视化功能为对节点连接要求很高的建筑提供技术支持,使整个结构不出现偏移,准确定位。
4.5在碰撞检测方面
传统的 2D平面图不够直观,即便施工经验十分丰富的施工人员,也很难一眼就发现各个构件间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碰撞。因此需要对构件进行碰撞检测试验,通常可以利用预制构件的模型和现场浇筑好的结构模型来予以实现,分析构件的实际位置会给现场浇筑施工产生多大的影响,进而实现对构件位置的精准确定,避免模型模板的损耗。若检测试验时,部分碰撞无法予以调整,则可以尝试对预制构件进行适当的修改。
结束语
总之,BIM 技术是一种数字信息化技术,其通过构建施工模型,来对工程施工过程予以全程的直观的指导,因而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建筑类型,其在建设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将 BIM 技术合理应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够直观的表达各个施工节点状况,避免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缺陷,进一步优化各个施工节点的施工行为,灵活调整施工进度,实现了每个施工环节的精细化,最终有利于全面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瑞添,王超,王耀.BIM PC构件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J].施工企业管理,2017,(8):100-101.
论文作者:马雅波,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模型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