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经济开发思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开发论文,思路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育旅游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是体育和旅游相互结合的一种健身方式。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旅游业可以呈相对集群式的发展,比如,西北地区的沙地体育旅游、高寒体育旅游,东北地区的冰雪体育旅游,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拓展运动、户外运动等。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后起之秀,在旅游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经过了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具有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在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旅游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已经占到了旅游业的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国国内体育旅游只有旅游业每年产值的百分之五左右。可以说,我国体育旅游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之中,尚未出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内人士的共同认识。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新发展,对于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旅游的基本含义
就广义而言,体育旅游主要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为主体的旅游形式,也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类身体娱乐、锻炼、竞赛、康复和体育文化交流等各项活动以及和旅游地、旅游企业、社会之间各种关系之总和。就狭义而言,体育旅游主要是为了切实满足与适应旅游者各类体育需求,而借助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从而让旅游者身心能够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社会活动之一。不管是广义上的含义,还是狭义上的含义,体育旅游的社会本质均为一种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活动,而且还是体育产业化与商品化的结果。体育旅游应当以体育资源以及相应的体育设施作为条件,以各类旅游商品为主要形式,能够为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提供各类结合了健身、娱乐、休闲以及交际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营业性项目,能够让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实现和谐统一,可以说这就是体育旅游的本质。
二、拓展体育旅游经济的必要性
一是拓展体育旅游经济能促进非贸易性的经济增长,从而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比如,旅游产业能够为社会上各类人员提供就业的新机会。根据我国国家旅游局的一项调查统计,在今后十年,我国旅游业依然会保持极快的经济发展趋势,这就能持续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之提升,能够为大约七十多万人提供在旅游业就业的机会,并且间接带动三百五十多万人实现就业。随着体育旅游之发展,今后必然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相当大、经济效益比较好、容纳就业人员相当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二是拓展体育旅游经济能切实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实现新发展,由于旅游属于综合性社会活动,涵盖了吃、住、行、游等大量丰富内容,所以也就能够带动餐饮业、饭店服务业以及娱乐业等各相关产业的新发展。三是拓展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切实改变现代人的体育生活观念以及消费方式。比如,体育旅游经济能够让旅游者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能,丰富其体育知识,帮助旅行者能够迅速地恢复体力与精力。旅游者在投入体育消费之时,可以购买一些相关体育服装与体育用品,从而提升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四是拓展体育旅游事业还能形成全新的体育产业。比如,可以形成体育咨询业、体育医疗康复业、体育健美业、体育器材业以及体育服装业等。同时,拓展体育旅游还能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业生产水平,并且加强对外国际间经济合作和交流。五是拓展体育旅游还能提升现代人对于生态体育经济和生态体育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理解。所以,体育旅游将应当发展成为我国人民体育生活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开发体育旅游经济,有利于推进已在我国实施多年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广大民众体育健身资源之开发,进而促进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的共享化与大众化。
三、开发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路
1.政府部门要加强体育旅游经济的规划。综合分析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在体育旅游规划编制的相关经验,可发现这些国家的政府通过主导,发挥出了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注重与强化了体育旅游规划事务,所以,中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开发应当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能力。就当前形势来看,区域经济间的体育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今后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政府体育旅游开发规划中一定要十分明确地规定各地方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在本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开发中的合作目标、内容与手段等,通过共同制定加快区域体育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坚决打破固有的地方体育旅游市场垄断壁垒。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实施富有成效的金融与财政政策,积极帮助体育产业实现新的发展。要以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为主要引导手段,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体育旅游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投、融资机制。与此同时,应当注重于引进公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项目,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旅游经济产业的更好发展。
2.积极建设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是实施体育旅游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还是控制体育旅游成本与提升旅游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不断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了建设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场、体育馆等,从而健全完善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体系,积极拓展体育方面的设施规模,并为举办或者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体育节等活动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其奠定物质上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健全完善体育旅游服务类的配套设施,比如,要建设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优质的住宿设施与就餐设施,建设各种参与型与观赏型体育旅游场地,竞技型体育旅游赛事设施,休闲健身型体育旅游场地设施等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类基础设施。
3.不断加大体育旅游推广的力度。目前,因为一部分潜在旅游消费者对于我国体育旅游产品还不够了解,所以对于参与体育旅游活动采取了观望态度。有鉴于此,应当强化资金上的投入,尽量开发体育旅游产业,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应用全部市场策略加以推广,做到人人都知道体育旅游。一是体育旅游产业经营者与政府相互部门应当利用各种推广手段,不断强化体育健身意识,健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让体育健身能够成为每一位体育旅游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并且让体育旅游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二是要运用大众媒体、广告等多种方式以推广这一新型旅游方式,从而让我们能够尽可能地了解到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特点,并且不断推动有关产业的开发。我国还可建立起专门性体育旅游网站以促进体育旅游业的信息化,进而建立起全球化的体育旅游开发与服务网络。要积极组织旅游推广促销团体到其他各国、各地区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推介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旅行社、新闻媒介等到我国开展实地考察,采访相关旅游线路,从而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相关线路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多个方面提升体育旅游的吸引力。
4.健全完善体育旅游安全体系建设。体育旅游中有一部分项目具备一定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旅游消费者完全可通过挑战与超越自我以得到十分满足与愉悦的心情,这实际上就是体育旅游魅力之所在。比如,攀岩、登山、蹦极等活动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危险性。因此,在组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安全上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体育旅游组织者一定要以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为前提以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对于一部分风险比较大的体育旅游项目,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必须进行严格地审批论证,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以保障旅游项目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签订保险合同等方式,把旅游组织与旅游消费者所面临的涉及体育财产损失风险、体育人身伤害风险、体育责任风险等责任交给社会上的商业性保险机构来负责。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切实保障广大体育旅游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能积极发展相关的体育保险业务。
5.加大培育体育旅游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可以说,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是保障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得到有效发展的核心。在体育旅游经济开发的过程之中,必须拥有高素质、多层次的体育旅游经营人才,这样才会可能有兴旺发达的体育旅游经济产业。就我国当前的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来观察,我们十分需要一大批不仅懂得体育知识,而且又懂得旅游知识,同时还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有鉴于此,应当积极采取多种途径,运用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输出到高等院校学习、鼓励参与学历提升教育等各种方式来积极培养体育旅游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并且不断提高体育旅游中各个不同层次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力求培养出更多更好地适合于开展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体育旅游经济开发是我国体育产业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旅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并不只是体育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更是体育和旅游相互结合和渗透过程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经济领域。如今,因为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与民众旅游意识的不断提升,体育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最有活力和最具吸引力的新型产业,而且必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