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策略论文_钟恒东

论述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策略论文_钟恒东

深圳市中深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园林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一种特有的建筑景观,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生态风景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休闲功能,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休闲环境。优秀的风景园林还能够成为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积极进行科学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建设高质量的园林。但在当前的风景园林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以充分保障园林作用的实现。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策略

一、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是比较重要的建设内容,其建设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快慢。因此,做好风景园林施工尤为关键。实际上,风景园林既能够使人们的审美与精神享受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风景园林施工还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推动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不管是对城市发展还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风景园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不仅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平衡,而且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时可以通过风景园林施工来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改善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生活环境,进而有效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效果,则需要对其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至关重要。

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1.风景园林的施工设计不科学。

风景园林施工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但一些小工程的预算少,工程设计不够细致,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还有的设计人员的设计和规划水平较低,设计不达标。

2.施工人员不够专业。

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很大一部分风景园林施工的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不了解园林的植物种类、生长习性等基本情况,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建设出高質量的风景园林。

3.土壤预处理不科学。

土壤预处理是指在移栽或种植植物之前对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处理,使其能够符合苗木的生长需要。如果土壤预处理不科学有的会导致苗木生长情况差,有的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另外,还有的施工人员对地面的坡度、平整度等没有做好处理,其也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4.苗木管理水平低。

当前,部分风景园林苗木管理水平低,容易导致苗木成活率低,增加了后期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风景园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会收到影响。

5.施工后期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完成后的主要管理工作是对植物的养护,如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这些工作都与苗木的成长息息相关,并影响了园林的持续发展。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园林后期的管理工作质量不过关,例如没有定期浇水、施肥,没有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分析等,经常导致苗木生长发育不健全甚至死亡。

6.园林植被栽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植被栽种是否科学也直接决定了植被的成活率以及实际效果。如果植被的栽种方向出现偏差,就会影響其观赏效果。植被在栽种完成后,后期还需要针对其根系或者冠系进行修整,如果不能正确的修整冠系以及根系,将会影响植被的生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裸根系植被来说,在栽种之前,应当将种植部位的土壤堆砌成锥形,然后软化土壤,这样才能够使根系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成活率。除此以外,在进行园林施工之前,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导致施工时间仓促,影响园林建设的质量。除此以外,还需要施工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以及施工水平。后期做好对植被的养护工作,及时清除杂草浇水,确保植被高质量存活。

三、优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策略

1.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在风景园林施工前要对风景园林的施工进行整体的设计,充分论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重复投资、过渡投资和遗漏投资。一方面,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具有风景园林设计资质的企业对园林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综合实力强、有风景园林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根据业主需要、有关规定和设计方案严格施工,降低施工的随意性。另外,要做好土壤的预处理工作,充分监测分析土壤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要做好苗木质量的检查工作,严格控制病苗木进入园林,选择易成活、价格合理的苗木。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是风景园林施工的核心环节,要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走进施工现场,告知施工人员每一个施工细节,提醒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对苗木造成损害。另外,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提高施工速度,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尽快修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以维护施工单位和园林单位的利益。

具体来说,应成立施工管理部对施工进行统筹管理,施工管理部由施工单位的经理和园林单位的负责人领导,在遇到大事小情时进行统筹协商、命令指挥。明确施工单位和园林单位各自的职责,即施工单位负责安全、高质量施工,园林单位负责施工的监督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决策效率,避免了推诿扯皮,提高了权责清晰度,保障了正常的施工秩序。

3.加强施工机械管理。

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通常要用到一些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质量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机械设备的配备上,应严格控制器质量,并制定“人机固定”措施,防止因人为破坏造成的机械故障。要严格控制机械人员的操作,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4.充分论证风景园林材料使用的可行性。

施工材料的安全合理是风景园林建设的质量保障。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园林植物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园林植物的丰富性,将其尽可能地应用到园林中,满足人们的欣赏需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不仅要关注风景园林材料的价格,更要注重风景园林的质量,还要考虑其是否合适在园林中使用,保证材料采购的适用性。

5.加强后期养护。

在我国风景园林施工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忽视后期养护的问题,降低了园林的质量,不利于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后期一系列的返工问题,导致施工成本提高。因此,在前期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将养护纳入常规化的工作中,自动养护制度,规范养护标准。要定期安排专人检测苗木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做好苗木的浇水、除草、除虫、施肥、整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引进新的苗木,提高苗木的多样性。

6.加强对植被后期的养护工作

在基础的风景园林栽种工作完成后,还需要注意加强后期对苗木的养护工作。例如及时清除杂草、浇水以及防治虫害等。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侵害,例如杂草会夺取植被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为了给植被提供充足的养分,相关人员需要按时给予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避免出现由于养料不足出现死苗的现象。除了以上措施,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植被生长周期的特点定时进行排水灌溉以及整形修剪等工作,以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四、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更加生态、文明,而且它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休闲场地,有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应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水平,提升风景园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红梅.刍议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8(11):200-201.

[2] 方月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现代园艺,2017(22):211-212.

[3] 杨吕云.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J].浙江园林,2016(04):84-86.

论文作者:钟恒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论述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策略论文_钟恒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