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青岛 266400)
【摘 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以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在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状况、评分,以及发病一个月之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与病死率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的1天之内,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状况较为明显,溶栓治疗后的7天、14天后,两组患者再次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状况更加显著。并且患者发病一个月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状况有了差别,观察组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有23例,预后不良的有12例,死亡的有5例;对照组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良好的有16例,不良的有19例,死亡的有5例,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生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没有显著的差异。病死数量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3例,病死率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43-02
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属于重组组织型,是现在唯一的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对于急性脑梗缺血症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性已经有了临床的验证。但是在治疗时使用的具体剂量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还没有取得一致性意见,本次实验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比较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否得到了改善,具体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间患有急性脑梗的病例80例,让他们接受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各40例,其中两组的患者在平均年龄与男女比例、既往病史上没有显著差异,两组考虑的因素具有均衡性。
1.2治疗方法
选取的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药物在静脉的注射,注射的总剂量为0.9mg/kg,在静脉静推10%,其余90%在1个小时之内进行静脉泵的注入,最大的剂量不能超过90mg,注射过药物之后,及时对颅脑进行CT检查,及时消除脑出血现象。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药物治疗。
1.3入院后神经功能评定的标准
我院对于这些急性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专业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状况,医师对那些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进行评分,2位医师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在进行记录。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天、7天、14天之后,进行改良状况的评分,并且在患者发病后的第三十天采用神经功能预后评分标准对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良好的患者得分在0-2分,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不良患者的得分在3-5分,死亡患者得分为6分,患者的脑出血状况、以及患者的死亡时间、死亡几率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专业的医学统计软件建立起专业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X检验,P<0.05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状况得分比较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第三十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得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良好的有23例(57.5%),改善不良的有12例(30.0%),死亡的有5例(12.5%);对照组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良好的有16例(40.0%),改善后不良的有19例(47.5%),死亡的有5例(12.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果:观察组出现脑出血症状的为3例(7.5%),对照组出现出血症状的为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现脑出血情况的数据比较并没有太大差异。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一个月之内,观察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5例(12.5%),对照组死亡人数也为5例(12.5%),两组急性脑梗患者的病死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脑部血流,防止血管的再次闭塞,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状况,具有显著功效与作用。本次实验研究中,主要对急性脑梗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这些患者在发病后的6小时内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药物在溶栓后的2天之内,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状况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对照组则没有较明显的改善。在药物溶栓后的7天、14天后再次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并且优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患者发病后的第三十天时,将收集到的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预后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证明了这种方法有助于急性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状况。另外在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除了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之外,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辅导,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将相关的医学知识普及给病人以及家属,增强病人及家属的预防与自救的意识。[1]
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病死率在比较之后,可以得出:观察组的脑出血症状出现病例3例,对照组为2例,脑出血几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治疗病死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病死为5例,对照组为5例,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治疗过程中出现脑出血状况的也较少,降低了治疗的危险性,患者的病死率也较低,另外还能提高急性脑梗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值得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宪民,曹亦宾,李欣等.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834-836.
[2]李明,孙大勇,韩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致舌血管源性水肿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35.
[3]史宝和,陈晓虹,李成洋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0):635-636.
[4]黄良通,邱伟文,钟根龙等.高龄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4):625-627.
[5]胡继川,龚雪琴.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32-1933.
论文作者:刘东伟,王坤,李义亭,庄玉群,逄淑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溶栓论文; 脑出血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况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