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雁[1]2008年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文中指出传统的物理教学秉承“二元价值论”,将知识和学习者割裂开,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习的客体,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听讲、解答大量习题来掌握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而物理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仅仅是作为物理知识的传授者苦苦支撑着自己的角色。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原有的接受学习已经不适应教育的现状,显现出它的弊端——使物理课程趋于封闭和僵化。为了弥补接受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引入物理课堂就势在必行。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物理作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有其独特优势,也必将有广阔的前景。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较有着自己的特点: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对于研究性学习走进中学物理课堂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教学策略的建构和使用有利于形成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学习模式。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指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目标;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哲学、教育学基础;着重阐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按照课外和课内两种不同情况,介绍了对应的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方式。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高中物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模式。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在本文中都详细给予介绍。
况四新[2]2004年在《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探讨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构建过程,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本文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重点探究了中学物理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文章主要分如下几部分: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概述 本章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极其主要的理论。 第二章 中学物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本章主要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第叁章 中学物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 本章主要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的现状、学生的身心特点等方面论述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可行性。 第四章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本章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问题,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实施原则、基本程序、实施途径等,重点探讨了在物理课堂内和课堂外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和模式。 第五章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实践 本章列举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范例,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第六章 物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 本章探讨了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问题。 第七章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本章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见评价类型,主要探讨了研究性学习中的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方法。 结语 简述了文章的结论,并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进行了反思,简要分析了当前实施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陈敏[3]2003年在《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课程体系。物理新课程改革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课,以提高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研究性学习使教师不再是将学习的物理知识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只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起指导、组织和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如何认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如何促进,成为教师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物理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采用的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问题。
郑威[4]2006年在《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现已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亮点。培养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生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教育目标。本文的写作是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出发,结合国内外现阶段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和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结合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实践的教学案例,总结出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几种常见的模式。在几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点点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中还存在大量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之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一点点经验和启示,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课堂的探究学习和训练,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功,学习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能力。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今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渗透研究性学习方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周晓农, 吴霞[5]2010年在《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开展了八九年,但许多学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从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的指导及总结评价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对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李坤[6]2004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科学、合理,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受到广泛的重视。它的打破了传统的接受性教育中过多倚重教师传授、以教学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严重降低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本文力图阐述研究性学习优点,分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进行探析,并提出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全文分别论述了:当前物理教学引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实效性探索的意义;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及意义;研究性学习的误区;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田健[7]2007年在《数字化实验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与实验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北京市确定在2007年秋季开学高中将开始进入新课标下的教学。新课标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从而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目标。而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新的实验手段的应用必不可少。新课标中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的数字化实验这种新兴的实验手段已经开始装备到中学。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数字化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数字化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结合、数字化实验与探究性课堂教学的结合这叁个不同层面,对数字化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探索,并对数字化实验在电磁学、光学中的独特作用作了专门的论述。本文还尝试了数字化实验条件下的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探索。
郭兴华[8]2006年在《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的学,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国家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列入课程计划。目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还要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在对扬州市部分高中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探索力图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期望能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第二部分:研究性学习相关论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性学习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扬州市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对扬州市叁所不同类型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基本弄清了中学师生对待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效和制约因素,为开展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这部分内容着重从理论方面对研究性学习作出指导。主要提出并阐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六个目标、六大原则以及六个方面的策略等,不仅重点探讨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等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模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还构建了课外物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模式,并从五个方面对课题选择的范围提出了建议。第五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过程及案例。以理论为指导,在两
张彩霞[9]2008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新的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单纯在现实中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会遇到资源、信息、方法以及手段等诸多困难,而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则为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信息技术可以在问题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和互助学习等方面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强劲的引擎,在有效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面为老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在对物理研究性学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提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猜想和假设的依据、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实验探究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体设计等典型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
赵晓峰[10]2007年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文章从我国的中学、大学物理的教育现状以及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出发,以系统科学、物理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叁个方面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得出了如何更好地衔接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教与学的问题,从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初步探讨了如何建立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立体化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 王彩雁.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探讨与实践[D]. 况四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评价的研究[D]. 陈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4]. 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研究[D]. 郑威.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5].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周晓农, 吴霞.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6]. 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D]. 李坤.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7]. 数字化实验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与实验中的功能研究[D]. 田健.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8].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 郭兴华. 扬州大学. 2006
[9].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探索[D]. 张彩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10].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D]. 赵晓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物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学物理论文; 实验物理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