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论文_陈秋霖

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论文_陈秋霖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政府补助数额日渐庞大,政府补助政策的手段也越发多样化,己经由原来的单环节变为多环节补助,从有限型扩大为综合型,从短期性补贴发展到长期性补贴。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或企业价值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主要起两方面效应,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

关键词: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企业绩效

一、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

Bergstrom1987—1993年间瑞典企业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政府补助企业的当年,补助能够为企业带来正面效应,但是之后几年补助带来的是负面效应。Tzelepis与Skuras(2004)以1982—1996年希腊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得出政府补助流入企业的自由现金使得企业偿债能力提高,导致政府补贴与企业的增长正向相关,但并没有使企业效率以及获利能力得到提高。Devinder Sharma采用了爱尔兰的工厂数据,发现而只会减少企业的资金约束,增加使用资金,但补助不会直接刺激生产率增长。

国内学者陈晓和李静(2001)研究表明政府补助表现为低效或无效,无益于提高企业的长期绩效,认为政府给予上市企业财政支持或税收优惠是政府积极参与了上市企业为保牌、配股或增发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吕久琴(2012)从企业规模角度,选取2007—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并不能显著增加企业价值。刘亚莉,张曼迪,马晓燕(2010)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地产企业获得地方政府补助的动因与企业性质无关,且国有与民营的房地产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方面无显著差异,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净利率,对房地产企业的绩效有正面影响。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具有两方面的效应;其一,有利因素是补贴増加企业的自有资金,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加强研发方面的投入,促进企业更好的规模经营;其二,不利的因素是政府补助使得企业改变资本与劳动组合,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适当。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对政府补助对绩效影响的具体路径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对政府补助对企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缺乏充分的研究。

二、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是具有调节效应的,政府补助是调节变量,通过改变政府补助可以调节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关勇军,瞿旻(2013)研究认为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其中,政府补助是调节变量,政府针对企业进行技术补贴是政府有目的的一项行为,企业的研发活动应当符合政府的补助政策导向。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只有获得相当的研究成果才能获得政府的专项补助,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创新创业国家战略大环境中,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而政府补助只是政府调控的一个手段。因此,政府直接补贴在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一些文献研究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事实上这三者也存在中介效应的影响。臧志彭(2015)的文章以 2011—2013年的 161 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期的政府补助经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中介效用是成立的。章新蓉等(2016)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时序分组发现,政府补助均能通过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中介效应。其中,在“事中补助”模式中本期补助经本期 研发投入对本期企业绩效的总效用最优,但中介效应较差;上期补助经上期 研发投入对本期企业绩效的总效用稍差,但中介效用最优,因此最符合政府补助的政策导向初衷;而“事前补助”模式总效用和中介效用较差。

三、文献述评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具有两方面的效应;其一,有利因素是补贴増加企业的自有资金,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加强研发方面的投入,促进企业更好的规模经营;其二,不利的因素是政府补助使得企业改变资本与劳动组合,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适当。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对政府补助对绩效影响的具体路径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对政府补助对企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缺乏充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滞后性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的认识,其结论分为如下其一,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二,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不存在滞后性;其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化理缺乏深入的探讨,以致不同的样本以及不同的样本期间得到的研究结论会有截然不同的现象。对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研究,主要有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当研究调节效应时,以政府补助为调节变量;而研究中介效应时,则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1]鱼文英,李京勋.市场力量对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旅行社营销能力的调节作用[J].旅游学刊,2017,32(12):68-79.

[2]赵树宽,齐齐,张金峰.寻租视角下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2):5-10+2.

[3]朱丽娜,贺小刚,贾植涵.“穷困”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环境不确定性与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效应[J].经济管理,2017,39(11):67-84

[4]马翠萍,古继宝,窦军生,张清琼.创业激情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1):142-154.

[5]王婷,方闰梅,周珊珊.浅析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J].商场现代化,2017(19):87-88.

[6]姚林如,杨海军,王笑.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财经论丛,2017(12):107-113.

[7]张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46-50.

[8]韩平飞.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秋霖(1993年—),女,汉族,四川泸州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单位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

论文作者:陈秋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论文_陈秋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