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_社会保障支出论文

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适应性论文,社会保障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5-0063-07

国际上常用“社会保障水平”反映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具体的指标有“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本文以“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代表“社会保障水平”,以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明,GDP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与增长速度。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来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螺旋式发展态势,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波动,基本表现为右上倾的倒U形[1]。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个低水平适应——高水平调整——高水平适应的发展过程。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强省,正确认识其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状况及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既对浙江省社会保障的稳步发展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也对兄弟省市乃至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社会保障力度逐步加强。从表1可以看出,1980~2005年,全国GDP增长了39.28倍,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50.22倍,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26年里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3.45%~5.33%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为4.29%。这与西方主要国家1950年以前的水平大致相当①。说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社会保障水平还是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区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浙江作为全国经济强省,其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表2可以看出,浙江省GDP在24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6.42倍,比同期全国GDP增速高出17.14倍;与此同时,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58.36倍,比同期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速高出8.14倍。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规模虽说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24年里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2.08%~3.83%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仅为3.02%,比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低1.27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2000年以来平稳增长的态势相比,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却呈现低水平倒退迹象(见图1)。

图1 全国与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趋势图

注:(1)表中数据根据《浙江统计年鉴》公布的有关数据整理,其中1980、1981年部分数据缺失。(2)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以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为准。(3)社会保障支出口径如下:1998年前(含1998年)按历年《浙江统计年鉴》里的地方财政“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城市人口下乡安置费”(1986年改为“城市青年就业经费”,1987年后该项目合并到“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全部职工保险福利费用”(包括全民单位、集体单位、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保险福利费用)之和作为当年“社会保障支出”;1999年后按历年《浙江统计年鉴》里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包括行政、事业、各类企业单为支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生活费、医疗卫生费等)之和作为当年“社会保障支出”。

二、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分析

上文分析表明,虽然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在逐年加大,但是其社会保障水平却呈现下降趋势。为此,我们引入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② 概念进一步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表3可知,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7.25%,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6.18%,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在0.28~2.18之间,弹性平均值为1.19。即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全国GDP每增长1个单位,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1.19个单位。从浙江省来看,1982年以来的24年里,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率为20.45%,GDP平均增长率为19.63%,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在0.30~4.88之间,弹性平均值为1.27。即浙江省GDP每增长1个单位,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1.27个单位。

因此,从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对发展态势来看,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和GDP的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对社会保障支出的贡献率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相比,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波动较大,其最大值为4.88,比全国最大值高出2.17。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平均值为1.26,同期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平均值仅为0.89。这也进一步说明了2000年以来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图3)。

图2 全国与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趋势图

还要说明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施行临时性政策的重大影响③。如1984~1988年,由于物价水平的大幅上涨,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物价补贴措施并相应提高了城镇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使这5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平均值超过20%,而浙江省在1986年甚至达到83.41%;1993~1995年,我国在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大幅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待遇的同时,也提高了离退休人员包括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使得这3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平均值也超过20%,浙江省在1993年达到31.77%;2001年,国家再次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增资措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也相应提高,同时两次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一年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达到26.79%,这是浙江省2000年以来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最高值。

三、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GDP的适应性判断

穆怀中以西方主要“福利型国家”和“自保公助型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论显示,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R系数在0.9以上[2]。穆怀中的研究证明,1960~1995年间,随着西方主要国家人均GDP的增长,平均社会保障水平也在增长,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穆怀中还依据分配结构、老年人口比重、人均GDP增长等因素,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保障水平不具有绝对刚性,进而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的右倾倒U形假设。穆怀中把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轨迹划分为4个阶段,与人均GDP相联系,大约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下,处于前社会保障时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在人均GDP2000~4000美元阶段,处于社会保障形成时期,大致相当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960年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人均4000~20000美元阶段,处于社会保障上升期:其中在人均4000~10000美元阶段,是社会保障水平上升最快时期,在人均GDP10000美元~20000美元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开始放慢速度;当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后,社会保障水平开始逐渐回落,大致相当于西方主要国家1995年以后的社会保障水平。

由图4显示,1960~1995年期间,西方主要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经历了基本形成期(1960~1970年,社会保障水平13.02%~17.24%)、快速增长期(1970~1980年,社会保障水平17.24%~26.58%)、滞长期(1980~1990年,社会保障水平26.58%~28.75%)、平缓增长期(1990~1995年,28.75%~32.04%)。其中,1980年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达到26.58%,与穆怀中测算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上限26.15%基本一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陷入低迷,西方各主要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并削减政府社会保障支出。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开始回暖,西方各主要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也随之稳步提高,在1995年达到峰值32.04%④。

图4 西方8国平均社会保障水平趋势图

从社会保障水平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关系来看(见表4),当0<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1时,表明当期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呈同方向变动,但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呈反方向变动,社会保障水平与基期相比呈下降趋势。当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1时,表明当期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同时,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呈同方向变动,社会保障水平与基期相比稳步发展。

从表4还可以看出,1982~2005年期间,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有11年保持在1.0以上,13年在0.3~0.89之间,2000年以来有4年在0.89以下。说明浙江省在1982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不仅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率在GDP的增长率之下,而且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呈反方向变动。即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不完全是高度正相关关系(见图5),这与穆怀中以西方主要“福利型国家”和“自保公助型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论相比有较大差别。

图5 浙江省GDP增长率与社会保障水平增长率趋势图

以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最低的一年——2005年为例,浙江省在该年的人均GDP可折算为3433美元⑤,比全国同期人均GDP水平1740美元高出1693美元。依此数据来看,浙江省目前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与穆怀中关于社会保障发展轨迹的第二个阶段——社会保障形成期基本相符,而且以社会保障水平平均值3.02%辅助判断,浙江省改革开放后至今的社会保障水平处于社会保障形成期的初期阶段;从社会保障水平与GDP的关系来看,二者大部分时间属于低水平基本适应状态,这也与杨翠迎、何文炯关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的结论相一致[3]。

四、主要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1982~2005年间,虽然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以年均20.45%的速度增长,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3.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并在2000年以后呈现低水平倒退迹象;从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来看,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有13年在1以下,即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不完全是高度正相关关系,不仅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大部分时间里慢于经济的增长,而且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呈反方向变动,这与穆怀中的研究结论,即“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的R系数在0.9以上”的判定相比有较大差别;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来看,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低水平基本适应状态,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仍处于社会保障形成期的初期阶段。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及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从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转型阶段、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来看,20多年来浙江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并非只有成功与经验,它还同时存在着失误与需要吸取的教训。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浙江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注释:

① 据穆怀中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1960~1995年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从大约10%上升到30%左右。

②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该指标表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对GDP增长的反应程度。

③ 尽管施行临时性政策使得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波动性增大,但据董拥军和邱长溶的研究,认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④ 包括英、美、德、法、日、芬兰、丹麦、瑞典8国。数据来源,转引自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3期。

⑤ 按2005年12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8.0702折算。

标签:;  ;  

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_社会保障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