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协同机制研究论文_任志祥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协同机制研究论文_任志祥

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摘 要:依托于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逐步加强,但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对责任观理解单一、创业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知行不一”、创业教育的内容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较为明显。新的历史发展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观的培育要以创业教育为载体,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责任意识、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创业文化环境优化等路径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责任担当和责任情怀。

关键词:创业教育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协同机制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两者之间具有内在契合的一致性,两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征程。从整体来看,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成效显著,但随着多元思潮的影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冲击,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对社会责任感的践行。当前,随着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出台,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大众化与普及化。本文以创业教育为立足点,探讨了创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路径。

一、创业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1.创业教育价值追求上对社会责任感理解层次不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作为现实的人、社会的人,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中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容丰富,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世界、人类的责任。从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立足点和落脚点来看,其价值追求主要是着眼于对自我、对家庭的责任出发,通过创新创业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来使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孝敬父母等。这种基于对自身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和主要目标。不可否认,没有这种以实现“小家”目标为责任的合力,也就不可能有实现“大家”繁荣富强的基础。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仅仅停留在这种低层次、微观层面和短期利益上,而没有达到以社会长远发展为己任、主动感恩、回馈奉献社会的责任高度,那么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进步就会遇到诸多问题。

2.创业教育行为导向上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矛盾。新时期创业教育的典型范式是互联网创业,综合“互联网+”创业的特点,大学生成为其主体。然而,他们“思想观念比较新潮,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时下流行的东西盲目地追随、效仿、跟风;重感性思维,缺少理性思维,对现实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更多的是直观的理解和感性的盲从”。同时,当前“90后”“00后”的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对艰苦创业的内涵理解也不深刻,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够透彻,在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观点、有想法,但缺少社会阅历与行动的支撑,往往轻言放弃,不能坚持到底。因此,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才不会凭一时热情、冲动而盲目跟风,才能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形成科学的创业规划,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创业教育内容取向上实用性和功利性明显。当下,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将薪酬作为创业教育的唯一动力,将挣钱作为衡量创业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对待创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考虑主观努力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未来提出了过高的期许与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创业教育方向的选择上,往往聚焦于当下互联网创业,然而,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快生”也伴随着“快死”,而聚焦于当下公益创业的群体和国家、社会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结合大学生特点及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公益创业所需要的社会成本较低,与学生专业知识和社会生活相接近,通过公益创业,在实践层面更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二、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路径

1.以马克思主义责任观为创业基础,深化责任认知。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社会长远发展的奉献、创造与坚持是其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观协同培育路径,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责任观教育。要实事求是,摆正创业教育目的。尤其是在当前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创业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服务别人,帮助别人。“创业者不仅仅是让自己快乐,还要让别人快乐,要让别人有价值。让别人有价值的人,路才会走得遥远、走得久、走得踏实、走得舒坦。” 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立足于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等相结合,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责任态度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为依托,深化责任行动。首先是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学校的创业教育应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高校目前要淡化功利性的创业‘实务’,强化设定‘创业遗传代码’的创业教育。” 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不仅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理念上不仅仅是教育大学生谋生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深层次的是方向上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引领,在创业动机、创业目标和创业责任上以先进榜样为示范,培养高校大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在创业教育内容上,要加强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引导,将公益创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公益创业中具体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当下,将公益创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大学生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有利于将当前高校理论创业教育“落地生跟”并“开花结果”。最后,在创业教育实践上,从已有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对于理论学习,我们教育已做出一定努力,对于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创业教学在我国高校逐渐得到重视,但真正从事这一教学领域的教师不多,高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真正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来指导学生的交流不多。因此,未来需要高校通过与企业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思维的精神、热情、责任心等。

3.以优化创业环境为契机,深化责任认同。社会媒体要加强对公益创业的宣传,激励更多的学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良好环境的建构需要各个系统的配合。在家庭环境中,要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感恩社会的责任感。社会大环境对创业教育的衡量标准,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应聚焦于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的是一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奉献。因此,在当下较为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要加强“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学习,通过榜样示范的引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怀。

参考文献

[1]杨茹 丁云 阚和庆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107-110。

[2]于新 武杰 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途径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41-42。

[3]马云 创业者没有借口[J].中国青年,2011,07,58-59。

[4]成双凤 创业素质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2,100-102。

论文作者:任志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协同机制研究论文_任志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