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视角_亚文化论文

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视角_亚文化论文

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视角论文,学校论文,亚文化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校文化或亚文化是被反复提及的词汇。究竟什么是学校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定的适应性,将校园文化作这样的划分时,我们是否潜在地肯定了某些文化的优越(或从属)地位,尽管我们一直倡导学生主体地位或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是否应该以价值判断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校园文化,从而将这些文化统整于一种模式(或一种文化)下?亚文化的存在与创造性教育的关系如何?如果我们可以凭借更为宽容的胸怀看待校园内不同文化的差异,我们又如何实施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所谓的“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甚,而解决这样的冲突遥遥无期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承认自己已经进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的转变对传统的中国教育又意味着什么?

亚文化、主文化和强势文化

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大多数成员认可。当我们说校园文化建设时,一般就是指学校的主文化。这种从宏观角度确立的文化,有可能使不同的学校呈现独特的个性。而亚文化通常反映的是组织成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形式和经历。就校园文化而言,任何阶段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面临许多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学业、前途、交友、师生关系、与家长关系等,而学生亚文化就是对这些问题的集体反应方式。就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在很多教育者的眼里,主文化通常是安全的,积极向上的;而对于校园亚文化,则需要保持警惕。

当然,这样的理解,绝不意味着主文化只被教师控制,而亚文化为学生独享。也不意味着所持文化在人数上的多寡。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对立存在于特定的比较背景中。如学校管理文化中,当行政权力占据主导的时候,学术权力只能退居次要地位,而不可能成为学校决策中的核心价值标准。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不一定在组织中占据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主文化不一定是强势文化。显然,组织中被多数人赞同的主张,完全可以被个别“重要”的少数人轻而易举地否定。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就有可能和他们班主任的意见相左;而多数教师的要求,也不一定会成为校长决策的主要依据。强势文化是那些掌握了组织“话语权”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某些亚文化完全可能成为组织中的强势文化。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双重的: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制衡是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某文化在一方面的优势或劣势,能够在另一方面得到遏制或弥补,这对社会公正来说是重要的。这种文化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现在不是太多了,而是需要积极营造。在学校教育的重大问题上,应该尽量让所有相关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有发言权,不管他们的人数多寡或力量强弱。

从消极方面说,因为现实中始终存在话语权上的差别,而任何制衡机制也存在力量上的倾向性,这种格局一旦建立,要改变彼此的力量是十分困难的。比如,虽然一直有人试图改变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格局,但当教育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少数教育者(教师和行政官员)手中的时候,任何真正的师生平等关系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在关键的决定“平等师生关系”前提的问题(如对“平等”内涵的诠释、何时应该坚持平等的原则等)上,教育者是最后的定夺者,无法通过师生协商确定。亚文化成为强势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任何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班级管理重点通常不是由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来确定的,而更多是根据被称为“亚文化”的那部分学生的表现来确定的。再如,从表面看学术或教学是主文化,但仔细分析,行政的力量通常比这两者更强大。

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通常会给人一种错觉:主文化是强大的和重要的,而亚文化是弱小的和次要的。而笔者想要指出的是:决定何种文化更为重要和强大,主要是看其话语权和实际影响力的大小。下文我将以事实说明,那些被我们这些教育者列为“亚文化”的力量有时足以让我们教育中的“主文化”显出软弱和漏洞百出。

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态度

当成人社会评价青少年亚文化时,通常会认为他们自己的传统行为和态度是正确的,而那些不符合自己这些生活模式的人则是道德有问题的、低级的。成人很少能够以公允的态度来看待亚文化群体中所发生的一切。

江苏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引起不小反响的中学生“反作文”丛书,其目的就是对现今学生中流行的“伪作文”作一次“离经叛道”,而前者充其量只能被冠以不入流的“亚文化”,而后者却是我们许多教育者追求的(确切地说是让学生养成)“主文化”。丛书的主编曾举《星期天》和《中山陵》两篇学生作文为例,评论“反作文”:

“星期天我来到浮桥公园去玩了,我chi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棒冰,一根是桔子的,一根是赤豆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一个站着,是铜的。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屋子里面还有一个睡着的……”

后来老师给这两篇作文打了不及格,原因是“没有意义”。丛书主编接着这样评论道:

当这些孩子读完了6年小学和3年初中后,站到我的面前,他们全都知道“小了一泡便”和“看到三个孙中山”如同孩提时赤裸着身体一样,不登大雅之堂,不能作为“神圣作文”的内容了。他们已经学会了要准备一套(或几套)面具,他们已经学会了小题大做,会讲意义,会摆姿态,会谈理想与情操,会教育别人……总之,真实情感成了“稀有情感”。每当看到高中学生的作文腔调像官僚,我就特别痛心。我们总是说教育是培养人的,可是如果一个人只能“趴着写”“跪着写”,一个人只能戴着面具写,一个人成了精神侏儒,我们还能说他的文章合格吗?像这样的写作水平,我们能指望它有人文高度,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冒出来,加入到批评这种遏止人文精神行为的行列中。但出尔反尔的矛盾现象也屡见不鲜,且通常不露痕迹,无懈可击。以下这段文字,是典型的对青少年亚文化现象居高临下的态度:

抵制和消除不良校园文化需要各方的参考,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学校来说,要建章立制,防止带有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报刊书籍在校园的传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注意德育熏陶,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来吸引学生;对于家庭而言,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引导其多读文学名著;而社会各有关部门应规范文化市场,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这种以教导者的身份审视青少年亚文化的做法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但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缺乏针对性,有时甚至有隔靴搔痒的意味。将不同文化之间对立起来,或将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只能将局面引向更大的冲突。这种对立关系,可能是源于青少年亚文化固有的一些特性与学校教育宗旨的对立。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类型的校园亚文化群体,都是以歧视、排斥或孤立智力上占优势的学生为特征的。亚文化成员的偶像可能是各类明星,但其中很少有学业上的“明星”;通常学术成就并不是获得亚文化群体中较高地位的合法基础。而正是在这点上,亚文化与学校当局倡导的学生以学为本的指导思想相背离。所以,抛开一些极端的情况(如青少年犯罪团伙),多关注成人文化与青少年文化的相通性,多以倾听者的姿态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训导,可能更有助于双方走入彼此心灵世界的另一面,从而为有效地塑造对青少年成长有价值的观念和行为奠定基础。

有研究指出,在引起青少年与成人的疏远中,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同时在起作用,这些因素有助于维护或提高青少年与成人社会的一致。第一,青少年在与成人的标准疏远、一心想获得同辈集体中的地位、意志独立性与赞许的同时,还热切地关注着自己在教育上和其他方面的追求,以作为获得名副其实的成人地位与独立性、成为成人社会中正式一员的跳板。他们会逐步认识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并非是获得同辈集体中的较高地位,而是要获得像成人那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独立。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长期的学业上的努力,学会自我克制,推迟及时享乐,获取权威人物的赞许,压抑挑衅冲动,避免难听的或违法的名声。第二,接受同辈集体的价值观念,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早先在以父母自居阶段时接受的成人价值观念。而一般人很容易夸大这种情况,以为青少年对成人的赞许毫不在乎,进而完全拒绝成人的价值观、标准和抱负。事实上,当发现学生面临生活或学习上困境的时候,我们发现产生冲突的一个原因是过往习得的观念仍在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那些较为成熟的学生逐步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向成人文化靠拢的时候,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成功,因为这通常也意味着这些年轻人正在放弃一些宝贵的品质,如独创性、怀疑精神以及与成人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成人还需要注意的是,有时青少年与成人对立时,需要指责的恰恰是成人本身。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甚至道德风气堕落和败坏,容易让青少年对早先和眼前所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真实性和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动摇对这些文化、准则的信任和执行的决心。显然,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面对复杂局面的明智的判断力。而事实上,在明智的判断力方面,成人社会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比他们的孩子做得更出色,因为这个麻烦的世界正是由成人造就的。

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

从众多的教育理论来看,不管是那些学生中心论的支持者,或学生主体性的拥戴者,对于校园文化作“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划分,大多是基于这样的预设:学生之所以为学生,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存在不足或不成熟性。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在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向成人社会学习,逐步获得进入社会的各种“资格”。而在此之前,他们只能处于所谓“边际人”的地位。成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样的信念:玉不琢不成器,成器的标准就是孩子变得像我们成人一样,或如我们期望的那样。

但这样的信念只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成立: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系统,存在一个反映和代表这些文化系统的成年人阶层,特别是存在着一整套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行为规范,以及在社会已经初步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学生作为正在成长过程的人,作为在学习这些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和理想,并由此准备进入成人社会的后来人,自然成为了所谓社会文化的“边际人”。但如今,这样的社会文化基础是否存在?这里有这样一些社会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1.伴随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某些传统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越来越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出现所谓的社会“失范”现象。成人社会在对待自我和下一代教育上奉行双重标准:即对自我迷失的放纵和对孩子要求的苛刻。成人社会似乎默认了这样一个观念:教育从来应该和现实分开来看,而对孩子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成人实现自己梦想、弥补对现实迷茫甚至失望的一种手段。有时我们不是积极地寻找符合现实需要的标准,而是试图从老祖宗那里发现生存的依据,以便在成人社会和青少年社会之外寻找“第三者”作为仲裁人。但这种忽略教育现实基础的做法,除了让孩子看到教育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越来越大的距离外,我们还能收获什么?

2.现代社会职业的流动率和职业相关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使成人(包括家长和教师)必须和孩子们一起,不断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带来的挑战,并不断地学习。就学习新知而言,成人和孩子共同站在未知世界的边缘,教育过程中成人的权威也时刻在接受挑战。如果过去成人文化比青少年文化存在全方位的优势的话,那么现在这种优势只存在于某些生活的经验领域中,而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除了不断自我提高外,更需要与他们的教育对象共同建立一个对话的平台——一个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氛围。

3.由于青少年在身体发育阶段营养不断改善,外加信息社会提供的优越条件,如今青少年在语言、思维和信息拥有量等方面让许多成人感叹不已。成人的教育过程经常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这种尴尬也体现在我们的教育研究者面对层出不穷的亚文化现象时,经常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更不用说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了。

由此可见,当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不断降低,成人相对于青少年的社会中心地位也随之发生动摇。现今的青少年和当年他们的父辈相比,所遭遇的困惑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对于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面临的与其说是学习现存的社会主流文化,还不如说是要和成年人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建设新的社会文化。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必须摆脱多少带有居高临下意味的“主文化”和“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方式,而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由不同背景的社会成员组成的多元文化的熔炉,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校园成为探寻和孕育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智慧的场所。

为多元文化而教

对于习惯于单一文化的广大教育者来说,要直面一个真正的多元校园文化环境,必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和适应过程。比如,建立在无条件权威基础上的学校管理的科层制结构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将受到动摇。显然,集权式的管理比松散结合的管理更加便捷,而后者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而面对奉行集体至上的整体社会价值观念,尊重个人价值的行为很难得到支持,因而也需要冒更大的风险。

为此,我们需要从教师教育开始,将多元文化的内容纳入教育理念中。今天的教师应该明白:如何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问题,比简单地奉行某一种教育理想更加重要。建立与多元文化下的教育相适应的多元评价制度也是当务之急。

再如,对于教育本身,过去我们更多指责的是教育方法的不当,很少愿意反思教育内容的不当。体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尽管人们对其中的内容陈旧、虚假和错误的问题批判有加,但实际历次教材改革很少见到教材内容有突破性的改革。而在一个多元的校园文化中,不但教育内容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变化中的现实需要。只有当学生能真正参与教育内容选择,而不仅仅是给他们安排更多的课堂发言机会的时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还有,从多元文化背景出发,道德教育也将面临挑战。文化的多元性可能对创新教育、丰富教育的容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有益的,但只有当知识的积累、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最终导向价值观念增强的时候,多元文化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一个高智力的学生,其价值体系完全可能是极其混乱的。所以,我们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以儿童为中心”,而是“儿童—成人共同中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或以创造性思维为中心,或以“事情”为中心。知识的增长、批判性的思维和物质的获得,有可能导致价值观念的形成,但实际通常不是如此。批判行为通常对价值形成有负面影响,最后可能导致虚无主义。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是:在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中,我们是奉行道德相对主义,抑或有可能以一种更具整合性的道德标准指导学校教育?

标签:;  ;  ;  

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视角_亚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