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多重行为模式及其成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成因论文,幼儿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多重行为模式”,是指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如果这种行为方式在幼儿身上较稳定地反映出来,它就具有较强的动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表现是较普遍的,具体反映在许多学龄前儿童在家与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不一样,甚至是判若两人。具体表现有:
1.在家一条“龙”,在园一条“虫”。有些幼儿在家里胆大包天,什么事都敢干,常常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而在幼儿园却特别胆小,干什么事都畏手畏脚。幼儿园的大门口就像一道分水岭,这些幼儿刚刚还是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蹦蹦跳跳闹个不休,一迈进幼儿园的大门,就不声不响了,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有一个女孩A,据她外祖父说, 她在家里特别调皮,经常是从窗台上跳到桌子上,从床上蹦到沙发上,搞得家里乱七八糟,你若讲她一句,她可以还你十句,还常常闹出把外祖父反锁在阳台上的恶作剧来。而在幼儿园却是一副十分文文静静的模样,整天不声不响的,老师叫她或是她从老师面前走过,总是低着头,羞羞答答的,这样的一个孩子你怎么会相信她在家里是那样的一番表现呢?
2.在家一条“虫”,在园一条“龙”。这些幼儿的表现与上面幼儿的表现恰恰相反。男孩B,在幼儿园就像只好斗的小公鸡, 攻击性特强,喜欢抢玩具,打小朋友,每天总有好几个小朋友向老师告他的状。当老师与其家长交换情况时才得知,这个孩子在家里特别怕他爸爸,只要他爸爸在家里他就很听话,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他如果不听话,他爸爸就打他,从不跟他讲什么道理。这类孩子一般在家里都比较听话,往往是怕父母,大人说东他不会说西,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都是大人说了算,否则就要挨打。而在幼儿园则是他说了算,攻击性很强,常常成为小朋友告状、老师批评的对象。
3.在家任性刁蛮,在园乖顺听话。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老师总结了每个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表现。一位奶奶听后说:听老师刚才的总结,我家小孙女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在家里却不是这样,非常任性,什么事都要依着她,你说是我们娇惯了吧,她爸爸要求很严的,有时还打她,但她就是不听你的,还不准我们告诉老师。有许多家长对此都有同感。男孩C,每天在家吃饭都要发一顿脾气, 要么说菜炒得不好吃,要么说菜做得不漂亮,实在挑不出毛病了,就说菜的位置摆得不好,总之不发脾气就不吃饭,搞得一家人吃不上一顿安宁的饭,每次一发脾气不是外公外婆哄就是妈妈哄,这样已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了,老师说一说,他又好一点,但保持的时间不长。而在幼儿园却从来没有此现象,既不挑食也不发脾气,每餐两碗饭吃得津津有味,还是个很逗老师喜欢的小朋友。
4.在家活泼可爱,在园孤独离群。女孩D从托儿所开始, 就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老师交谈,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唱歌、表演,给人以胆小、反应迟钝之感。现在到了中班还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她仅与班上一名小朋友玩,而且还不是她主动,具有明显的儿童孤僻症症状。当老师与其家长交换情况时,家长却说出了另一番情景:孩子在家非常活泼,又唱又跳,又说又笑,每天回家后,都要把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故事、歌曲、舞蹈等东西讲给我们听,表演给我们看,幼儿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也一一讲给我们听。这怎么可能呢?老师听后是半信半疑。但有一个星期天,老师在路上看见这个小女孩和她外祖母一起,蹦蹦跳跳,还咯咯地笑,非常活泼。突然不跑了,不笑了,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外祖母很奇怪,抬头一看,老师站在离她们约10多米的地方。老师当时心里也特别难受,为什么孩子看见老师就像鼠见了猫似的呢?当然这是一个极特别突出的例子,但类似的程度不一的情况还是有许多的。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3—6岁的孩子就形成了这种多重行为模式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育要求不统一。(1)家园要求不统一。幼儿园教育是一套,家庭教育又是另一套。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吃饭时不讲话,不挑食,不掉饭菜,不准下位随便走动、要自己吃。但有些家长却不这样要求,一切都随孩子,吃什么菜要依孩子的,孩子不吃就哄就喂,有的甚至室内追到室外,楼上赶到楼下,实在还不吃,就许很多愿,或任其吃零食。(2)家庭成员间要求不统一。有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往往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个做好好先生,一个做恶人;或一个在教育,一个就在旁边护着,甚至两人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起来。由于教育要求的不统一,久而久之,便可能促使幼儿形成多重行为模式。
2.教育方式不当。一种是专制型的家庭教育。父母在家时是绝对的权威,说一不二,孩子只有服从的份,否则就是打骂上身。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长期受压抑,要发泄,就只有到幼儿园来发泄,并常常把父母打骂自己的情节表现出来,显得攻击性强。前面讲到的小男孩B 就是一例。他爸爸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很不耐烦,不听话就打,他坚信的是“棍棍棒棒出孝子,棍棍棒棒出人才”。另一种是溺爱型家庭教育。由于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个都是长辈的心肝宝贝,所以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较多,凡事都依顺着孩子,一切围着孩子转,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任性、刁蛮、自私的个性,而且依赖胜强。而当其在幼儿园时,集体生活的规范必然会约束孩子的行为,使之采取异于家庭的行为方式。前面讲到的小男孩C就是娇宠溺爱的结果,他母亲有三姐妹, 外祖父就这一个外孙,而且是跟外祖父姓,所以看得特别的“娇”,以至到后来家长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向老师求救。
3.成人期待的多重性。孩子都是在社会化了的成人的各种期待中成长的,成人都会从各自的喜好、立场和教育观点出发对儿童发生期待。如父亲期望他(她)勇敢、坚强、上进、有主见、有责任感;母亲期望他(她)善良、温顺、听话、有爱心;爷爷期望他(她)健康成长;奶奶期望他(她)活泼可爱。不同的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期待……儿童在众多的期待中,很难保持行为的同一性,因为众说纷纭,必然导致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行为期待,长此以往,矛盾的期待必然会导致儿童的多重行为,以应付成人期待的多样性,达到避免惩罚,获得酬赏的目的。
4.认知上的错误。由于成人很少向幼儿进行如何交往的教育和交往技能的培养,孩子的交往活动处于一种无控制、无教育的状态,加上他们年龄小,交往经验贫乏,一旦不在成人的视野范围之内,就会无所适从。因此他们凭的是自己的直觉、自己的片面观察和理解来决定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不同的表现。儿童行为的“他律性”特征,使得孩子从服从中学习和模仿成人的行为,以应付外在环境。如幼儿从大人们的教育态度和要求上找出了差异,便在理智上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里我可以这样做,在那里就不能这样做;在甲的面前我可以放肆一些,在乙的面前我就必须听话了。如上述的小女孩A, 她的认知定式是“幼儿园必须听话(否则就要挨批评),家里可以不听话(因为不管我怎么做外祖父母都不会真正的责怪我)。由于幼儿认知上的错误,便导致幼儿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多重行为模式并不是幼儿聪明机智、灵活善变、适应性强的表现。相反,这恰恰是幼儿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将会严重地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它可能会使幼儿养成撒谎、虚伪、耍两面派等不良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则可能导致幼儿成年之后出现“双重人格”“精神分裂”等疾患,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希望幼儿园与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多加强联系和沟通,家长应经常主动地与幼儿园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与老师一起分析原因,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寻找教育孩子的良策,以达到教育上的共识,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对儿童要坚持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像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一样重视对孩子的交际指导,灌输正确的交际观念,传授正确的交际方法,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那些灰色的不太光明正大的行为应尽量避免让儿童接触和模仿。对儿童进行认知模式重建,矫正错误的认知模式,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行为模式,使儿童的行为模式正确、有效、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