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成了村里的“农科顾问”(论文文献综述)
张魁[1](2019)在《浙江省日军慰安所与“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1937年11月5日日军踏上浙江省平湖县金丝娘桥一线开始,讫至1945年9月4日富阳县宋殿村投降,浙江省77个市县当中,有38个曾遭日军长期占领,30个县之县城被一次或多次袭扰,全省大部沦陷。在被侵扰和占领的地区,几乎都有日军开设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作为日军侵略浙江的重要罪证,有必要一一厘清。抗战期间,发生于浙江的主要战役有1937年之“杭嘉湖战役”、1941年之“宁绍战役”、1942年之“浙赣战役”等,日军通过这些战役,于占领区逐步强征“慰安妇”,设立慰安所。文章以日军侵占浙江的时间、路线和地区为脉络,逐一叙述各慰安所建立实状,试图厘清和还原日军侵浙期间所设慰安所与广征“慰安妇”的历史史实。主要内容为杭嘉湖至温州等地区战时日军慰安所的设置数量、具体位置、特征考察及“慰安妇”的征召模式、类别梳理与特征分析等。经对档案、报刊、回忆录与实地调查等综合分析表明,日军于浙江省至少设置有183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由北向南渐次分布,区域差异大,北多南少;根据各种资料,得出浙江省日军“慰安妇”有20000名左右,各国“慰安妇”尤其是中国受害者,在日军的残暴蹂躏下命运悲惨,生不如死。日本政府必须彻底承认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战争犯罪,向受害者和受害国进行谢罪与赔偿。
谢尚发[2](2018)在《“外省人”的文学命运——重回《二月杏》创作前后兼及1980年代初的文学氛围》文中研究表明梳理相关资料可以看出,贾平凹既没有典型的知青经历与伤痛,也对地质勘探生活不甚了解,却在1981年发表了以此二者为题材的《二月杏》。这与他1979年年初到北京领奖所经历的伤痕文学刺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这部作品发表后不久就遭到了批判,欠缺生活经验、消极灰色的思想调子、反映现实的不准确等成了批判的点。这彰显了1980年代初文学局势的多变、文学中心与地方的信息落差等诸多文学史的观察点。
秦人[3](2018)在《方城记》文中指出引子出身农家的李若凡,是西京出版社的一名编辑,负责文学文化类图书出版工作。他自喻为标准的兵马俑,乍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相像,就像是从临潼兵马俑博物馆走出来的一个活脱脱的俑人,细看轮廓,脸型是兵马俑那种典型的方脸盘,鼻子有些小,中等偏低的个子,体型很敦实。一日,他与同乡好友西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子路喝茶聊天。说到西京的历史文化,张子路不无感慨地说:西京长安有着千年帝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具有神性的地方,曾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文化,具有神话般的传奇历史,曾
王春意[4](2018)在《牛岛春子“满洲”时期的文学创作》文中研究说明牛岛春子曾在“满洲国”居住十年之久,创作了大量以“满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1937年,牛岛春子以短篇小说《王属官》(原作篇名为《猪》)登上“满洲”文坛,轰动一时。该小说曾被评为“第一届建国纪念文艺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940年,春子发表了《祝廉天》,引起日本本土文坛的关注。该小说被连载于报刊《满洲新闻》,并成为第十二届昭和十五年下半期的“芥川奖”候选作品之一。1942年,春子创作了小说《女人》,因内容情节符合日本国策的需要,被日本当局大力宣传。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牛岛春子“满洲”时期的创作,在解读作品的基础之上,探究作家的“满洲”体验以及中国认识。春子“满洲”时期的创作可以划分为奉天时期(奉天现沈阳)、拜泉时期和新京时期(新京现长春)三个阶段。本研究分别选取了春子三个时期的代表作《王属官》《祝廉天》和《女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作品大多以“满洲”当地的风土人情为背景,描写了作者身边的人和事。这三部作品是春子在“满洲”时期的创作谱系中标志性的存在,分别体现了作者三个不同时期的个人体验与创作历变,这也是本论文选择三个时期的三部作品来考察春子“满洲”创作的原因所在。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牛岛春子奉天时期的创作为中心,通过春子的“满洲”处女作《王属官》,探究其初到“满洲”的体验。《王属官》以“王道乐土”为政治主题,塑造了一个为人民伸张正义、努力建设“满洲国”的新时代官吏形象,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第二章着眼于春子拜泉时期的创作,聚焦于《祝廉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春子拜泉时期的“满洲”体验。以拜泉为题材的《祝廉天》塑造了一个为“满洲国”当局卖命的汉奸形象,也涉及到了“民族协和”问题。这篇小说与《王属官》有着相似之处,但与《王属官》相比,《祝廉天》对“满洲国”的认识开始触及到其本质。第三章主要通过解读春子新京时期的创作,洞察春子作为女性所特有的“满洲”体验。新京时期,春子将女性与战争结合起来,塑造了服务战争的“军国母亲”形象,也是其自身形象的真实写照。最后是本论文的结语部分,通过解读春子三个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春子最终被日本军国主义浪潮所吞没,在客观上为日本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
任新建,何洁[5](2017)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任乃强《筱庄笔记·身世录》录注(一)》文中研究表明《筱庄笔记》是任乃强先生晚年写的一本回忆录。其中,身世录记录了任乃强先生从出生至20世纪40年代(西康省建立后)的人生经历,包括对先辈、家族、家乡,童年时代、求学经历的回忆及其所闻所见的社会变革,接触的重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情的详尽记录。文章辑选身世录中,任乃强先生对其先世及父母、诸兄、童年时代、求学经历及参与南充"地方自治"工作的回忆部分,对了解任乃强先生家世、成长经历及研究民国时期地方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继明[6](2016)在《人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第一章大约是二〇〇〇年秋,距中元节还有几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河口镇上行人寥落,沿街的店铺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顾客;由于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天空灰蒙蒙的,凹凸不平的马路上这儿一窝水,那儿一层泥,人一踩上去,溅起满身的泥浆,稍不小心还会重重地摔一跤;过往的车辆也不得不放慢速度,像甲壳虫一样,歪歪扭扭、小心翼翼地行驶着。
刘春朝[7](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刘东涛[8](2013)在《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都市圈建设是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建立以及发展将会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周边的乡村景观带来极大的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乡村景观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对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是关于乡村聚落景观的思考,立足于重庆市都市圈,详细阐述了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景观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阐述了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综合法、实地调研、分析归纳的方法,探求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的营建模式,并且以时空发展为主线,对国内外的乡村景观研究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乡村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综合运用村镇规划理论、乡村旅游学、建筑设计理论、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初步探索出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本文按照乡村聚落景观中的不同景观要素,从选址入手阐述了乡村聚落的布局类型,并详细分析了聚落的各类用地构成景观。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影响聚落景观,并进行了总结。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整体性分析,按重庆市乡村各类用地景观逐一分析,发现其优势和现阶段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前沿的乡村研究理论作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探讨了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景观的设计原则,并从整体布局和局部设计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对策,期望在实践中能够建设出符合时代发展、适合农村居民居住的新农村景观。文章最后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工作的展望和设想。
施王欢[9](2012)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词转类名词,即动词不经过任何词形上的变化,而直接用于名词词性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名用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个别转类现象的解释上,没有形成一个动词转类名词的语料库来进行系统研究,即观察充分性不足;二是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动转名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频率方面的描写,即描写充分性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一角度或理论,缺乏跨学科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即解释充分性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交代动词名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步骤和框架。第二章:动词名用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动词名用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汉语“名物化”讨论时期、“NP的VP”构式的讨论时期和多角度研究时期,并指出局限性。第三章: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CCD)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来建设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语料库以弥补前人观察充分性的不足。转类词的判断标准和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是本章中心。第四章:从动转名词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频率分布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动词转类名词的分布特征以弥补前人描写充分性的不足。第五章:从功能类型学视角出发全面解释动转名词的本质、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弥补前人解释充分性的不足。根据类型学的标记理论,本章提出名词动用实质上是一种标记现象。同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冯广圣[10](2012)在《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桂村”个案的深入考察,采用以传播民族志为主的多种方法,对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的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和新媒介传播网络予以“全景”展示,重点解读转型期中国村庄的社会传播现象,讨论不同类型的乡村传播网络的功能,探究传播与村庄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作为考察对象的桂村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社会变迁概况,就村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的“传播网络”等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传播五观”作为观照全文的基本架构,还就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人际关系是维系村庄秩序的重要纽带,人际关系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展开,人际传播网络处于村庄社会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内。论文根据在桂村的实地调研资料,说明在村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常常发生彼此换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村庄人际传播的“三喻文化”现象;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村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论文随后考察了国家意志向村庄的组织性渗透进程,说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嵌入桂村的新表现,并对桂村的教育组织传播作了全面描叙,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以挂灯、二月二庙会为例对民俗传播的实景加以呈现;对桂村村政组织大力推进的旅游传播进行了事件-过程分析。论文阐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组织传播所具有的整合、控制和认同等功能。论文对桂村村民接触、使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全面描叙,考察了村民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重点对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深描”,说明电视在乡村的传播效果。基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复杂性,论文重新审视了若干流行颇广的乡村电视研究观点。在新媒介传播网络方面,论文主要考察的是电脑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论文考察了桂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接触情况,分析了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偏好。在对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村民的手机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媒介传播使村庄社区媒介化,村民在新媒介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提高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桂村传播网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而阐述了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的关系,指出各种社会传播网络都具有整合、解放、交换、认知和区隔等功能;在不同的乡村传播网络中,都有可称之为“能人”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社区传播网络中处于“节点”位置,他们的传播观念、行为在乡村社区内具有扩散力和影响力,逐步被多数村民所接受,逐渐形成乡村社区的共识,引发乡村社区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能人”作为乡村精英,以舆论领袖的身份参与村庄建设,对村庄的发展发生影响。借鉴已有的乡村传播研究成果,论文建构了“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传播网络的结构模型。论文强调指出,乡村社会传播网络是一个复合体,不同层次的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尽相同——人际传播网络相对稳定,功能侧重于乡村稳定的人际关系秩序的维系,其参与者注重互惠;组织传播的变数较大,组织传播网络是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作用最大的传播网络,其功能侧重于整合,其参与者注重获得安全保障和在组织中的身份认可;大众传播是乡村最为显在的传播形态,村民通过接触使用大众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消费,享受娱乐性的精神按摩;新媒介传播网络具有功能上的融合性,是乡村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网络。
二、我成了村里的“农科顾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成了村里的“农科顾问”(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日军慰安所与“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的资料评估 |
五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
六 结构安排与创新点、难点 |
第一章 抗战前后浙江省行政区划变迁与社会状况述略 |
第一节 抗战前后浙江省行政区划变迁 |
第二节 抗战前后浙江省社会状况述略 |
第三节 抗战时期浙江省几大战役概述 |
一、杭嘉湖战役 |
二、“舟山”、“宁绍”等战役 |
三、“浙赣战役”与“三次战役” |
第二章 浙江省日军慰安所的设置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杭嘉湖”地区的日军慰安所设立 |
一、嘉兴地区日军慰安所设置状况 |
二、湖州地区 |
三、杭州地区 |
第二节 “舟山”、“宁绍”等地区之慰安所开设 |
一、舟山地区 |
二、绍兴、宁波等地区 |
第三节 金华、温州等地区的慰安所扩展 |
一、金华地区 |
二、衢州地区 |
三、丽水、温州地区 |
第四节 浙江省日军慰安所的设置数量与特征分析 |
一、浙江省日军慰安所的设置数量统计 |
二、浙江省日军慰安所的特征 |
第三章 浙江省日军“慰安妇”的强征 |
第一节 日军强征浙江省“慰安妇”的方式 |
一、胁迫 |
二、征集 |
三、欺诈 |
四、掳拐 |
第二节 浙江省日军“慰安妇”籍贯探讨 |
一、中国籍“慰安妇” |
二、朝鲜籍“慰安妇” |
三、日本籍“慰安妇” |
第三节 浙江省日军“慰安妇”的人数估计与特征研究 |
一、浙江省日军“慰安妇”的人数估计 |
二、浙江省日军“慰安妇”的特征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浙江省日军慰安所名称一览表 |
附录2:《金华鸡林会会则及名簿》 |
致谢 |
(2)“外省人”的文学命运——重回《二月杏》创作前后兼及1980年代初的文学氛围(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乡来了地质队 |
二北京之行 |
三外省人的“伤痕报告” |
四“现实”的落差 |
(4)牛岛春子“满洲”时期的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论 牛岛春子及其创作 |
第一节 牛岛春子与“满洲”文坛 |
第二节 作品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先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奉天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王属官》为中心 |
第一节 创作发表背景 |
第二节 “王道乐土”的主题宣传 |
第三节 《王属官》的改编与翻译 |
第二章 拜泉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
第一节 作品创作背景 |
第二节 “五族协和”的表象与本质 |
第三节 祝廉天的结局 |
第三章 新京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女人》为中心 |
第一节 女性为主题的创作 |
第二节 战争下的思想转变 |
第三节 “军人之妻”的女性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我的青少年时代——任乃强《筱庄笔记·身世录》录注(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的先世 |
二、我的父亲 |
三、母与诸兄 |
四、我的童年 |
五、回忆我的中学时代 |
六、我是怎样到北京去读书的 |
七、在北农大的日子 |
八、参与南充“地方自治”工作 |
(6)人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7)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1.1.2 重庆新农村景观建设动态 |
1.1.3 城市化的冲击 |
1.1.4 重庆都市圈的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聚落、村落和乡村聚落 |
1.3.2 新农村的内涵 |
1.3.3 景观 |
1.3.4 乡村景观与乡村聚落景观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1 国内外农村景观理论研究动态 |
2.1.1 国外农村景观理论研究动态 |
2.1.2 国内农村景观理论研究动态 |
2.1.3 中国农村景观研究趋势和前景 |
2.2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1 村镇规划 |
2.2.2 乡村旅游学 |
2.2.3 建筑设计理论 |
2.2.4 景观生态学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乡村聚落景观研究 |
3.1 乡村聚落的选址 |
3.1.1 影响乡村聚落选址的因素 |
3.1.2 乡村聚落选址的类型 |
3.2 乡村聚落类型 |
3.2.1 传统的农耕 |
3.2.2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 |
3.2.3 传统乡村聚落适宜性 |
3.3 乡村聚落各类用地构成景观 |
3.3.1 建筑用地景观 |
3.3.2 道路广场用地景观 |
3.3.3 绿化用地景观 |
3.3.4 水域和其他用地景观 |
3.4 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因素 |
3.4.1 自然因素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
3.4.2 社会文化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
3.4.3 经济因素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
3.5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
3.6 传统聚落景观对当今村庄景观的启示 |
3.6.1 当今村庄景观 |
3.6.2 传统聚落景观的启示 |
3.7 小结 |
第四章 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现状研究 |
4.1 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调查分析 |
4.1.1 调查样地的选择 |
4.1.2 调查时间的选择 |
4.2 村落选址 |
4.3 村落布局类型 |
4.3.1 直线型聚落 |
4.3.2 串珠型聚落 |
4.3.3 树枝型聚落 |
4.3.4 规则型聚落 |
4.4 新农村聚落的庭院空间 |
4.4.1 居住建筑 |
4.4.2 庭院景观 |
4.5 新农村聚落的公共空间 |
4.5.1 生活型公共空间 |
4.5.2 文化型公共空间 |
4.5.3 生产型公共空间 |
4.6 新农村聚落的绿色空间 |
4.6.1 宅间宅旁绿地空间 |
4.6.2 江旁、河旁、路旁绿地空间 |
4.6.3 村旁绿色空间 |
4.7 新农村的线性沟通 |
4.7.1 村落水系 |
4.7.2 村落道路 |
4.8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构建策略探讨 |
5.1 重庆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景观与自然和谐共生 |
5.1.3 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原则 |
5.1.4 传承乡村文脉,展示地方特色 |
5.2 景观规划对策 |
5.2.1 村落整体景观规划 |
5.2.2 景观布局形式 |
5.2.3 景观分区 |
5.3 景观设计对策 |
5.3.1 居住建筑及院落用地景观 |
5.3.2 公共建筑用地景观 |
5.3.3 道路广场绿化景观 |
5.3.4 绿化用地景观 |
5.3.5 水域及其他用地景观 |
5.4 重庆都市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
5.4.1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
5.4.2 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
5.4.3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营销 |
5.4.4 加强环保,可持续发展 |
5.5 重庆都市圈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5.1 面临的机遇 |
5.5.2 面临的挑战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及研究展望 |
6.1 结语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课题与项目(2010.9-2012.10) |
(9)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Research Procedure |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First Period |
2.2 The Second Period |
2.3 The Third Period |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
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
3.1 About the Tools Used in Data Couection—CCD and CCL |
3.1.1 About the CCD |
3.1.2 About the CCL |
3.2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rbal Nouns Library |
3.2.1 About the Instruction of CCL |
3.2.2 About the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 of Deverbal Nouns |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rbal Nouns |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verbal Nouns |
4.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Different Genres |
4.2.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
4.2.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Literature |
4.2.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rama |
4.2.4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Writing |
4.2.5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ranslated Works |
4.2.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elevision and Movie |
4.2.7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Literature |
4.2.8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Historical Biography |
4.2.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
5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Study of Deverbal Nouns |
5.1 Typology and SFL |
5.2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and Deverbal Nouns |
5.2.1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
5.2.2 Deverbal Nouns of Markedness Theory |
5.3 Context Theory of SFL and Deverbal Nouns |
5.3.1 Context Theory of SFL |
5.3.2 Deverbal Nouns of Context Theory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Nine Genres |
Appendix 2 The Information of Deverbal Nouns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问题提出 |
1.2 理论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发展传播学研究 |
1.3.2 乡村传播学研究 |
1.3.3 村庄研究 |
1.3.4 新农村建设研究 |
1.3.5 民族志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1.5 研究创新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难点 |
2. 桂村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沿革 |
2.3 社会变迁 |
2.4 村民收入 |
3.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的两点说明 |
3.1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时若干基础概念的界定 |
3.1.1 传播 |
3.1.2 社会传播 |
3.1.3 传播网络 |
3.2 关于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的范围的说明 |
4. 桂村人际传播网络 |
4.1 人际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 |
4.2 村庄人际传播中的“三喻文化”现象 |
4.3 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 |
4.4. 人际传播与社会关系 |
5. 桂村组织传播网络 |
5.1 国家政权在村庄的组织传播 |
5.1.1 国家政治权力嵌入村庄的进程 |
5.1.2. 村庄内国家政权组织力量的新表现 |
5.2 村庄教育机构的组织传播 |
5.2.1 村庄学校与社区、国家的关系 |
5.2.2 桂村社区教育发展史略 |
5.2.3 转型期的桂村学校教育 |
5.3 一种特殊的村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 |
5.3.1 民俗与民俗传播 |
5.3.2 民俗传播分析框架的选取 |
5.3.3 桂村民俗文化的变迁 |
5.3.4 桂村民俗传播的个案阐释 |
5.4. 桂村的村级经济的组织传播:旅游传播 |
5.4.1 旅游与旅游传播 |
5.4.2 桂村旅游传播的事件-过程分析 |
5.5 从桂村看村庄组织传播网络的功能 |
6. 桂村大众传播网络 |
6.1 报纸 |
6.2 杂志 |
6.3 书籍 |
6.4 广播 |
6.5 电影 |
6.6 电视 |
6.6.1 桂村社区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 |
6.6.2 电视的“使用与满足” |
6.6.3 电视在村庄的传播效果 |
6.7 从桂村看大众传播网络的功能 |
7. 桂村新媒介传播网络 |
7.1 电脑网络 |
7.1.1 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概况 |
7.1.2 桂村村民口常生活中的电脑 |
7.1.3 桂村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倾向 |
7.2 移动通信网络 |
7.2.1 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概况 |
7.2.2 桂村村民对手机的使用 |
7.3 新媒介传播进入村庄的社会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
7.3.1 村庄社区的媒介化 |
7.3.2 新媒介使用中的问题 |
8. 从桂村传播研究看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 |
8.1 社会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 |
8.1.1 整合功能 |
8.1.2 解放功能 |
8.1.3 交换功能 |
8.1.4 认知功能 |
8.1.5 区隔功能 |
8.2 社会传播网络“节点”与村庄能人 |
8.2.1 乡村精英与能人 |
8.2.2 意见领袖与能人 |
8.2.3 传播网络与能人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2.1 关于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传播模型建构 |
9.2.2 关于传播结构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农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2:问卷调查表 |
四、我成了村里的“农科顾问”(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日军慰安所与“慰安妇”问题研究[D]. 张魁.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外省人”的文学命运——重回《二月杏》创作前后兼及1980年代初的文学氛围[J]. 谢尚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8)
- [3]方城记[J]. 秦人. 百花洲, 2018(03)
- [4]牛岛春子“满洲”时期的文学创作[D]. 王春意.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我的青少年时代——任乃强《筱庄笔记·身世录》录注(一)[J]. 任新建,何洁. 中国藏学, 2017(02)
- [6]人境[J]. 刘继明. 芳草, 2016(02)
- [7]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8]重庆市都市圈新农村聚落景观研究[D]. 刘东涛. 西南大学, 2013(12)
- [9]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D]. 施王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10]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冯广圣.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