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251100)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解剖学上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安全三角区”,气管切开术应在该区域内沿中线进行,可避免误伤颈部大血管。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急诊ICU中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越来越多。而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患者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ICU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关键词】ICU危重症;气管切开术;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114-01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病监护中一项常见手术,通过切开患者的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管套来解除患者的呼吸功能失常、喉源性呼吸困难或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堵滞所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病症。临床医学资料表明,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迅速、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从而在急诊、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15岁。原发伤:重型颅脑外伤12例,脑血管意外9例,呼吸或循环衰竭2例,危重症外科手术4例,休克2例,心肺复苏后1例。机械通气方法: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呼吸机使用时间1~14d,平均带机7.5d。
1.2手术步骤:①体位:仰我卧位,垫肩、头后仰,并保持正中位;若垫肩呼吸困难加重,则可待切开皮肤,分离颈前组织后再垫肩;若呼吸困难严重不能仰卧时,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②进行消毒与麻醉;③切口:选择颈前正中纵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上一横指处,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进行分离,暴露颈前正中的白线;④分离:分离颈前带状肌肉,用止血钳沿正中线行钝性分离,用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以相等的力量牵向两侧,并注意保持正中位置;⑤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一般横跨在第2~4气管环前,应沿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暴露气管,若:甲状腺峡部较宽,可将其切断、缝扎;⑥切开气管:充分暴露气管前壁,可先用空针刺入气管回抽空气证实,然后在第3-4环处刀锋朝上切开气管。注意避免切开第一环,以免损伤环状软骨而导致喉狭笮;切口应不低于第5环,以免损伤大血管和胸膜顶;⑦插入气管套管;⑧固定套管:将两侧系带缚于颈部,其松紧要适当,以免套管脱出;⑨缝合切口:纵切口仅需缝合套管上方的切口,套管下方切口不予缝合,以免发生气肿。
2结果
手术时间为10-25min,平均15.6±2.5min。。1例术中出血稍多,1例有局部血肿,为术中损伤较大血管所致;l例术后创口有少量渗血,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大出血、心跳骤停、术后肺不张、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脱管1例,及时按气管切开体位固定患者,立即将套管置入,气管切开术成功率100%。30例中,治愈(治愈标准为原发病得到控制或缓解、正常脱机、无明显并发症)28例;因原发病抢救无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
3护理
3.1一般护理: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维护(持)危重症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稳定,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血气分析指导机械通气。术后早期应严密观察气管切开后伤口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和呼吸困难,定时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未机械通气的患者用生理盐水浸湿的2层无菌湿纱布覆盖于导管口可以减少灰尘等异物吸入,起简单过滤作用,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
3.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谈,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告诉气管切开后护理配合注意事项。
3.3病室环境:室内温度在22℃左右,湿度在90%以上。患者住院期间,应随时保持病房的清洁、干燥、空气流通,每日采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加强病房内空气带菌量的监测,以指导病房环境的管理。
3.4口腔护理:护士应先将气囊封闭以防清洗液进入气管。然后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擦洗。不能合作的患者要小心地进行口腔护理,同时注意口腔有无霉菌感染。
3.5气管切口处和套管的护理:为防止切口处感染,应及时清除切口周围分泌物,定期更换纱布,2次/天用0.5%碘伏棉球清洁切口,保持切口局部清洁。做好套管的管理与护理,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在套管口上,防止灰尘和细菌入侵,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套管口周围,内套管要做好消毒工作,套管系带松紧要适宜。
3.6防止非计划性脱管:防范与护理措施:①进行风险评估;②强化导管护理管理;③及时有效的肢体约束;④规范护理技术操作程序,⑤加强监护,及时发现,正确处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等。本组非计划性脱管1例,及时按气管切开体位固定患者,立即将套管置入,未出现窒息缺氧,主要因为浅昏迷患者躁动引起,立即给予镇静药物。
3.7气道湿化护理: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雾化吸入、人工鼻等方法结合使用,本组均达到了气道的温湿化标准:吸入气温度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36mg/L。
3.8气管内吸痰的护理:吸痰的原则是减少吸痰时缺氧和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吸痰前高浓度吸氧,每次吸痰时间<15秒,一般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在2-3min以上,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痰液较多不能一次吸净时,吸痰与吸氧应交替进行,同时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吸痰时间最好在进餐前或餐后半小时以上,而且胃管要打开,以免呕吐误吸。
4讨论
目前,在ICU危重患者中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主要方式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气管插管方法的补充或者进一步的延伸。据统计,急诊ICU有5%~11%的机械通气患者接受了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超过24h的患者中大约有10%的患者最终还需要做气管切开,占总住院患者的1.3%。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出血、皮下气肿、感染、气管食管瘘、导管堵塞、拔管困难、意外脱管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护理,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对抢救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危、预后。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6-219.
[2]隋峰,李文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时机与方式[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2,39(2):122-125.
[3]史敏,陈丽英.护理人文关怀在ICU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737-739.
[4]方静,俞颖,冯萍.ICU老年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加囊上吸引的护理对策和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06:137-139.
[5]陆萍,张涵,杨芬,石卉.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2:1303-1304.
论文作者:谭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套管论文; 切口论文; 机械论文; 切开术论文; 呼吸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