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疼痛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初诊为OP患者80例(含4例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7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值,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问卷评估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Ca,P,AL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实验组治疗后PINP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β-cross laps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能改善OP患者骨代谢异常,缓解疼痛症状。
【关键词】低频脉冲磁场;运动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标志物;疼痛
骨质疏松症(OP)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l],部分患者一发现时己发生骨折,临床常通过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评估患者骨丢失率、预测骨折、监测药物疗效。目前,临床治疗OP的目的为预防骨折、缓解疼痛,临床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低频脉冲磁场是治疗OP的新型物理疗法,可提高骨局部钙离子浓度、增强骨局部生长因子的表达,运动干预疗法也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辅助治疗手段。但目前,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对OP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影响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文通过观察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OP患者对其骨代谢标志物及疼痛程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治疗过程中蕴含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6月初诊为OP的患者80例,4例病例脱落。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7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35例。实验组年龄60-76(61.32±13.2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痛。对照组年龄60-77(62.87±12.52)岁,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骨痛。两组患者年龄、骨痛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代谢性骨病学》[3]中拟定的OP诊断标准,且骨密度指标T值小于 -2.5;(2)入组前3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3)经医院伦理协会通过,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合并内分泌疾病者;(2)其他继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双下肢创伤性骨折未愈合;(4)精神异常;(5)过敏体质。脱落标准:(1)因经济、不良反应等原因中途退出治疗;(2)未按照规定用药;(3)患者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商品名: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0 mg/d,阿法骨化醇(商品名:法能,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5g/d,阿仑嶙酸钠(商品名:福善美,杭州默沙东生产)70 mg/w。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子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仪器为意大利生产的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频率采用8 Hz,12 Hz变频,强度采用6,8档强度变换,将患者的初始骨密度和年龄输入电脑内计算治疗总次数,20 min /次,5次/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4.1标本采集与检测 治疗前后均行空腹静脉采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水平,仪器为瑞士罗氏诊断公司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值,仪器为美国康宁公司的生化分析仪。
1.4.2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问卷,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明显。
1.5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PINP,β-Cross lap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实验组PINP,β-Cross laps水平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PINP水平与治疗前相近(P>0.05),β-Cross laps水平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后PI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Cross lap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骨代谢标志物及VAS 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对比,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对比③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改变等。实验组治疗期间1例恶心,1例眼睑水肿,1例皮肤瘙痒。对照组治疗期间2例恶心,1例头痛,1例皮肤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经针对性处理后两组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绝经期女性是疾病高发性人群[4]。临床研究发现,骨代谢是临床评估骨质量、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5]。PINP,β-Cross laps是评价骨质疏松的常用指标,其中PINP是成骨细胞合成并释放前胶原纤维的细胞外分解产物,在血清中的浓度反映了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能力。β-Cross laps是骨I型胶原的降解产物,在骨吸收过程中被释放到血液中,可作为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
激素替代疗法是临床治疗OP的常用方案,但长期用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1977年,Ba.S.SPLL等[9]采用低频脉冲磁治疗骨不连有效后,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Lee等[12]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后,可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改善细胞学形态,从而使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成骨细胞内ALP活性,促进骨形成。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13]。PINP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指标,OP患者的骨代谢往往处于高转换代谢状态,PINP常高于正常值。本研究中,实验组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后PINP显著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说明骨转化率减低,能减缓骨质疏松进程。
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改善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情况,使成骨细胞功能趋于正常。骨质疏松患者往往会伴随破骨细胞增多,推测破骨细胞增多可能参与骨质疏松形成和发展。Chang等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对破骨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与作用时间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β-Cross laps明显低于治疗前,与罗纤等研究使用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结果一致。但治疗后实验组β-Cross laps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对照组中使用阿仑嶙酸钠有关,而二嶙酸盐类药物主要针对破骨作用,其与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联合应用是否可以增强对破骨作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疼痛是OP较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骨质吸收导致骨小梁吸收、骨质变薄、穿孔,进而引起全身疼痛;(2)与正常人相比,骨密度明显下降,在轻微应力下也易导致椎体鱼尾样病变;(3)骨骼变形导致肌肉痉挛。磁场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引起的疼痛己有多年历史,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可缓解OP引起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在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作用下,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增加,基于同性相斥的原理,电荷红细胞聚集性减弱,降低血液粘稠,改善血液循环异常现象,促使渗出物吸收或消散,该方式能够减少组织间张力,缓解疼痛症状。还有学者认为,磁场能直接作用于感觉神经,抑制痛感传导,发挥镇痛作用。本研究中,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与谢小波等[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OP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异常情况,缓解疼痛症状,但本研究还存在局限性:(1)受医院条件限制,纳入病例数较少,需扩大研究对象,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观察时间较短,需进行长时间随访观察,探讨远期疗效;(3)低频脉冲磁场联合运动干预治疗OP效果与频率、脉冲强度的相关性,还需进行深入研究,证明何种参数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李绪贵,张琦,熊昌军.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9):5047 -5049.
[2]Miyauchi Y,Sato Y,Kobayashi "1',et al. 1111'1 a is required for osteo- clast activation by estrogen deficiency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Proc Natl Acad Sci GSA,2013,110(41):16568-16573.
[3]廖二元,谭利华.代谢性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746.
[4]支聪聪,工红英,刘淑敏,等.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切除后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田.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5):799-802.
[5]Roghani '1','1'orkaman G,Movasseghe S,et al. L,ffects of short term aerobic exercise with and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on bone metabolism and balanc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Rheumatology 1nt,2013,33(2):291-298.
[6]黎卓华,崔敏涛,吴丽川,等.3种骨标志物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914-915.
[7]李恒,赵曙光,刘克臻,等.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质指数、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和骨折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54-156.
[8]袁玲,刘琳,朱博芬,等.靖江地区不同人群骨超声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2):1573-1574.
[9]Bassett CA,Pilla AA,Pawluk 1tJ. A nonbperative salvage of surgi- tally-T'esistant pseudarthroses and non Tnions by pulsing electromag- net1C f1e1dS. A pT'e11n11naT'l" T'epOT't[J].Clin OTthop Relat Res,1977, (124):128-143.
[10]Lee,J,Mcleod K,J. MoTphologic responses of osteoblast-like cells in monolayer culture to L;Ll' electromagnetic filelds[J].J3ioelectromag- netics,2000,21(2):129-136.
[11]杨巍,霍小林,宋涛.极低频脉冲电磁场对不同来源成骨细胞的影响田[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12):710-713.
[12]Chang K,Chang Wll,"1'sai M"1',et al.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ccelerate apoptotic rate in osteoclasts.Connect "Tissue Res, 2006,47(4):222-228.
[13]罗绎,张姗姗,张安仁,等.低频脉冲电磁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Wescry功能评分的影响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48-3450.
[14]工惠琴,李天浩,雷琐,等.疼痛方穴位贴敷加电磁波照射治疗肺癌骨转移痛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 27(3):112-114.
[15]谢小波,崔红岩,庞丽云,等.脉冲电磁场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疗效评估及分析田.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1.34(2):107-110.
注:项目资助: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602414)
论文作者:张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脉冲论文; 实验组论文; 低频论文; 磁场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